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衡 王飛燕
一、ACT認知模型簡介
思維適應性控制模型(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 model)也稱ACT模型由John R.Anderson在1983年提出。該模型是關于人的認知結構的模型,可用于理解個體在進行認知活動時知識結構內部的運作過程。
ACT模型將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兩類。前者指的是關于事實的信息,如英語單詞和語法;后者指的是關于如何完成不同認知任務的知識,如如何利用所學單詞和語法進行造句。
陳述性知識的習得方式有兩種:對環境信息進行的編碼,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的知識;和對以往目標的結果進行的存儲,例如初學者為記住單詞發音進行母語標注。程序性知識的習得方式則是類推。例如學生學會了tomato的復數是加-es,在遇到變potato的復數時,腦中就會根據“以o結尾的名詞復數要加es”這一概念相應地將其復數變為potatoes。
ACT模型將記憶分為三種:陳述性記憶、程序性記憶以及工作記憶。陳述性記憶用于儲存信息;程序性記憶由用于檢查陳述性記憶使用規則是否正確的處理過程組成;工作記憶用于執行產出規則,并利用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以及的交互作用。ACT模型中有三個階段:陳述性階段、聯合階段和自動化階段。
總之,ACT模型的提出對語言與認知關系理論的發展有極大的推進作用,將其運用到大學生英語學習實踐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效果,對大學英語教學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當前,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首先,由于大部分學生進行時英語基礎不夠扎實,詞匯量過少,不能滿足今后專業英語、行業英語學習的需要,并且據學生反映,背單詞的效率不高;其次,由于目前各校對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還是以大學英語四、六級或其它各種考試的通過率這種硬指標為主,不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應用英語的測試標準,因此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尚未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以英語應用為中心;再次,學生學習動機以通過等級考試、考研、出國等為主,缺乏學習興趣,也因此缺乏長期、持久、主動的學習。當前的應用型大學英語教學很難滿足培養滿足行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急需進行教學改革。
三、ACT模型在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合理存儲陳述性知識。根據ACT認知模型,知識是以網絡的形式保持的,因此信息的提取取決于知識網絡是否合理,是否易于相互關聯,是否容易被激活擴散。因此,學習者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最好以一個“知識網”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存儲。例如在學習某個生詞時,不僅要學習這個單詞本身的詞性、意思、用法,還要同時學習該單詞的各種變形、近義詞、反義詞、常用搭配等。
2.重視語言知識的運用。在當前大學生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已經意識到英語運用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在實際教學中又不得不按部就班地進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根據ACT認知模型理論,陳述性知識只有轉化為程序性知識時才能在完成任務時起到作用。
3.強調反復練習。經Anderson and Fincham,Anderson,Fincham and Douglass的試驗結果證實,一個規則通常需要練習40次才能掌握,也就是說,理解并不意味著能夠獲得技能,技能的獲得必須通過不斷練習才能獲得。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的不斷練習需要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鑒于學生的自覺性不是很高,教師需要經常督促學生。同時,為了避免學生對反復練習產生厭倦、枯燥的心理,教師還要精心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操練。
四、實驗論證
為了更好地驗證上文所提出的理論,我在實際教學中選取同專業一年級的兩個班,一個班為實驗組(40人),一個班為對照組(39人),兩個班男女生比例十分接近,入校高考英語平均分分別為61.5和60.9。 在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的教學中,在實驗組的教學中,充分利用ACT模型,在教學設計上,不是簡單地將一周的課程分為精讀課、泛讀課、聽說課,而是將聽說讀寫譯綜合起來,將課程教學分解成一個個任務,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并在遇到問題時進行答疑。整個學期64學時的教學內容分成8個模塊,各個模塊再細化成6-8個任務不等。例如,對課文的處理不是以教師講解這種傳統方式進行,而是將學生分組,每組分配幾段課文進行分析討論,最終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講解,其余學生進行提問,該組同學負責解答。出現無法解決的問題后由教師進行講解。而對照組則按照以傳統的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最終,在期末時對在兩個班同一時間進行了同一測試,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平均得分數據對比如下:實驗組:詞匯12.3、聽力23.0、閱讀25.2、翻譯12.2;對照組詞匯11.4聽力21.9、閱讀23.8、翻譯13.4。需要說明的是,此次測試詞匯部分和翻譯部分測試內容來自課本。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組同學在本次測驗中的更能反映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聽力和閱讀部分中表現更好,雖然學生成績不能完全反映問題,并且此次試驗所得差距不大,再加上由于條件限制,沒有進行口語測試,但是從本次實驗教學可以看出,將ACT模型認知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緊密結合,大量、有效的輸入,反復的練習和實踐對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五、結論
由本次實驗可以看出,充分利用ACT認知模型能夠幫助大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并幫助學生實際運用這些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充分利用ACT認知模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應用能力,還可以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當然,本次實驗設計還存在一定問題,有待在將來的教學過程中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