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華 孫欽樂
【摘要】面對英語弱勢群體——英語學困生,首先調查分析原因及表現,然后對癥下藥,進行開學伊始教學和微笑教學,遵循“低起點,講究度;有耐心,貴參與;常激勵,重督促”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什么,考什么”的課堂測試原則,循序漸進,走出困境。
【關鍵詞】英語 學困生 教學
隨著高中的擴招,各種高中學校應運而生,它們為普及高中教育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筆者所在的學校就是其中的一員,它的辦學宗旨是面向線下生,他們基礎差,底子薄,尤其英語學科,每班中考及格率不超過百分之十,大多數學習英語困難重重,學習興趣喪失,我們戲稱這樣一群學生為英語弱勢群體。
英語學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和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習慣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無目標無計劃、課前無預習、課后無復習、不會做筆記等,英語學習興趣喪失殆盡。如:國際音標很多不會讀,有些學生甚至連26個字母都模棱兩可,拼讀規則知之甚少,不會根據音標讀單詞或根據讀音規則記單詞,讀錯單詞、句子是家常便飯;單詞量少,學過的詞匯、固定的詞組積累很少;語法知識把握的也較少,基本句式結構沒能掌握。結果導致句子,文章看不懂,寫作時漢式英語連篇,笑話百出,整篇很難找出個正確的句子。在他們看來,英語的學習就是上課隨心所欲,課后作業敷衍了事,考試靠碰運氣,不得不學而已。
面對這樣一群學生,曾經我們身心疲憊,精神困惑,上好課只是我們的一廂情愿,大部分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啟而不發。為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我們只得自導自演,一節課下來教師口干舌燥,學生昏昏欲睡。但我們努力尋找一條適合我校學生發展的教學新路來,下面就是我們的一些嘗試。
一、樹信心,抓銜接——開學伊始課
開學第一課,以往教師往往會用英語進行一番問候和自我介紹,本來英語教師用英語介紹很好,但對我們的學生來說就像聽天書,他們大呼高中英語太難了,老師講的英語一句也聽不懂。為此我們變換了一下方式,讓學生以記者的身份用他們所學的英語對老師發問,但老師有放棄回答的權利,這樣學生頓時變得群情激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竭盡所學去了解老師的一切。一個個問題的提出及作答,拉近了師生的距離,給學生以成就感,又幫教師了解了學生初中的英語素養情況,可謂一箭三雕。
接下來,針對學生的基礎差,知識鏈條脫節,我們進行了初高中階段的知識銜接教學,主要從語音、詞匯和語法三個方面展開,印制了初高中英語銜接的學案,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對初中涉及到的學英語必備的基礎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
二、非笑莫進課堂——微笑教學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在我們的生活中,笑是多么的重要,它能使人心情舒暢、延年益壽。在教學中亦然,尤其對我們的學生來說,由于英語成績差,他們長期以來生活在被遺忘的角落,缺乏被老師愛的感覺。微笑是愛的開始,教師微笑著走進教室,走上講臺,能融化學生心靈的冰霜,溫暖學生的心靈。課堂上面帶微笑,能給每個學生一份信任、尊重和關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能彰顯老師的親和力,拉近師生的距離,構筑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的微笑可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特別是學生答錯問題時,教師的微笑更是一種安慰和鼓勵,是師生間無聲的交流。我們在教學中從不吝嗇微笑:微笑著講課,微笑著引導,就連學生犯錯誤時也用微笑來做提示。長期以來,我們覺得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愛比專業的教育更奏效,愛具有無窮的喚醒力量。
三、“低起點,講究度;有耐心,貴參與;常激勵,重督促”——教學指導思想
教師首先立足學生實際確立一個較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接著根據學生的興趣、學習習慣和生活經驗,確定教學的具體內容,教學的各個步驟和環節,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切實地把握好講授內容的度:廣度、深度、梯度及難易度,采取合適的教學活動來達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們每次都能學有所得。例如,在學到do\does\did+動詞原形強調謂語動詞時,如果是基礎好的學生一點就會,而我們的學生不行。所以我們先讓學生翻譯三個句子:He watches TV every day.\He watched TV yesterday.\They watch TV every day.然后讓學生選用助動詞進行強調謂語動詞并翻譯對比前后謂語動詞表達意思的不同,這樣學生就接受的很好。
由于學生的基礎差,接受能力、領悟能力差,在課堂上很多學生聽著聽著就走神了,我們就想方設法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讓他們動起來。另外,由于學困生的自信心不足,我們還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抓住時機表揚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上進心。如:有些學生雖然英語成績不太好,但是英語的朗讀很好聽,我們就叫他帶領全班同學朗讀;有的學生英文書寫很漂亮,我們就把他們的作業貼在班中的展示欄里,讓全班同學觀摩他們的作業;對于一些很努力,但成績依然不理想的同學,我們在每次測驗后,將成績有進步的學生在全班表揚,盡管有的成績仍然不及格,但只要他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進步了,同樣也能得到表揚,享受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實踐證明,每個學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老師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眼神,都會使他們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對“英語學習的弱勢群體”來說,他們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我們平時加強對課前預習及課后復習的督促檢查及指導。預習,一開始節節查,直至養成習慣,以后就不定期抽查。每單元結束后幫助他們歸納重點難點及有用的短語,并及時檢查及時反饋。對于平時要求學生課后做的練習,背誦的句子在平時的階段測試中都會有所體現,或是進行一定的變化而出現。學過的閱讀部分,我們以缺詞填空的方式再現。這樣的方式雖然呆板但可以學而有效并培養他們及時復習鞏固的學習習慣。
四、“教什么,考什么”——課堂測試的基本原則
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在教學中,高考考什么,老師就教什么,學生跟著學什么,平時學習資料中的練習題也是面向高考,講究一步到位,這遠遠超出了我們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考非所教,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和積極性。畢竟,課堂測試不同于高考,高考是選拔測試,而課堂測試只是檢測診斷性測試,因此,我們本著“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怎么考”的原則,對學習資料中的一些習題進行大膽的刪減,優化使用,沒想到減法卻成了加法,學生的成就感來的快而易,學生的學習興趣陡增,課堂效率大大提高了。
和英語學困生打交道十余載,有過迷茫,有過惆悵,有過困惑,有過無奈,但只要心中充滿愛,立足學生實際,因材施教,教、考一致,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他們就會一步一個腳印走出困境,英語學困生的教與學會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馬元春.淺談英語教學初、高中知識銜接問題[J].青海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