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
摘 要:實用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流派是美國獨特歷史發展的產物,其實用觀念在當今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對我國當代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實用主義就其理論本身而言,既有合理的思想內核,又有消極的片面因素。本文辯證剖析了實用主義思想對新時期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原因,積極探尋解決問題的對策。旨在把新時期大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人才。
關鍵詞:實用主義;大學生;影響;對策
實用主義是在美國土壤上生長的一個哲學流派,它的根本綱領是把確定信念作為出發點,把采取行動當作主要手段,把獲得實際效果當作最高目的。其特點是把實證主義功利化,把知識歸結為行動的工具,把真理歸結為有用、效用。
一、實用主義思想對大學生的影響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社會政治、經濟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等教育也隨之面臨著很多挑戰。高等教育體系的變革把高等教育推向了市場,同時國家把市場機制引入高等教育領域,使受教育有了“投資”的性質。因此,“把確定信念作為出發點,把采取行動當作主要手段,把獲得實際效果當作最高目的”的實用主義思想被不少大學生奉為引領人生路標的哲學,對我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其正面影響是能夠弘揚進取實干精神、樹立實用意識。負面影響是消解人文精神、動搖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強化個人主義價值取向。
二、成因分析
導致當代大學生實用主義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體制因素。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持續推進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市場經濟法則把一度被尊為“社會驕子”的大學生推向市場競爭的前臺。20世紀90年代實行的大學生就業雙向選擇,使青年學子們承受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市場經濟的時代浪潮,使大學生體會到只有積極參與、開拓、奮進才能立足社會、實現夢想。市場經濟的價值目標與實用主義的理論主張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契合關系,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一方面樹立了人們的實干精神,弘揚了實效意識和進取精神,另一方面,又為實用主義思潮的廣泛傳播提供了深厚的社會土壤。
(2)政策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市場導向的改革方案,如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住房改革、醫療改革、教育收費改革,這些舉措,無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必然性,但把作為公共產品的教育資源過度市場化又加大了普通民眾的經濟負擔,使大學生物質利益觀日益凸顯,特別是高校收費制度改革使青年學子們認識到經濟因素的巨大壓力,其價值主張愈益個體化、功利化、世俗化,因而當實用主義思潮登陸大學校園后,其張揚自我、積極進取、注重實干、關注效用的理論主張便激起了強烈的思想共鳴,迅速在青年學子中產生巨大的反響。
(3)文化教育因素。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進入了多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的文化多元化時代,加之“十年文革”的歷史曲折和蘇東巨變,不少大學生思想中存在著嚴重的信仰危機,而實用主義激進的反絕對主義主張,正與青年學子們迷離困惑的心態相契合,從而產生思想共鳴。實用主義的廣泛傳播,不僅是大學生不成熟的線性思維方式的產物,也與我們的理論和教育工作者引導不力密切相關。一方面,學界和教育界對實用主義給大學生群體產生的負面影響缺乏系統的理論剖析,研究力度明顯不夠;另一方面,在大學生主體意識不斷增強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仍沿襲著單向的灌輸式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產生嚴重的拒斥心理,這是實用主義廣為傳播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對策與思考
實用主義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多維度的,但其負面影響遠大于正面影響,從而給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嚴峻挑戰。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在承認功利的基礎上,進一步看到過分功利化可能會帶來的一些較為嚴重的不良后果,那就是,大學生對功利的過分追求,會強化“自我利益”和本位主義傾向,甚至會引發各種形式的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傾向。我們過去對實用主義進行分析批判時,忽略了它作為世界觀方法論所包含的人生理論的價值和影響,而我們的青年大學生們現在卻已經因為它“有用”而把它奉為人生指南了。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正確引導。具體可采取以下幾種做法。
(1)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構建堅實思想堡壘。
(2)引導選擇貼近自己的時代榜樣,克服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唯心思維。
(3) 管理教育過程中要注重物質、精神激勵方式手段的主次與分量。
(4)加強對大學生接受社會思潮心理機制的研究。
大學生的成長關系到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針對現代大學生中實用主義思潮膨脹的情況,尤其是負面影響不能忽視,高校教育者應及時引導及教育,使學生們既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又能堅決有效地抵制社會思潮的負面影響,從而取其精華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立思.社會思潮與青年教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陳 蘭,陳原斌.實用主義與青年的生活觀[J].現代營銷,2011(08).
(作者單位:湖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