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勇
【摘 要】
常言道“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дZ精彩得法,片刻就能營造出濃郁的學習氛圍,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就會得到充分地調動,他們就會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非常重視課堂導語的設計,尤其重視運用引趣的導入方法,讓課堂教學一開始就引人入勝,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內在的求知欲。引趣導入的方法很多,下面談談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經常用到的幾點做法:1.情境導入法;2.故事導入法;3.成語、詩詞、歌謠等導入法;4.問題導入法。
【關鍵詞】
語文教學 課堂導入 導入方法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導語更是藝術中的藝術,導語就是教師上課時的“開場白”,設計好導語非常重要,常言道“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дZ精彩得法,片刻就能營造出濃郁的學習氛圍,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就會得到充分地調動,他們就會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非常重視課堂導語的設計,尤其重視運用引趣的導入方法,讓課堂教學一開始就引人入勝,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內在的求知欲。引趣導入的方法很多,下面談談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經常用到的幾點做法。
一、情境導入法
創設出一個與課文相符合的情境,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角色,從而提高課堂導入的效率。如教授《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上課我首先用幻燈片打出了一些畫面:貼門聯、貼倒“福”、包餃子、放鞭炮…… 然后我請學生想這些圖片是我國哪一傳統節日的場景,學生自然會很快地說出過春節,我便問“你們是如何過春節的呢?”一下子學生的話匣子打開了,興趣被調動了起來,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就說想不想聽聽劉紹棠小時候是如何過春節的呢?!跋搿?,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晚年之時回憶童年過春節的一篇優美的作品《本命年的回想》。
又如,在教學蘇軾的《水調歌頭》這一首詞時,我先用多媒體展示中秋月圓的場景,然后問學生這一畫面與哪一節日有關,學生說“中秋節”。我就讓學生說說中秋時節人們會做些什么事,有什么想法。學生很快會議論紛紛。如說“吃月餅”,“喝酒賞月”,“與家人團聚”,“在外面的人會思念家人”…… 在學生的回答聲中,我就順勢導入,是呀,我們有一位大詩人蘇軾被貶在外地,在中秋之夜對月思念弟弟,寫下了當時自己的情懷,他的情感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詩篇《水調歌頭》。
二、故事導入法
許多教師都有這樣的感覺,學生特別愛聽故事,也愛講故事。說到故事,他們就會來興趣,積極性很高,教師課堂教學中抓住這一特點來導入課文,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在教學《愚公移山》一文時,我就設計讓學生說故事。我說:“同學們,平時你們聽到了或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呢?誰能說出故事名及復述出故事的內容呢?”學生馬上就會紛紛列舉寓言故事。諸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鄭人買履”、“刻舟求劍”。于是我總括道,這些寓言都虛構了一個故事,闡明了一個道理,以此來諷喻。你們想不想再多了解一個寓言故事呢?“想”,那我們今天再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看一看,它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闡明了何道理。這樣導入,既溫習了學生的所學知識,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成語、詩詞、歌謠等導入法
我國是文化古國,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遺產是我們光榮的使命,在課堂上引用一些成語、詩詞、歌謠等有趣文化現象,不僅有助于學生收集知識,還能激活課堂。如在講述《桃花源記》一文時,上課開始,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成語“世外桃源”。然后問:“誰能說一說這一成語的內涵?”學生小組討論,很快就能借助工具書說出成語的含義,緊接著,我問:“在你們的心目中世外桃源應該是怎樣的呢?” 學生立刻會思考起來,用優美的語言來描述心中的世外桃源,我就給予肯定,然后我就順著說,其實這一成語來源于東晉末年陶淵明《桃花源記》一文,他描繪了怎樣的一幅圖景呢?他為何要虛構這一世外桃源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桃花源記》一文。這樣學生自然被引入到這一課的學習中去了。
又如,在教朱自清的《春》這篇散文時,我說自古以來,春天就是文人墨客們的贊美的對象,他們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詩句,說能舉出關于詠春的詩句呢,我們來一個比賽,看誰說的快、說的多。學生們馬上就會搶答起來,諸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薄罢匆掠麧裥踊ㄓ辏得娌缓畻盍L。”“對”, “吹面不寒楊柳風”它可以在朱自清《春》一文中找到?!按骸痹谥熳郧逑壬墓P下又是怎樣的一個畫面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春》一文。
在教《端午日》一文時,上課開始,我播放了錄音兒歌:“艾葉香、香滿堂,粽子香、香廚房,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看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然后投影出來,學生齊讀,我緊接著說:“端午節場面如此熱烈,想不想了解湖南湘西是如何過端午節的呢?”“想”,今天我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沈從文的《端午日》一文。兒歌,讀來瑯瑯上口,又切合情境,很快能讓學生進入所學的文中去。
四、問題導入法
俗話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O疑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較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如在《田忌賽馬》一文教學中,我設計說:“齊國國君喜歡賽馬,他的馬與對手的馬是同樣的分上、中、下三個等級,他怎樣才能贏得這場比賽呢?有沒有同學能幫他想個辦法的?”每個學生都有表現欲,都想表現一下,我就讓他們說出自己的辦法。同學們有想出來的,我便贊美一下。然后說:“齊國謀略家田忌早就想出了好的辦法,來看,他是如何策劃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田忌賽馬》一文?!?/p>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綜合性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因此,導語的設計也應力求花樣多樣,讓語文教學的導入富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