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華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128-0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在新課程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他們潛在的學習愿望變成實際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變厭學、苦學為樂學呢?
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教師是課堂教學氛圍的直接創造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而不是權威者。所以,我覺得作為教師,要尊重、信任學生,要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要充分與學生合作,放下架子,傾聽學生的心聲,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好伙伴、好幫手;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我想: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寬松感、安全感、愉悅感;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扉,敢想、敢說、敢做,才能喚發出求知的積極情感,激發對所學知識的興趣。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創設情境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它有利于解決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之間的矛盾,使學生們更容易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通過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強學生樂于參與的興趣,引導學生沉浸在探索、思維和發現的身臨其境的境界,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開發學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而且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語言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上語言要生動、形象,并將死板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生動化,甚至幽默化,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感染學生。如,在學商的變化規律時,剛一上課,我就從口袋里掏出12塊糖,我把這些糖平均分給第一組的6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幾塊?怎樣列式,結果是多少?我又拿出12塊,現在24塊,平均分給這6個同學,怎么列式呢,結果是多少?讓學生觀察后,總結被除數擴大多少倍,除數不變,商也擴大多少倍。用同樣的方法增加學生人數,糖的塊數不變,總結出,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多少倍,商就縮小多少倍。在練習時,我說,你們一看被除數變了,就想老師口袋里的糖變了,一看除數變了,你們就想你們變了,結果會怎樣,結果學生開懷大笑,這樣形成熱烈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
四、合作交流,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們要倡導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因為這樣的交流和互動,最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更有利于讓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使學生在合作中獲得感知,增長技能,愉快發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真正學會傾聽、學會討論、學會表達。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促進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合作交流的形式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如果隨意地、過多地運用,就會浪費課堂教學的時間,甚至產生副作用,得不償失。我認為在以下幾種情況較適合組織合作交流的教學形式。
1.當教學內容具有挑戰性,學生獨立解決有困難時,可以提供材料,組織合作交流。如,在教學重難點處,就可以給予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操作中一起自主探索,在積極的交流中相互啟發,經歷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獲得探索與成功的積極情感體驗。比起教師的直接教給,可以說是效果顯著,一舉多得。
2.當教學內容可以從多角度進行思考,或者有多種思維結果時,也需要采取合作交流的教學形式,這時,放手讓學生去交流,讓他們介紹自己的方法,傾聽別人獨特的方法和有創意的想法,拓寬了思路,還可以使學生自覺地取長補短,優化算法。例如:小剛看一本故事書,5天看了100頁,正好看了這本書的25%,剩下的幾天可以看完?學生先獨立解答,再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可以找到十幾種解法。
五、巧設練習,增添學習興趣。
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練習設計應在教學前,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抓住教學內容重點,立足教材中的練習,與教材中的練習對話,領會編者的意圖。同時,認真總結學生在學習中較難理解掌握、易產生混淆的地方以及與上下知識點聯系較強的內容。老師應有意識地針對這些練習進行精心設計和安排,幫助學生領會知識的實質,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學到最必需的數學,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通過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練習可以使學生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幫助學生真正消化、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課堂練習的設計,除注意從實際出發,對練習的層次、練習的方式等做科學安排外,還要利用小學生的好奇愛動、爭強樂勝的心理,適時安排一些游戲性的練習。從而達到增添興趣,擴展思維,發展智能的目的。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不斷探索,不斷嘗試,我想: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隨著我們的努力日益增加。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自主學習,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數學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感知、認知的氛圍中想學、會學、樂學,在輕松愉快中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張志萍. 讓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J]. 新課程學習(下).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