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藝術類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過于嚴峻,而自主創業是就業的主要途徑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大學畢業生創業的有利條件,并提出引導激勵大學生創業的基本對策,讓更多的藝術類大學畢業生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
現階段,國內關于藝術類大學生自主創業方面的法規、政策還需要進行不斷完善。本文主要從激勵與引導藝術類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必要條件與基本對策展開分析。
激勵與引導藝術類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必要條件
1.加強藝術生的個性培養利于自主創業
從畢業生的個性特點來看,一方面,許多藝術類大學的畢業生往往具備一定藝術涵養,思想十分靈活,富有想象力,比較注重個人的價值取向。由于在藝術類大學,經過長期的專業化訓練,將藝術類畢業生與普通的畢業生相比,前者往往觀察外界環境能力十分細膩,而且能夠全方面的分析問題并及時捕捉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大多數藝術類畢業生一般在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已經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在藝術類大學進行相關學習的時間內,所收獲的藝術教育實踐教育也普遍高于普通專業的教育。甚至一部分學生經常在校期間嘗試從事各種類型的兼職,以致成長的更為成熟,更容易適應外界的環境。所以,需要加強藝術生的個性培養,從而有助于自主創業。
2.創業成本相對不高及空間范圍廣,利于自主創業
藝術類大學生往往創業的資本不高,且規模較小、風險不高、易見效等多重優勢。例如,藝術類大學所學的廣告、音樂專業,往往只用創建一個工作室,其內部成員少則3-4人,普遍花費3-12萬就可以創辦一個工作室或者小公司。因此,許多的畢業生往往選擇這樣的道路進行創業。而且藝術專業范圍廣,不僅僅包括廣告、音樂,還有美術、設計、舞蹈、器樂等多種專業。加上一些傳統觀念的滲入“技多不壓身”,如今,許多的家長熱衷于自己的孩子學會一兩門特長,以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無疑為藝術類大學生提供了不同程度上的機遇。
激勵與引導藝術類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對策
1.構建自主創業平臺,營造實踐機會與環境
現階段,大多數的高校逐步讓畢業生嘗試了各種類型的自主創業平臺,均獲得了相應的成效。例如,積極開設創新大賽等自主創業平臺,然而單純的依靠競賽平臺很難推動藝術類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相關研究人員需要靈活運用各種形式,進一步擴大創業渠道。一方面,各高校可在校內外積極建立自主創業基地,給予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一些學生獲得在外可以實習的機會,從而進一步探尋自主創業的機遇。另一方面,各高校應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最好突出其布置與設計的特性,盡可能將創業教育結合校園文化,從而更好的幫助藝術類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
2.建立良好的藝術類自助創業的服務體系
政府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各類畢業生的各種需求,迫切需要建立滿足藝術類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培訓機構,將具有自主創業需求的畢業生漸漸納入相應的創業培訓體系當中。(1)積極創建藝術類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孵化體系,從而正確的引導大學生,積極提供開業指導、項目推介、創業培訓、經營咨詢等多個方面的服務幫助。(2)各個高等院校應該積極創建大學生自主創業實訓的基地,逐步讓各校園創業實訓基地成為藝術類大學畢業生邁入自主創業的港灣。(3)有關部門要更多地為藝術類大學畢業生創業提供一些政策咨詢、技能培訓、資金運作、發布信息、項目評估、業務代辦等多方面的服務,才能真正建立全新的藝術類大學畢業生創業服務體系。
3.積極培養藝術類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意識
相關研究人員應該重視培養藝術類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實行自主創業,具體方法如下:第一,從藝術類大學畢業生接觸親近的高校而言,需要最初給大學生灌輸創業的觀念和意識,使他們逐步對實現自身價值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盡可能將不切實際的期望降到最低,理性衡量,從而正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事業。第二,大學生應該具備基本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且大幅度提升自身自主創業整體素質。高校輔導員應當充分發揮相應的作用,從而能將創業要求的優惠政策、法律法規等多個信息及時反饋給藝術類大學畢業生,讓他們靈活應用自己空閑的時間,積極組織學生們開展自主創業教育的活動。第三,各高等院校能夠邀請一些創業成功者和大學生積極交流,激勵并引導大學生解答創業中各種疑惑,從而正確指引方向。
結束語
然而,對于經驗不足的藝術類大學畢業生而言,自主創業的工作依然十分關鍵,相關學校以及社會需要給予更多支持與鼓勵,從而促進大學生更好地創業。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作者簡介:鄧維薇,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