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華
摘 要:“地理學”課程實踐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地理教學質量有著重要影響。但是目前許多高校的地理實踐教學存在一些弊端,影響著地理課程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高校教師需要及時制訂措施來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將對高校“地理學”課程實踐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校;地理學;實踐教學;措施
地理學科的研究對象是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間的關系,探索時空規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地理課程實踐是提高地理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索能力和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目前許多高校的地理教學針對性較差,對地理要素認識不深刻,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地理課程教學實踐的探究。
1.改革地理教學內容,利用現代化手段
新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以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以及地理學未來的發展為依據的。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如果不具備適應短期市場行為的能力,則無法獲得當前就業的機會,如果不具備適應長期市場行為的能力,則無法獲得未來就業的機會。根據實踐可知,地理教學需要突破固有的課程內容機構以及學科中心思想,實現學科、能力與知識的綜合。教育改革的重點是改革課程體系以及教學內容,其目標是順應時代的發展,及時更新地理教學內容,構建現代化獨立教學體系。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妥善處理現代內容和傳統內容間的關系,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間的關系。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促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及時更新知識結構,不斷補充新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
在地理教學中,有的知識難點利用一般的教學手段是無法解決的,需要利用現代化技術,從已知的發展規律出發,突破重點和難點,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多媒體課件將多媒體技術、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加強多媒體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方式,提高了教學效果,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和內容具有多樣化特征,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領域,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由此可知,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有的地理內容用文字很難表達清楚,此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動畫演示。加強多媒體技術在高校地理學中的應用,可以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觀察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為高效地實施地理教學提供新的教學平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構建“地理學”課程實踐教學信息化環境
“地理學”課程實踐是對某一地區地理狀況的考察,考察對象具有跨地域、信息量多等特征,所以需要對實踐信息進行科學管理。通過3G技術構建信息化實習平臺,該平臺具有分析和信息管理等功能,可以隨時查詢、存儲、管理實習區域的圖像、視頻等信息,實現實習資源共享。目前,GIS具有數據采集功能,激光掃描、地形三維建模以及三維全景成像等技術在多個領域得到了應用。構建虛擬的三維實習環境,使學生在體驗虛擬實習,熟悉實習區域的自然環境、植被情況。另外,可以將GPS技術與移動GIS技術作為實習的輔助手段,將GPS系統安裝在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上,便于及時查詢實習信息,從而指導學生開展實習活動。
3.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地理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涉及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征。在進行地理課程實踐教學時,應該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激發學生探索地理問題的興趣。“地理學”中有很多專業術語,學生理解比較困難,教師在講影響“氣候的垂直地帶性”的因素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位于不同緯度但海拔高度相似的山體的氣候類型,學生就會明白,海拔高度與緯度是影響垂直地帶性氣候的重要因素。學生不僅需要理解相關的地理概念,同時也需要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地理概念的認識。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強調基礎知識以及基礎理論,如果缺乏有效的理論指導,實踐則停留在表面。同時,需要加強對實踐的重視,加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掌握。
4.總結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是地理學科的核心內容,應該加強對地理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視,改革地理教學內容,利用現代化手段,構建“地理學”課程實踐教學信息化環境,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從而不斷提高地理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恒凱,王秀麗.高校《地理學》課程實踐教學創新模式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版),2013(19).
[2]楊會娟,王燕龍.探究式教學在高校旅游地理學課程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4(02).
(作者單位:濰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