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 要:“ 兩有生”是指那些品德有缺陷、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做好“兩有生”的轉化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從落后原因、初始表現、轉化做法、在轉化中的思考等方面論述如何轉化“兩有生”,使“每一朵花都散發芬芳”。
“兩有生”是一個班級中令人頭疼的存在,做好這類學生的教育疏導工作,不僅有利于他們自身的成長和發展,也有利于整個班級的班風、學風建設。因此對“兩有生”進行有效教育,就成為對教育者來說迫切而又具有重大意義的任務。
1.“兩有生”落后原因
(1)智力因素。①注意力:細微的異常聲音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②觀察力:觀察速度、廣度和深度不及一般學生;③記憶力:由于注意力、觀察力較差,影響了記憶效果。
(2)非智力因素:①情感:“兩有生”對家長采取封閉、疏遠的態度;②意志:“兩有生”缺乏堅持到底的毅力和韌性;③興趣:容易傾向于低級、庸俗。
2.“兩有生”的初始表現
我班圣某某同學剛進校就“顯山露水”:不服管教、逞強好斗,想成為學校、班級的“老大”。如果任其發展,會帶來各種不良影響,而且我一直相信,“兩有生”是后飛的雁和遲開的花,只要教育引導得法,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可以回頭的,但必須要有明確的基本原則。
(1) 要拉不要推。開學一個月后,
圣某某同學在初二時和同村人搶劫出租車被起訴。我與學校積極溝通,最終學校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家長也非常感激,我感到他心中的“堅冰”似乎也有點融化。
(2)要教不要訓。他對批評早已無所謂和麻木,所以我對他采取“冷”態度:就是冷靜、平心靜氣。冷靜地化解師生矛盾的工作方法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3)要愛不要恨。在轉化工作中,
我強烈感到工作的長期性和艱苦性。但我也相信“愛”是溝通師生心理、縮短情感距離的橋梁,這樣才能達到“以師愛促愛師,由愛師到從師”的順利轉化。
(4)要管不要整。圣某某同學行為有時不僅影響到班級榮譽,而且給其他“兩有生”提供僥幸心理。如果“導演”一幕“殺雞給猴看”的場面,看起來是解決了矛盾,但是癥結問題仍存在,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從教育挽救出發,以理服人。
3.轉化“兩有生”的做法
很多“兩有生”的內心充滿著矛盾:自尊和自卑、好勝心強與進取心弱、愿望良好與意志薄弱等。這些矛盾在缺乏自我協調的情況下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在對圣某某的轉化中,我采取了以下幾種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1)情感自控法。圣某某同學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虛榮心強,我和他約定:先是一個月內不能犯3次類似的錯誤,然后逐漸減少。我對他的教育不是光停留在講道理上,還指導他改正錯誤,對“兩有生”的轉化,千萬不能“一談了之”或應付差事。
(2)個性誘導法。圣某某同學和同學關系不錯,我就選他當紀律委員,一些“調皮”同學服他管,班級紀律大為改觀。他在周記中寫到:“從小到大從未管過人,現在張老師讓我當班干部,我一定要爭口氣!”我在轉化他的過程中,不是戴“有色眼鏡”去尋找缺點,而是拿“放大鏡”尋找“閃光點”,對優點和長處倍加珍惜。
(3)意志強化法。為了培養其毅力,收住他那顆早已渙散的“心”,我特別給他制訂了幾條“清規戒律”:每堂課必須抄筆記,每個星期五下午抽
查;登記班費收支情況,購買班級日常用品等。他認為老師、同學信任他,無形中樹立了自信心。
(4)加強和家長、任課老師的聯系。圣某某同學在學校只要取得一點點進步,我都會打電話告之家長,家長高興,這種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心情。這樣他會覺得所有老師都關心他,漸漸從自卑和壓抑中走出來。
4.轉化“兩有生”的幾點思考
(1)溫情關愛是轉化的起點。堅信每位學生都有長處,“愛”是轉化的起點。
(2)心靈碰撞是轉化的關鍵。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是轉化成功的關鍵所在。
(3)信任激勵是轉化的動力。適度的贊美、表揚、激勵可以鞏固轉化的成果,讓他們以滿腔激情去迎接美好的未來。
(4) 講究方法、策略是轉化的基礎。在轉化工作前應全面了解,仔細研究,認真計劃,找準行之有效的方法。
班主任工作看似簡單,其實需要有深厚的“愛”、滿腔的熱情、高度的責任感、敏銳的捕捉能力、良好的自身修養,才能把握事情的關鍵,滲透育人的教育思想。
參考文獻:
[1]尹愷力.打開心靈之門 激勵學生信心——“后進生”轉化淺談[J].當代教育論壇,2005(16).
[2]張良才.淺談賞罰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J].教育科學,1998(03).
(作者單位:安徽省蕪湖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