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腐敗新常態下,對節日腐敗的預防和提醒已成為近兩年來的常規動作。中辦、國辦發布《關于做好2015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各地也紛紛要求堅持務實節儉文明過節,堅決杜絕“節日腐敗”。與此同時,也明文規定,要保障干部職工按規定享有正常福利待遇。
這句與往年的通知相比多出來的話,顯然有其特殊的含義。
自去年中秋節以來,一些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乃至民企的福利問題一直是大家的熱議話題。
而在反腐的強勁“臺風”之下,有些領導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他們寧愿不發,也不愿意發錯,不發福利,只不過是被職工埋怨,但發錯或是發多了,則會被處分。
新華社發文稱,八項規定出臺后,一些人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應有的職工福利,甚至婦女節女職工的體檢也沒了。人民日報客戶端就此發評論認為:反腐不應該反職工正常福利。輿論普遍認為,中央八項規定反的是官場腐敗,并不是職工的正常福利。而反腐的最終目的之一,其實就是為了增進公眾福利。
使“保障干部職工按規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落到實處,最重要的還是制度建設。一是明確“正常福利待遇”的內容;二是規定相關標準,規定具體的數量、價格標準等,以增強可操作性;三是將發給員工的福利向社會公開,發放的名義、發放的范圍、發放的標準等都有一本明細的臺賬,經得起審計審查,經得起民眾監督。
對于不發放“正常福利”或是泛發福利行為均要進行追究。如此,才能切實保障干部職工的“正常福利”,否則,保障干部職工正常福利待遇可能會成為一句空話,或是靜悄悄地被“異化”了。
(《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