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宏
【摘 要】
尚不論《水滸》《紅樓》的深邃,且看《三峽》的湍急壯麗、《海燕》的激流勇進、《湯姆索亞歷險記》的青春冒險。每當接觸到這些篇章,我都仿佛身臨唯美物欲的殿堂,難以控制情感的涌動,陶醉于文章的醇香之澗。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甚為慶幸最初的選擇,語文的教學歷程帶給我太多感觸,若是偶然遇見一位酷愛文學的學生,那我必是如獲至寶般的喜悅。只是,目前的語文教學中缺少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意識,導致一些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誤入歧途。面對此番場景,我總會痛心疾首。所以今天,作為初中一線語文老師的我,就關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有效性”的話題給出幾分薄見,還期望老師與學生們都能由此受益。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文學素養 高效課堂
那輕輕的薄紙一張,承載著無數文人墨客的情懷幾份;那小小的稿筆一支,演繹著沙場數將士的愛國之情;那瑯瑯的書聲一片,訴說著中華未來的希望之語。我是初中語文教學老師,我肩負著將語文知識傳遞下去的重責,我身背著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沉擔,我希望借助此次課改的浪潮,將傳統語文教學的弊端鏟除,為學生們營造一個愜意、讓人留戀的語文學習環境。
一、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根本舉措
(一)培養學生的名著情懷
名著之所以稱得上是名著,是因為它們經歷了歷史長河無數次的洗滌,在時間的縫隙中生存并遺傳下來。沉浸于名著的閱讀中,會讓你暫時遠離塵世的喧囂,給心靈一份慰藉。擁有名著情懷的學生愿意把時間應用在語文奧秘的探索,他們迷戀文字的優美,愿意被文章的魅力虜獲。在文學的殿堂里,他們甘于俯首稱臣,致以最真誠的崇敬之情。尋覓一份名著情懷,給予你一處心靈的伊甸園。
(二)引領學生感受語文中的自然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了塞外場景的粗獷寂寥,“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繪出了山間景色的清幽祥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展示了夕陽西下的凄美溫馨。語文的學習,與其說是知識的積累,倒不如說是走進自然,感受自然美麗的享受。熱愛語文的人能在學習其的過程中獲得無限遐想,幫助他們解除思想的禁錮,任靈魂肆意游蕩,詮釋自由的真諦。
(三)組織學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是力量之源泉,任何成功事業的背后都離不開團隊合作,學好語文自然也是如此。雖說語文科目不像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需要小組間進行分工實驗,文字間的交流卻是不可缺少的,那小小的漢字組成的文學之美,就如同一股清涼的泉水流入心間,而這種感受是需要與人分享,需要他人的欣賞,亦如“高山流水”之交的寓意。于是,在授課班級,甚至是在職的學校里成立一個“文學興趣小組”也不失為一種良策,而且需實踐它存在的真正意義。
二、影響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有效性的直接因素
(一)改變傳統的上課模式
“流水式”的上課方式絕非教授語文的明智之舉,語文比其他各科都更具有鮮活力、吸引力。如果在語文課上只是一味地急于完成教學內容、直接地給出各題答案,作為語文老師就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語文中蘊含著無窮的魅力,我們需要及時抓住學生的聽課熱情,引導學生自主提問、自主回答的興趣,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甚至可以更退一步,把課堂的使用權交于學生手中,在他們的課上,他們自己就是“統帥三軍的將領”,而老師就是為他們出謀劃策的“軍師”。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演繹語文精彩的舞臺是學好語文的必經之路。
(二)帶動其他語文老師的講課熱情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想要改善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一個人絕對是“孤掌難鳴”。調動其他語文老師教學的積極性亦是一條必要之路,要相信,一個人的影響力是一份珍貴的財富,就如一個演講家一般,用自己的言語點燃聆聽者的激情,而我用自己的行動向其他老師證明改變語文教學的迫切性。
(三)牽手學生 共同成長
語文最大的不同在于,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教育自己,語文的閱讀、詩歌鑒賞、閱讀理解等都不存在固定答案,只要學生的思路正確,再加以語言的雕琢,有時學生的答案甚至比參考答案更加標準。新時代的老師是以與學生平等的身份來進行教學,師生關系演變為友情之誼,學生在學習,老師在成長。
三、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有效性的意義
傳承兩千多年的中華文明承載著前人無數的精髓,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將其發揚光大、精益求精。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一個國家若是遺失了歷史傳承,則這個國家早已名存實亡。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歷史的洗滌中屹立不倒,原因就在于它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學好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語文是日常交流溝通的橋梁,在今天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社交能力的直接表現。沒有良好的語文功底,你又何來在眾人面前開口的自信。為了在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請用心學習語文吧。
【結 語】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我折服于辛棄疾的文筆,他筆下黃沙道的夜晚恬靜、舒心,令人一心向往。不要輕視筆的渺小,偉大的人用它演繹出“金戈鐵馬”的豪情壯志。而我渴望用它來培養出優秀的、具有文學素質的學生,所以我渴望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有效性,早日實現自己的一腔熱血!
【參考文獻】
【1】蔡忠平.初中語文教材體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
【2】管軍.淺談語文教學中美育的滲透【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
【3】宮瑞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