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榮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071-02
看圖作文是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常用的一種教學形式,通過看圖作文,孩子們學習說話和寫話。看圖作文是寫作訓練的起點,搞好看圖作文的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能鍛煉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分析力、語言表達及創新能力,為以后的作文和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在看圖作文的教學中教師如何創造性地教,學生如何創造性地學,一直是我在探索的主題,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看圖作文教學應圍繞“導、看、想、說、寫、評”六大環節來開展教學活動。
一、導: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最好的老師,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使學生愿說、樂寫,看圖說話寫話課的第一步,應創設各種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說話情趣。(游戲導入、演示導入、懸念導入、音樂導入、表演導入、猜謎導入、提供情境材料導入、多媒體課件演示導入……)
二、看:整體看圖,初步感知。
1.出示掛圖,明確要求。
2.整體看圖,想象圖畫主要講一件什么事?(什么內容)
3.分清主次內容,在弄清圖畫主要講的什么內容的基礎上,提問:“畫面主要表現誰?”或“這幅圖告訴了我們什么?”
看圖作文和一般寫文章一樣,都要做到主要內容要詳寫,次要內容要略寫或不寫,教師當然不可能給孩子們講解深奧的寫作常識,但可以在學生初步感知圖畫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圖中主要告訴我們?”這樣就理解了中心意思,學生說話寫話就會圍繞這個中心組織材料,內容主次自然地就會分清了。
4.根據圖畫特點,找出觀察順序。
看圖作文有單幅圖、雙幅圖或多幅圖三種,觀察圖要有順序,由順序地觀察才能條理清楚,一般觀察順序有:
遠?壙近 內?壙外 人?壙景 上?壙下 整體?壙部分 天空?壙地面
三、想:仔細觀察,展開想象。
以四幅圖畫的教學為例:
逐圖觀察:
1.教師重點指導一、二幅圖的觀察方法,采用“扶”的方法
2.第三幅圖引導學生根據第一幅圖的觀察方法,放手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表達圖意,讓畫面上的人物、動物、植物……都會說話。
如:在指導學生看“秋天到了”一幅圖時,有的學生說出:“燕子好像在對我們說話。”我順勢激發學生想象:“燕子會對我們說什么呢?”這一充滿童趣的問題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同學們紛紛發言,有的說:“這里的景色太美了,明年春天我一定再回來。”一位學生發言更具特色:“小朋友再見!明年春天回來時咱們再比一比,誰學的本領多。”
3.第四幅圖:我常常給學生設置懸念,故意給畫面遮擋上,只給學生一個“?”號,反問一句:“你們想想結果會怎么樣呢?”
看圖作文不管是單幅的,還是多幅的,不管是黑白的,還是彩色的,畫面都是靜止無聲的。所以我們要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躍起來,是天上的云彩飄起來,使地上的河水流起來,使故事情節豐富起來,教師要設置一些創造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另外,還可以有意識地進行留白,既啟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給學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間,同時也豐富了兒童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求異思維和創新能力。
四、說:通覽畫面,完整敘述。
1.自由練說
2.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3.全班分層交流。
4.師生評議。
通過自由練說到小組合作交流、分層指說,這樣分步練習,給學生足夠的表現機會。為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教師應用“掛上智慧果、爭奪智慧星、小小擂臺賽、我是小導游”等獎勵方式激發興趣,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同時師生間,學生間相互評價,提高學生辨析與鑒賞能力,在評議中受到啟發,從而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五、寫:明確要求,獨立成文。
1.教師指圖說下水文。
2.提出寫話要求:(1)題目、內容的格式要求要正確。(2)正確使用標點符號。(3)要把主要內容寫具體。
3.學生獨立寫話,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組合作交流習作。
5.全班交流優秀習作。
看圖作文是一項綜合性的訓練,教師主動參與到訓練中說下水文可以了解學生的寫作心理,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去感染學生,增進師生間的交流,而教師也從中提高了寫作水平,獲得教與學雙豐收。
六、評:佳作賞析,品評得失。
1.評教師下水文,給教師打分,并說理由。(注:此環節設在“寫”的第一步)
2.小組同學評論組內優秀習作。
3.全班交流后評論習作。
寫作前學生聽過聽、評教師下水文,是指感中有悟,賞中有思,留下深刻印象,從品評中受益。學生完成習作之后,再讓學生認真地朗讀自己的習作,使學生在賞識中修改、感受、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師竭力捕捉閃光點,找出作品中最有個性的那一點,肯定他們,并深情的贊美他們的作文,讓他們嘗到寫作的樂趣,然后再婉言提出修改建議。
在每節看圖作文課之后,教師還要做簡短的總結,有針對性得點撥“想象要自然,表達要具體……”同時抓住圖畫的不同特點,事實進行思想教育,使之文道統一。
總之,看圖作文并無固定模式,要根據不同圖畫的特點,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表現的機會,充分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每個學生都在“導、看、想、說、寫、評”的訓練中得到提高,既要注重分層教學,又要注重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這種立體結構的課堂教學,有利于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