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對在深港邊境建設購物場所,疏導購物壓力問題進行了分析,基于赴港購物人流基本情況和赴港購物問題的深層原因,提出了若干對策建議:在深圳灣和沙頭角南部建設購物場;調動落馬洲等地民間力量發展自營經濟;探索前海蛇口自貿區和福田保稅區港貨直銷中心;有序開發線路,適度分散赴港購物人流;標本兼治水客問題。
[關鍵詞] 深港 購物 壓力 疏導 場所
[中圖分類號] F12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6623(2015)04-0050-03
[作者簡介] 麥永冠(1978 —) ,廣東順德人,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審計師,博士,研究方向:深港合作、統計分析、金融工程。
針對內地居民赴港購物對香港的影響問題,自2015年4月13日開始,深圳市政府將居民赴港“一簽多行”政策調整為“一周一行”。有鑒于此,本文對在深港兩地靠近邊境地區建設購物場所,疏導赴港購物壓力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形成了一些初步建議,供交流參考。
一、赴港購物人流基本情況分析
據香港旅游發展局及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統計數據,2014年整體訪港旅客按年增12%至近6084萬人次,繼續刷新紀錄;其中內地旅客升幅16%達約4725萬人次,占整體旅客量逾78%,高于2013年75%的比例。內地訪港一般個人游旅客人次增至3134萬,占內地旅客人次約66%,其中“一簽多行”旅客人次為1485萬,占一般個人游旅客47%。
內地赴港購物人流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深圳以外內地居民,包括深圳以外廣東省內居民及廣東省外居民;二是深圳居民;三是深圳“水客”,即頻繁來往于香港與深圳之間,靠每次攜帶商品賺取價差或工費的人。2014年,以上一、二兩部分赴港人數分別為4725萬、1485萬,占比約69%、31%。第三部分,由于“水客”的界定未有統一標準,實踐中海關也難以逐一甄別,數據目前仍難以明確。
“一周一行”政策實施后,短期看內地居民赴港購物人數未見減少,但香港零售業營業額已現下跌,尤其是中心商業區的奢侈商品和金銀珠寶商品,水客現象未見改觀。
二、赴港購物問題的深層原因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內地商品供應已相對充足,但赴港購物仍比較火熱,歸納起來有以下背景:一是內地經濟穩定快速增長,預期繼續向好,兩地經濟差距縮小,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內地居民消費和購買能力大幅提高,2014年深圳GDP約1.6萬億人民幣,按年末日匯率中間價0.7889折算已達到香港的90%,2015年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目標和預期仍然保持7%以上增長;二是多數港貨貨真價實,導致內地居民對港商品消費和需求量大,通過近期走訪發現,中英街內外商店不少商品差價近50%;三是越來越低的赴港成本使深圳居民例行赴港購物成為了可能,不少深圳人已形成了幾乎每周都到香港購買日用品或稱“打醬油”的習慣;四是部分港人成為水客主力。
過多購物人流給香港造成了不小壓力,如交通擁擠;生活不便;環境污染;治安防范;物價上漲。“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雖已兼顧深圳及內地居民赴港需求,抑制了深圳方面的水客,但仍僅為權宜之計。
可以預見,內地居民赴港購物在近年仍會保持旺盛需求,為平衡內地與香港雙方的利益,疏導赴港購物壓力,減少對港不利影響,最終達致雙方互利共贏,需要妥善有效解決相關問題。
三、解決赴港購物問題的對策建議
要系統并長期疏導赴港購物壓力,可以考慮在兩地邊境地帶建設大型購物場所,與港人相對集中的生活區域相對隔離,綜合運用以下多種辦法:
(一)在深圳灣和沙頭角南部建設購物場
在過境區域建設購物賣場,如奧特萊斯(Outlet)是集中解決購物問題的一種常用辦法。在深圳灣和沙頭角南部兩處建設“綜合性購物村”,可利于形成“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陸路赴港格局,有效消化深圳赴港購物人流,減輕深圳中心區域交通壓力,提高內地人流赴港購物效率。
深圳灣口岸是一地兩檢的成功實踐,目前通關效率高,而且通關人數還在不斷上升,深圳灣大橋北岸有龐大的消費人口。深圳灣大橋南端香港10號干線已有南岸區域出口,在深圳灣南岸建設購物場有兩個地方可供選擇,一是上白泥一帶,此處靠西出海口,生態上更有利于對深圳灣的保護,但可開發陸地面積和附近人口較少,附近僅有個別村落,現僅有單線鄉村公路,路狀較差,臨近新界西堆填區。二是流浮山一帶,此處雖相對靠近深港兩地生態保護區,但商業和旅游業基礎較好,歷史文化悠久,同時有部分工業產業,隔排水道河臨近天水圍、元朗等地,產業人口充裕,陸地面積開闊,符合香港就地解決新界西北人口就業的需求,建議考慮流浮山一帶。
沙頭角南部有歷史悠久的購物文化和現實的商業基礎,北部鹽田有深圳半山別墅和海景房等高端住宅區域和消費人群,南部有相對較多的沙頭角居民,兩地人口交往頻繁,結合中英街改造升級,可盤活沙頭角資源,順應鹽田區發展需要,增加區域知名度,符合香港沙頭角居民訴求,而且沙頭角一帶地域寬闊,有沙頭角海等自然風光資源,建設賣場容易得到地方支持與認可。但沙頭角口岸“兩地兩檢”,周邊干道是單向2車道公路,紅綠燈多,通行能力相對不足,從沙頭角到粉嶺地鐵站約12.5公里,有17個紅綠燈,開車一般要半個小時,而到羅湖口岸約13.9公里,正常20分鐘即可到達。從東邊沙頭角方向進入香港可進行“一地兩檢”改造,進入香港的道路需要升級改造或另開辟快速干線。
(二)調動落馬洲等地民間力量發展自營購銷經濟
香港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目前正在逐步發展,民間地產商已掌握不少土地,正嘗試建設跨境購物場。選址落馬洲的“邊境購物城”目前正向香港城市規劃委員會遞交用地變更申請,有望在今年十一黃金周開業。該購物城現址為港捷停車場,占地3.9萬平方米,臨近落馬洲港鐵站和落馬洲巴士交會處,恒基地產和新鴻基地產均是土地業權人。由于購物城申請的是臨時場地,無法興建永久性建筑,再考慮到購物城的客源及商業模式,主辦者將移植在英國大城市非常流行的“Boxpark”貨柜商場模式,即改裝大型集裝箱,每一個集裝箱即成一個店鋪,也可兩三個集裝箱打通形成一個巨型展銷鋪位。購物城的鋪位,50%將交由香港本地品牌企業經營,推廣“香港制造”,另外的20%為食肆,30%為奶粉等必需品。
跨境賣場建設涉及規劃、用地等方面調整,需要消防、衛生等部門審批,香港政府可充分調動民間積極性并給予政策支持,待探索出成功經驗再推廣到其他邊境區域。
(三)探索前海蛇口自貿區和福田保稅區港貨直銷中心
前海和蛇口自由貿易區正大力發展深港現代服務業,結合區域內深港兩地高端人群,可以考慮開設一定數量的跨境貨物直銷賣場,堅持“三港”政策,即港店、港人、港貨,批準港人注冊門店,港人負責經營,主要銷售高端香港和進口貨物,滿足深圳及內地居民部分日常及高端需求,探索“港人港店,青年創新創業”新模式,發展跨境店商和代購業務新業態。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5年6月1日起,我國將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在此背景下,深圳可在前海、蛇口、福田保稅區、鹽田沙頭角北部商貿區等地先行探索,實行各種進口貨物直銷直營模式。前海和蛇口自由貿易區可爭取創設減免消費稅購物區域的先行先試政策,帶動深圳高端購物旅游業發展提升。福田保稅區可考慮結合保稅區升級改造,把保稅區與免稅區疊加起來探索新時期“圍網內”購物的特殊稅務安排,與香港邊境購物城進行呼應,吸收并消化不進入香港的港貨及進口商品消費需求,轉部分批量出口為零售免稅進口。
(四)有序開發線路,適度分散赴港旅游購物人流
赴港購物人流目前主要集中于港島中、九龍中、西部及水客集中點上水、粉嶺、落馬洲一帶,而香港的旅游資源豐富,民間商業和服務能力很強,建議香港進一步開放并推廣香港島東部、九龍東部及新界東部部分地區,進一步開發開放更多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深度香港旅游線路,如東部香港生態游,分流香港中心區域人流,減輕中心區域購物壓力。
(五)標本兼治水客問題
目前水客數量龐大,給香港部分地區的生活造成困擾,但據保守估計,至少六成以上的水客是香港人,而在“反水客”事件中,絕大多數被滋擾的旅客根本不是水客。水客問題的產生有香港特有的時代和產業背景:一是香港北部產業過于單一,生產制造型產業進一步空心化,導致出現了結構性失業,部分港人或香港新移民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或年齡已過50歲后難以找到工作;二是香港的房產租售價格相對居民平均收入差距越來越大,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導致部分香港人在正常上班之余,需要或可以做水客掙取部分收入支持家庭,所以香港水客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的經濟社會矛盾,不應實行一刀切的處理方式,建議另行研究,有針對性地標本兼治。
On Building Large Shopping Malls in Shenzhen-Hong Kong Border Area
Mai Yongguan(Policy Research Office of Shenzhe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PC,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518000)
Abstract: To alleviate the adverse impact of the mainland resident shopping behavior in Hongkong,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 of building the shopping place nearby the border of Hongkong and Shenzhen. It analys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hopping flow to Hongkong, and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problem of flowing to Hongkong for shopping andputs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 namely, to construct the shopping centers on the south of the Shenzhen Bay and Sha Tau Kok, to mobilize the non-governmental forces in Lok Ma Chau, etc. to develop the self-employed economic, to explore pickup Outlet Center in Qianhai FTA and Futian Free Trade Zone, to appropriately disperse the crowd by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travel lines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arallel traders and porters.
Key Words: Shenzhen and Hongkong, shopping, pressure, allev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