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淑珍
摘 要:當前小學生怕寫作文,主要原因就是作文教學與生活脫節,學生覺得沒有什么東西可寫,無話可說。小學作文教學只有走“生活化”之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描繪生活,才能為作文教學帶來勃勃生機。
關鍵詞: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描繪生活
葉圣陶先生精辟地指出:“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就是作文的源頭活水”。當前小學生怕寫作文,主要原因就是作文教學與生活脫節。學生寫作文時冥思苦想,或東拼西湊,或胡編亂造,寫的是空話、套話。筆者認為,小學作文教學只有走“生活化”之路,才能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從而為作文教學帶來勃勃生機。那么,如何實施“生活化”作文教學呢?
1.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魯迅先生曾說:“如要創作,第一需觀察,對于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是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如今小學生在單調的學校—家庭的生活狀況下,缺乏對生活的了解和認識,因此寫出來的文章只是“閉門造車,無病呻吟”,毫無精彩可言。要想讓學生有話可寫,寫出自己的特色,教師就要引領學生觀察生活。
在作文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呢?一是要多方面進行觀察,從學生、老師、操場、教室、父母、兄弟、親戚、朋友、衣食住行、社會交往、廠礦農作、工商貿易到郊外田野……目之所及,都是值得學生觀察的對象;二是對某一事物要從不同方面進行多角度仔細認真觀察;三是要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也就是說,觀察活動不能單純依靠感官的感覺,還需要思維活動的介入,既要有感官的攝取,又要有思維的伴隨;四是要做好觀察筆記和采訪記錄,等等。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成隨時觀察生活的習慣,積累寫作素材,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中的習作是這樣要求的:仔細觀察自己家鄉的一處景物,想想它有什么特點,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描寫,還可以寫出自己對家鄉這處景物的感情。在寫這篇作文之前,我提前兩周讓學生做好準備,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家鄉,選出自己想寫的一處景物進行重點觀察。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觀察景物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觀察,可以觀察這處景物晴天的樣子,也可以觀察這處景物在雨中的情景,還可以從早上,中午,下午的時間順序來觀察,鼓勵學生隨時記錄下自己的觀察所得,以便為自己的習作提供出真實有用的素材,這樣一來,學生寫作起來就輕松多了。
2.體驗生活,激發寫作熱情
兒童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他們的情感往往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而小學生常常不是對所寫內容相關的生活已經淡忘,就是缺少生活體驗,沒有寫作激情。因此,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入手,運用多種手段,根據寫作內容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調動自己的五官用心去感受去體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學生產生一種迫切想表達自己心聲的愿望,這樣教學,學生的寫作熱情就可以被充分激發出來。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中的習作是這樣要求的:說說自己的課余生活中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有什么感受和體會。許多學生覺得自己的課余生活中好像沒有什么有意思的事,一個個意興闌珊,寫作的興趣不高,寫出來的文章不具體生動。在這種情境下,我把同學們在一次課外活動中進行拔河比賽的錄像調了出來,播放給學生看,這時候,比賽現場同學們的尖叫聲,喝彩聲,拉拉隊的“加油”聲,歡呼聲……當時比賽時精彩刺激的場景一下子映入學生眼前,學生的熱情被點燃,仿佛又回到了那個令人無比激動的比賽時刻,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學生再次獲得了體驗感受,寫起作文來也顯得更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3.描繪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說真話,
表真情。”《莊子·魚父》中也說:“不精不誠,不能感人。”“真情實感”是文章的命脈。我們只有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描述原汁原味的生活,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情感,才能寫出一篇篇感人肺腑、耐人尋味的文章,才能寫出充滿個性色彩的文章。
《勝似親人》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道作文題目,要求學生可以就插圖中觀察到的進行描寫,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著重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要使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把作文和生活巧妙地結合起來。在教學時,我是這樣指導學生描繪生活的:同學們,在生活中,或者在電視上我們見到過許多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人情景,怎樣才能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讓更多的人和你有同樣的感受呢?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當時最真切的感受,最真切的體驗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是最有效地方法,請大家運用豐富的語言把自己所看到的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和自己的真實感受描寫得具體生動。從生活入手,引領學生描繪生活,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更加精彩。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只有讓作文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作文,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只有在“生活化”的作文教學中,學生才能在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中,享受生活的點點滴滴,極力去書寫生活,贊美生活,從而寫出聲情并茂的作文來。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汀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