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鵬虎 劉玉寶
摘要:在鐵路建設工程中,針對建設項目多、工期要求嚴、作業條件困難、施工環境復雜等特點,大力強化安全基層、基礎、基本功建設,不斷強化安全風險管理,在實踐當中積累了好經驗、好做法。本文論述了如何通過完善規章制度、優化管理職能、規范基礎建設、完善培訓辦法、健全考核機制等手段,強化安全風險管理,確保鐵路建設工程安全穩定。
關鍵詞:管理模式 探索 鐵路建設 安全
0 引言
北京鐵路局管內的新線建設、既有線擴能、大型站場改造等鐵路建設項目的建設、開通、運營,是構建國家鐵路網的重要組成,是全局安全風險管理的關鍵點,深刻理解工程質量安全風險管理內涵,形成科學、合理、可行的安全風險管理模式,是新形勢下做好鐵路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規范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鐵路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建設、設計、監理、施工單位遵章守紀的標準和依據;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是確保安全生產的源頭性管理。
1.1 以危害因素的辨識和控制為核心,完善建設工程規章體系。按照系統工程的原理,建立健全涵蓋建設工程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全員、全方位的規章制度體系,建立綜合管理制度、人員管理制度、設備設施管理制度、環境管理制度等各項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并規范起草、會簽、審核、簽發、發布、培訓、反饋、持續改進等環節,保證規章在修訂上程序合規、內容規范、及時有效,所有條款和內容科學嚴密、具體可行,規范建設工程質量行為,安全風險始終處于有效控制狀態。
1.2 以夯實安全基礎管理為目標,健全安全管理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基本臺賬、基礎資料,隨時根據國家鐵路局、總公司、路局新要求、新變化,修訂各項考核制度,研判安全風險,提高管控能力。細化鐵路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管理、鐵路建設項目工程質量管理、鐵路建設項目驗工計價、鐵路建設項目施工圖審核管理、鐵路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等管理制度,利用明查與暗訪、重點抽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采取日常督查、重點督查、專題督查、問題督查、評議督查等多種手段,加強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安全管理的漏洞進行監督檢查,實現安全管理過程控制、持續穩定。
1.3 以專業技術管理為主線,健全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履行專業管理職責,提高管生產、管安全、管服務、管質量的能力,強化安全管理、生產組織、設備質量、基礎工作的指導、督查,逐步建立健全基礎標準、管理標準、技術標準、方法標準、產品標準。結合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的不斷更新,及時對既有技術規章、作業標準、崗位操作規程等進行動態修訂,形成制度化、格式化、標準化,實現技術標準準確、規范嚴謹。
1.4 以安全規章制度電子化為手段,健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統。利用路局安管系統、站段安全管理信息網,建立 “政務工作、政治工作、安全生產、企業經營、綜合服務”等模塊,由安全、技術、信息等專業部門負責日常管理,及時錄入國家、總公司、路局規程、標準、規定、措施、辦法、制度、指導意見,并明確新舊制度的變化之處;設定專職的系統管理員,對系統進行維護、升級、管理,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實現規章制度快速查詢、真實有效。
2 優化安全管理職能職責,提高安全生產管控能力
從管理標準化、作業規范化、整治常態化入手,進一步提高干部管理的執行力,切實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2.1 細化干部履職說明書,規范干部行為。按照“逐級負責、專業負責、分工負責、崗位負責”的要求,制定直觀、實用、流程化的干部履職說明書,做到定崗定責、職責完善、科學規范、全面覆蓋,確保干部履責有據可依。準確界定結合部的分工,明確每一項工作的工作項目和工作標準,使各項職責清晰,使每個干部都明白干什么工作,程序是什么,標準是什么,解決工作界限不清、工作標準低的問題。
2.2 量化干部檢查指標,實現干部管理規范化。根據建設項目、安全風險點,細化干部量化指標,明確參加安全監督檢查的人員范圍、每月下現場檢查作業項目、檢查次數、檢查內容、檢查方式,明確夜間、節假日、交接班、不良天氣變化等關鍵時段的檢查頻次,圍繞路局安全關鍵項目、安全關鍵點,按照“突出重點,全面覆蓋”的原則,確定不同時期的安全檢查項目及重點,制定專項整治計劃,合理安排現場檢查,加大全過程盯控、全方位均衡力度,提高各級干部安全盯控的責任意識。
2.3 細化作業指導書,實現職工作業標準化。針對每個崗位逐崗位制定作業指導書,作為自我控制、自我指導的行為準則。作業指導書明確作業程序、質量標準、安全重點,從作業負責人到普通職工,每一項作業清楚注明作業標準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安全重點是什么,應該如何做,使每一名到現場作業職工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怎么干好工作,有效解決職工不會干、干不好的問題。
3 規范安全管理基礎建設,強化施工作業全過程控制
深入推進安全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夯實安全基礎,促進管理規范化、作業標準化,實現對安全生產全面、全員、全過程控制。
3.1 健全安全生產預警機制,實現安全管理超前化。根據施工地點更替、季節變化等作業環境變化和施工生產發生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判安全風險,完善控制措施,實現安全風險識別研判動態管理。針對當日施工作業項目、現場環境、天氣情況等,將已經識別研判的安全風險,分別在點名會、施工前準備會向職工進行預警提示,強化安全風險識別研判的實際運用效果。
3.2 依托安全管理系統,實現安全管理顯現化。一是通過安管系統數據分析、管理督辦、量化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及時發現關鍵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查找出當前薄弱環節、隱患部位,為開展專項整治對策提供依據。二是通過安管系統寫實,分析干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情況,判定干部安全履職的情況、質量,從而督促干部盡職盡責、發揮管理作用,確保現場作業的持續可控。
3.3 找準安全關鍵點,實現安全管理動態化。一是對照作業工序查找安全關鍵點。從人機物法環五個方面,從干部檢查發現的問題中,確定安全關鍵點,作為各級干部盯控檢查的重點。二是分等級控制安全關鍵點。根據安全關鍵點失控后可能導致后果的程度,針對每一個關鍵點制定卡控措施,明確從領導到職工每一級人員的控制標準。三是建立安全關鍵點包保制度。每一個安全關鍵點都指定專業干部盯控,確保關鍵點問題及時解決。四是關鍵點追責考核。對發現不了關鍵點問題和關鍵點發生問題的干部,從嚴追究責任。
4 完善職工培訓教育機制,加強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
以職工崗位應知應會、基本作業技能、故障應急處置能力為重點,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抓好全員培訓。
4.1 強化技術人員培訓,提高關鍵崗位人員業務素質。分工種制定培訓大綱,分步驟進行業務培訓,采取理論講解、實際操作、多媒體教學、定期研討等多種培訓方式,組織一線技術骨干、操作能手、比武狀元進行教學,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完善考試題庫,將氣候、地質、作業環境因素導致的工藝、質量、安全的變化納入到考試內容,為施工作業提供知識保障。
4.2 深入開展全員技術比武活動,提高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廣泛開展全員技術比武,開展“每日一背、每周一學、每月一賽”活動,把學規背規與工作崗位有效結合起來。每年在春季、秋季開展兩次技術比武,選拔一批技術業務過硬的優秀人才,充實到一線關鍵崗位和管理崗位。引導激勵學技練功的自覺性,增強職工的工作成就感,使越來越多的職工養成自覺背規、自覺學業務的良好習慣。
4.3 加強日常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增強應對安全風險和突發情況的能力,經常性的做好應對安全風險和突發情況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堅持防患于未然。由安質部門建立事故處理、惡劣天氣應急預案,由技術部門制定設備故障、質量故障、消防工作應急預案,加強職工對新技術、新工藝和先進經驗的學習和掌握。通過組織定期演練,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提高處理技術難題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5 完善建設工程評價機制,提高工程質量
按照“鐵路建設要堅持質量第一,鐵路運營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突出過程控制,完善考核機制,不斷規范建設工程安全風險管理。
5.1 嚴格干部履職督查及問責。按照“嚴干部、嚴標準、嚴兩紀、嚴考核、嚴追責”要求,以推動責任落實、工作落實、制度落實、標準落實、獎懲落實,促進作風轉變為目的,重點解決干部中作風不實、履職不力、狀態不佳、工作漂浮的問題。緊緊圍繞路局中心工作,以干部崗位安全管理職責為標準,及時跟蹤督查干部在重點任務、重大事項和重要時期的履職情況。
5.2 嚴格質量安全問題舉報受理制度。監督部門在監督范圍內公布舉報地址和電話,及時受理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問題舉報,建立工程質量安全問題舉報臺賬。指定專人負責舉報調查處理,查明舉報反映問題,及時向舉報人反饋調查處理結果。對于舉報反映問題屬實的,應責成相關單位采取措施,消除隱患,構成質量安全事故的,按照事故調查處理有關規定及時上報和處理。
5.3 嚴格質量安全不良行為記錄。對從事鐵路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檢測機構及其相關責任人員違反有關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的法律、法規、規定、規范性文件、強制性標準,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行為進行記錄并對社會公布。
5.4 嚴格鐵路建設項目質量安全事故與招標投標掛鉤。建設單位將工程質量安全事故、鐵路交通事故與招投標掛鉤等事項分別納入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咨詢和檢測等合同。對造成鐵路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事故以及鐵路交通事故的責任單位,根據情節,建設單位在1-2個月內不接受責任單位投標。對于偷工減料、內業資料弄虛作假等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質量事故或工程質量問題加重處理。
結合鐵路建設工程的特點,著力于把安全風險意識根植于每個參建單位,實現全員、全面、全過程的安全風險管理,從根本上提高安全管理品質,提升管理效能,確保鐵路建設安全穩定。
參考文獻:
[1]胡皓臻.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推進安全風險管理[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2(05).
[2]汪亞平.西安鐵路局推行安全風險管理的實踐[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2(06).
[3]康玉燕.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研究[J].通訊世界,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