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迎春
《荷花》一課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兩位教師均以課文為載體,引導學生讀、思、品、悟,在得意、得言、得法上做文章,達到“一課雙構、立意各異、殊途同歸”的表達效果,并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其相同點為:
一、 同課型 意表達
兩節課都是基于閱讀課進行讀寫結合的表達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特點,領悟寫作特點,通過讀、說、寫等有效的實踐活動,實現從讀學寫的知識遷移,扎實地對學生進行讀文交流、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的訓練。
二、同目標 促提升
兩節課“以課文為范例”,“以讀為基礎”,“以品第二自然段為核心”,“以表達為重點”。讓學生在教學中讀文表達,練說表達,仿寫表達;在情感朗讀中形成語感;在背誦語段中學會積累;在讀學寫中學會運用。整個課堂實施活動是學語言、用語言的過程,進而實現提升語文綜合素養的學科目標。
三、同學法 重讀寫
其一,兩節課均采用“讀文與想象相結合”法。如:在引導學生理解“白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中間冒出來”時,教師采取創設情境想象畫面,體會一大幅美的、活的畫。在學習“誰來了,告訴我們什么”時,運用想象練說,以求學生思維的延展,達到促進語言運用的目的。其二,采用“觀察與寫作相結合”法。無論是金老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整株荷花,還是夏老師讓學生觀察整池的荷花時,前者是觀察后寫自己看到的整株荷花姿勢,后者是根據觀察填詞卡,寫出荷花開花的順序,均達到由圖及文的練寫目的。
教師從扶到放,將讀、說、寫有機整合,學生在充足的實踐、交流中,踐行著扎實、有效的內化言語能力的過程。誠然,這兩節教學又各有特色,可謂“方寸之間顯章法,導引之中有千秋”。其不同點為:
一、學情不同,課時目標的確立有別
夏老師授課課時為第二課時。金老師授課課時為第一課時。二者的教學目標重點體現在寫的要求上的差異,夏老師制訂的目標是:
引導學生根據對第二自然段的理解,用填寫關鍵詞語的形式,以第一人稱按照荷花花開的順序來敘述荷花開花過程。
以“ 來了,告訴我。”為例,選取自己喜歡的寫作順序進行想象語句的仿寫練習,表達要清楚,情感要真實。
金老師制訂的目標是:
認真觀察動靜結合的畫面,將自己喜愛的整株荷花的姿勢特點描寫下來,表達清楚,情感真實。
另外,二者就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立也不盡相同。
夏老師的重點為:“教學中品讀、理解第二自然段內容,學習作者描寫荷花的方法,并用填寫關鍵詞語的形式,以第一人稱按荷花花開的順序來敘述荷花開花過程。”
難點為:“冒”“挨挨擠擠”等詞語的理解與運用。
金老師的重點為:1.通過想象畫面、品讀詞句,自學、互學等方式引導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內容,達到有感情朗讀及背誦積累,重點學習作者描寫荷花的方法。2.將自己喜愛的整株荷花姿勢的特點描寫下來,表達清楚,情感真實。
難點為:第二自然段的構段方式,修辭以及用詞等寫作知識的理解。
二、立意不同,目標達成的過程有別
即使看似相同的目標在闡述其達成的過程也不相同,對教材的挖掘,知識點的確立及達成可作如下比較:
1.揣摩寫法,以讀促寫
選擇第二自然段以讀為點,感知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一定順序描寫的表達方式,是本節課的三維目標點,也是二位教師教學的共同出發點。
金老師讓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找出作者描寫了哪些內容。第二步引導學生品讀作者筆下的荷葉是什么樣,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弄清花朵的樣子。第三步總結出荷葉、花朵各自的特點。第四步,歸納并揭示作者以抓住事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觀察和描寫荷花的表達方式。基于三年級是習作的啟蒙階段,是低年級寫話向高年級篇章訓練的過渡時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金老師在與學生多項互動時滲透了大量的寫作知識,如段的結構、寫作順序、抓住特點、修辭手法等,為下面學生語段仿寫做了大量的、充分的鋪墊。
夏老師在設計中增強趣味性,在教學中步步設梯。先出示“荷葉”“花朵”房子圖,要求學生把“挨挨擠擠”“花骨朵”“碧綠”等詞語送回家,接著讓學生畫出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教師順勢而導,輕松使學生明白了該段主要從葉、花朵兩方面來描寫花的。第二步,通過“品詞析句”使學生體會到了作者描寫荷花的方法。第三步通過“大膽質疑”使學生體會作者觀察寫作順序。同時,也有了段的概念。第四步通過“抓關鍵詞”,學生感受到課文筆法的細膩,用詞的巧妙。如作者以“全段沒用一個‘活字,我們從哪些詞語中讀出它是活的畫呢?”一題發問,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從語段中捕捉到了“冒”“挨挨擠擠”“飽脹”等詞語,從而使文本的解讀更加深入,寫法的體會更加鮮活。
2.遷移方法,創寫表達
從讀、學、寫、實現書面表達是二位教師的教學重要任務。金老師選取本文第三自然段,從整株荷花姿勢為點,在動靜結合的畫面中讓學生按照整體到部分的順序表達自己眼中的荷花,在語言實踐中感知這一池荷花是一幅美的活的畫。從扶到放,從說到寫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內化,并嘗試運用,是學生語用能力再提高的過程。
夏老師采取填詞仿句,構段成文,層層深入的方法實現寫的訓練。首先讓學生在A卡上填詞練寫。學生選取黑板上出示的“兩三片”“花骨朵”“全展開”“碧綠”等詞語,以第一人稱按照花朵開花的順序進行填寫。其次以第四段中“ 來了,告訴我 ”為句式在B卡上進行語句仿寫。最后合段成文,將A、B卡內容連起來,加上結尾,我是一株 的荷花!構成題為《荷》的短文。從學習活動可以看出夏老師在寫的訓練上匠心獨具,設計巧妙有層次,由淺入深有梯度,循序漸進有方法,知識的遷移無痕而有效,實現了讀寫結合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