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波 彭玲


摘要:儀器設備是環境監測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儀器設備的管理,包括檢定與校準及使用效果將直接影響到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而監測數據又是環境管理和環境執法的依據,因而做好監測儀器設備的檢定與校準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儀器設備的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從儀器設備的選型、購置、驗收、檢定、使用、維護、維修直至報廢的整個過程。本文主要從儀器設備的檢定與校準及使用和檔案管理、狀態標識等方面對儀器設備的管理做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計量檢定 校準 計量器具 環境監測 質量管理
計量檢定是指評定計量器具的計量性能,確定其是否合格所進行的全部工作,是一項法制性、科學性很強的技術工作。它是統一量值,確保計量器具準確一致的重要措施,是進行量值傳遞或量值溯源的重要形式,是對全國計量實行國家監督的一種手段。
校準是在規定的條件下,為確定計量器具(或測量系統)所指示的量值,或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由其計量標準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計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間接測出被測對象量值的裝置、儀器儀表、量具和用于統一量值的標準物質。計量器具廣泛應用于生產、科研領域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在整個計量立法中處于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全國量值的統一,首先反映在計量器具的準確一致上,計量器具不僅是監督管理的主要對象,而且是計量部門提供計量保證的技術基礎。
環境監測是一項十分系統并且相對復雜的科學技術工作,其作用就是收集具有代表性、完整性、準確性以及可比性的綜合環境信息,為科學的環境管理工作提供基本的服務和保障。良好的環境監測水平,對于環境的綜合治理來說,其意義是十分巨大的。環境監測結果是否準確、可靠,需要通過科學、快速、準確的檢測儀器進行評定。然而環境狀況監測儀器及所使用的計量器具是否合格,監測分析到的數據是否準確,不僅關系到監測技術水平的高低,更關系到政府監管部門對環境管理、環境規劃、實施總量控制、排污收費、環境指標考核、環境工程、監視污染源排污和評價治理措施及效果驗收服務的判斷和決策。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環境監測的全過程中為保證監測數據和信息的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實施的全部活動和措施.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就要提高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貫穿到環境監測工作的全過程,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并使之有效運行并持續改進,全面提升環境監測整體水平,提供準確可靠的環境監測數據和信息,為環境應急預案、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和環境管理等提供科學依據.而質量管理工作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對計量器具、計量儀表的檢定與校準,只有經過檢定、校準合格的計量器具和計量儀表才能獲得準確的監測結果;否則所測試的結果將是“天文數據”,無法確認。
比如對大氣中二氧化硫(SO2)的監測,分析方法:甲醛緩沖溶液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在分光光度計及其它條件沒有誤差(或在允許誤差內)的情況下測得的一組數據及所得的回歸方程見表一。
分析國家環境標準樣品情況:
名稱:二氧化硫(甲醛法);編號:206044 ; 標準值: 0.632±0.031(mg/L)
取樣體積:10ml;空白吸光度:A0=0.040;樣品吸光度:A=0.296-0.044=0.252
將吸光度A=0.252代入回歸方程計算得5.727;計算樣品濃度值為:C=5.73/10=0.573(mg/L);對照標準樣品標準值得結論:環境標準樣品分析值合格。
但是在分光光度計的波長(λ)沒有檢定或校準,波長誤差超出允許誤差-2的情況下:光度計指針在λ=577nm處,而實際波長是在λ=575nm處;如果其它條件沒有誤差(或在允許誤差范圍內),在使用同一臺光度計,同一個樣品,同一個分析人員進行分析的情況下測得的一組數據及所得的回歸方程見表二。
標準工作溶液濃度:4.00μ
分析同一個國家環境標準樣品情況:
樣品吸光度:A=0.294-0.044=0.250
將吸光度A=0.250代入回歸方程計算得5.659;計算樣品濃度值為:C=5.659/10=0.566(mg/L);對照標準樣品標準值得結論:標準樣品分析值不合格。
從以上兩次分析結果來看,一旦儀器設備出現的誤差超出允許范圍,在其它相同的分析條件下將會出現不同的結論。
正所謂“質量是經濟發展的命脈,計量是質量的保證手段”,今天的社會,可以說“沒有計量,寸步難行”。所以監測儀器、設備等計量器具的檢定與校準是保證監測數據是否準確、可靠的保證。也是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實施的一項重要活動和措施。那么該如何保證監測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合格,并且使其所測試到的結果準確、可靠呢?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①建立儀器設備(含自動在線等集成的儀器設備系統)的管理程序,確保其購置、驗收、使用和報廢的全過程均受控。
②對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或有效性有影響的儀器設備,包括輔助測量設備,應有量值溯源計劃并定期實施,在有效期內使用。
③儀器設備按時檢定,列入國家強制檢定目錄,并且國家有檢定規程的儀器必須經有資質的機構檢定。
④儀器設備及時校準,未列入國家強制檢定目錄或尚沒有國家檢定規程的儀器可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校準,也可以自校準。自校準時,應有相關工作程序,編制作業指導書,保留相關校準記錄,編制自校準或比對測試報告,必要時給出不確定度。校準結果應進行內部確認,當校準產生了一組修正因子時,應確保其得到正確應用。
⑤所有儀器設備都應有明顯的標志表明其狀態。
⑥對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或有效性有影響的儀器設備,在使用前、維修后恢復使用前、脫離實驗室直接控制返回后,均應進行校準或核查。現場監測儀器設備帶至現場前或返回時,應進行校準或檢查。
⑦對于穩定性差、易漂移或使用頻繁的儀器設備,經常攜帶到現場監測以及在惡劣環境條件下使用的儀器設備,應在兩次檢定或校準間隔內進行期間核查。
⑧所有儀器設備都應建立檔案,并實行動態管理。檔案包括購置合同、使用說明書、驗收報告、檢定或校準證書、使用記錄、期間核查記錄、維護和維修記錄、報廢單等以及必要的基本信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HJ630-2011)《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導則》,環境保護部發布,2011-11-01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