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柳霖
中等職業學校的美術專業基礎課是指包括素描、色彩、構成和中國畫等課程。其作為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基礎環節和重要內容,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以及學生的藝術設計和藝術創作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搞好美術基礎課教學,是當今美術教師探討的話題。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當前學校的教學情況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美術基礎課教學現狀
當前中職美術教學中普遍存在學校對美術基礎課的教學缺乏必要的重視。包含著較強的功利性,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大規模地培養臨摹高手。到最后才發現,缺乏的是真正的高手。甚至有人認為: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基礎訓練有多大意義?;A課教學的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更多地停留在繪畫范圍內,實用性不強,沒有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中職學生的生源大多沒有美術基礎,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生源的不斷緊缺,職業學校為了生存,往往是對學生素質與能力選擇性忽視,對于學生的專業前景和專業愿望缺乏必要的考察,有的甚至是為了滿足學生或者家長的“需求”而開設了相關的藝術設計專業。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無法勝任相關課程的學習。在美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往往是讓學生圍繞幾種常用電腦設計軟件進行學習。對書本中的相關實例進行反復的練習,而忽視了學生的基礎訓練。學生的學習成了對相關知識點的臨摹,因為缺乏必要的美術基礎,加之缺乏必要的創新設計能力,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只能從事最簡單的軟件操作,違背了當初專業設置的目標。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忽略美術基礎的訓練,但由于學生在校時間比較短,學校急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因而縮短甚至忽視了美術基礎課的教學,以至于專業水平提升慢,學生基礎差缺乏學習興趣,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1.展現前景,培養學習興趣
對于專業認識,在剛走進職業學校大門的初中畢業生來講,是那樣模糊,他們來學習可能就是家長的選擇,或者自己“隨便”的選擇。對于自身未來發展的方向,未來工作的性質等等都缺乏必要的認識。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利用相關的資源,借助學生對新環境、新專業和新知識的好奇心的特點,在入校后即通過讓學生觀看反映最新時尚潮流的錄像、優秀設計師的作品等,使他們知道服設計師是一份了不起的職業,是一份高層次、高水平的技術工作,是提升人類品味的重要手段。通過對專業前景的認同和渴望,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很容易就被激發起來,從而能充滿興趣地投入今后的專業學習中去。
2.比學幫帶,促進水平提高
針對中職學生學習的現狀,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一個特有的氛圍中去學習。這個氛圍就需要我們教師來設置。我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了小組合作傳幫帶的形式,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根據學生專業學習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組建學習互助組。把那些專業學習基礎好、悟性好、成績突出的學生分散到各個小組。由于這些學生平時成績優秀,容易形成號召力并被其他同學接納。在小組內競爭的基礎上,指導他們開展小組學習競爭,形成“比”的氛圍。成績欠缺的學生向好的同學學習,以成績好的同學為追趕目標,形成了“學”氛圍;反過來,成績好的學生指導成績較差的同學,形成“幫”的氛圍;通過學生既看個人的學習成績,更側重小組的整體實力,以此激勵和深化小組互助學習的模式,這樣成績好的同學帶領整個小組不斷進步又形成了“帶”的氛圍。最終通過“比學幫帶”,促進學生專業水平不斷的提高。
3.牢抓基本功,強化專業基礎
想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必須有好的美術基礎,專業的發展和提高是每個學生在校學習的最終目的,美術教學結合專業特點,從促進專業成長的角度切入教學。例如,設計專業學生,在專業教學當中學到的Photoshop等基礎軟件的學習,美術當中的色彩、構圖、平面設計、構成等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如果沒有較好的美術基礎知識支撐,這些軟件的學習只是掌握和熟悉了一套機械的計算機工具。只了解了使用的方法,卻沒有自主創作的意識和理念,從而不會利用所學的方法和工具進行創作,專業技能何談提高。在實際過程中,教學管理部門在設計教學計劃的時候必須安排足夠的學時保證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作為專業課老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強化學生對于色彩、素面等的練習,牢抓基本功不放松。在教學中要不斷強化學生對基礎掌握重要性的了解,清醒地認識到基礎課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只有好的基礎才能讓學生在設計的時候才不會出現,如:因為色彩的認知比較差,而導致設計空間的調子俗氣或者不搭;因為素描底子差而出現所設計的作業存在空間感不足等等。
課程的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作為教師,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現狀及認知特點,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專業基礎課的學習,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技能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李瑞雙.中等職業學?;A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2(3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