中國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長河中,書籍作為見證朝代更替、人文情懷,是一種很重要的紀實載體,其古代的排版形式蘊含著簡潔虛無,無需張揚便可感受到的空靈之美。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展,版式設計成為是現代藝術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我國的現代版設設計正處在傳統形式與現代形式的交融之中,在接受西方版設設計潮流的浪潮中,要突出中國版設設計的傳統風格化,將傳統版設設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體現中國版設設計的深厚文化底蘊,在世界藝術設計中取得更高的成就和影響。
版式設計是現代設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視覺傳達的重要手段。版式設計是一門交叉性專業,它涉及到心理學、美學、色彩學、生理學等多種學科。
在現代版設設計中,傳統元素的使用應該注意其自身文化的內涵與意境以及怎樣與現代版式相融。不同的傳統元素代表其不同的含義。過多的模仿西方設計,導致埋沒了我國的傳統精髓,而如今中國的崛起和對外交流的頻繁,使許多中國的設計師走出國門,在世界上展現自身的風采,又使得傳統元素備受推崇。中國的傳統元素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我們應繼承與發展本民族最核心的文化內容,加強對傳統元素的探究,設計出傳統與時代感并進的設計作品。
版式設計的概念
版式設計又稱為版面設計,是指正文的全部格式設計,是平面設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在版面上,將有限的視覺元素(文字、圖形、色彩)進行有機的排列組合。傳達信息的同時,運用形式美學產生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設計與我們的日產生活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版式設計在現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兩種傳統版式設計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1.甲骨文版式
作為現代漢字的鼻祖,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甲骨文在漢字漫長的歷史發展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國漢字的起源,大約出現于新石器時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雖然這些刻劃文字已經具備了文字的雛形,但都是一些簡單的符號和單字,沒有形成完整的規律和體系。真正形成一定的體系并有了比較嚴密的規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已具備現代漢字的許多特點,間架結構趨于穩定,用筆線條流暢,比較均衡穩定,其外形也多以長方形為主或少數方形,具備了對稱美和顯示了穩定的格局。甲骨文創始了我國右手豎排的漢字獨有的排版樣式,字與字之間的密度為半個或三分之一個字大小,行距為1~2個字距左右。對后來的版式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導和參照作用。隨著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在甲骨文版式的基礎上并不斷出現了金文版式、石鼓文版式,豐富中國古代傳統的版式樣式。金文版式是刻于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稱作銘文,文字從右始起,豎排,間距有著較為嚴格的規定。商周時期青銅器上刻有的銘文和幾何紋樣在空間上形成虛實、主次、疏密等對比,與近現代版式設計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
2.簡牘版式與帛書版式
簡牘始于周朝,至秦漢時代尤其的盛行。簡牘作為文化的傳播形式的書籍,在中國文明史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簡牘是中國古代漢族書寫時用的竹簡和木片,并未編成冊的名稱。實際上是幾種東西的總稱,其中包括有竹簡、木簡、木牘和竹牘。它的書寫方式仍然延續甲骨文的排版樣式,從右至左,可以有效地控制間距,字跡可大可小,但不能突破兩邊的界線。在紙發明之前,中國古代的書籍最主要形式便是簡牘,對后來書籍的版式樣式以及裝訂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依然繼承了簡牘時期形成的傳統。
帛書又名繒書,書寫材料為白色的絲帛,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帛書在版式的形態上,沒有簡牘對后來的影響大,但作為傳播材料方式上的改變,卻是一種歷史性的進步,同時,材料的改變也為后人在版式的探索創新中提供了很好的方便。
體現中國本土版式樣式的設計
1.山水文人畫版式
文人畫,也稱“士大夫甲意畫”、“士夫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畫中流露著濃烈的文人思想。山水畫在構圖、色彩、寫生方式、明暗等方面均體現出中國畫特有的特點與意境。
“畫既是詩,詩既是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俗話說“書畫一體”,中國古代文人有喜好在書畫的天頭和地腳書寫心得和感悟,或是加注評語,故此書畫的版式多是具有版心小,天頭和地腳大的特點,這種特有的版式樣式在明代的書籍設計中更為突出。一本書的完成依靠印刷工和讀者共同完成,插畫與內容在審美層面上的高度統一和協調,使整本書都充滿著淡雅、秀美、閑適的中國特有的美感,并貫穿如一。體現了我國的傳統的審美特征,形成中國總體版式樣式設計和總體的審美美學,在西方,甚至全世界都獨樹一幟。
2.傳統漆畫版式
漆畫是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的繪畫,在我國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傳統漆畫一般用明亮的顏色,簡單的圖像,裝飾多變,風格粗獷。漆器的版式和紋樣中,除繪畫技巧較高的裝飾型圖案,比如表現樂舞、狩獵、宴請等日常生活的場景外,幾何紋以及抽象性的紋樣,如適合紋樣、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紋樣,也都占有重要的比例。如在楚漆器的紋樣裝飾中,云紋是最常見的主題樣式,而且云紋的造型和變化也是十分豐富多樣的,更有在一個裝飾面上不同的多種樣式的云紋的變化,這與當代版式中的疏密、虛實、明暗、動靜的對比手法大相徑庭,很大程度上地豐富了我國古代裝飾圖案紋樣,富有極強的民族特色。
中國現代版式設計的發展與西方化
21世紀帶來的信息時代,已經使地球不再遙遠,人與人的交流可以暢通無國界。“地球村”的實現,讓中國設計立于風口浪尖處,如何在趨同的設計中不被埋沒,是一直所要堅持的問題。堅持民族化、堅持自己本民族的傳統,深刻理解傳統美學中的設計的內涵,保持中國傳統元素不被拋棄的同時進行深層次的研究與發展。在現代版式設計中要運用傳統元素不能一味的拿來使用,創意手法上可以借用情感來表達或是對傳統元素進行再次深加工,既不失傳統本身的魂,又不缺乏現代設計的時尚感。如同日本,在文化背景上是學習我國唐朝文化,但他們在吸收外來文化設計的同時,又發揚本民族的特點,使之融合并一同發展。形成了日本特有的清新、淡雅的民族設計風格,深化了作品自身文化的底蘊內涵。又如同我國香港設計師靳埭強,在他的設計作品中,傳統元素在現代版式中運用的好不突兀,他對每個他所運用的元素的蘊意都了然于心,經過重組、分解、重構,打破傳統造型規律和設計法則,經過提煉或是變異或是選取部分元素從新組合,創新了新的元素形態。既不失本土風格,又融入了現代的審美氣息,帶有鮮明的時代感。
總結
現代版式樣式設計中吸收了傳統元素的精華,又兼容了現代版式設計的表現形式,賦予了傳統元素新的意義和視覺沖擊力。傳統的樣式的研究并不是為了照搬過去的形式,而是學習并發展,從而更好地在現在和未來使用。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我國的設計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設計的民族化對提升我國的軟實力,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傳統與現代并存的中國有很大的意義。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周丹(1991-),女,漢族,山西省臨汾人,山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平面設計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