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梅
讀寫任務是近三年廣東省高考英語引進的新題型之一,它要求學生閱讀一篇短文,然后完成兩項任務:使用約30個詞概括要點,即要求考生對所給的英語語言材料進行加工,既客觀準確又全面地理解、判斷和轉述所給材料的觀點;使用約120個詞寫一篇與閱讀主題相關的短文。讀寫任務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反映現代語言學習要求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培養和提高聽、說、讀、寫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的理念。
近幾年讀寫任務寫作題的特點,一是體裁很廣泛。讀寫任務寫作題無論是原文體裁還是寫作體裁都很廣泛,話題貼近中學生實際生活或日常生活,時代感強。二是要求觀點明確。讀寫任務要求對所給的英文語言材料進行加工,既客觀準確又全面地轉述所給材料的觀點,并在此基礎上對材料觀點作出判斷,即表明肯定、否定或折衷的立場。在表述中可以使用親身經歷或虛構的故事,這也提醒學生平常在學習和生活中要積累一些相關的素材。三是要求語言規范。考試的"評分標準"中要求讀寫任務寫作中的語言要概括準確、規范、內容合適、語篇連貫。
學生在讀寫任務寫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審題不細心,漏寫或寫偏要點。不少同學閱讀書面表達試題時因粗心大意而導致寫作要點遺漏,使得文意及文章結構不完整,影響了文章的表達效果,也嚴重影響得分。
遣詞造句能力不強,詞匯的運用不夠準確。有部分學生在寫作文時因害怕寫錯詞或缺乏使用較高級詞匯和語法的意識,寫出來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簡單句,這就顯得文章詞匯貧乏,枯燥無味。
句式結構單一,語篇結構不合理。不少學生在寫作時只注意到把意思說清楚,而沒能重視語句間的連接和整篇文章的連貫性,忽視使用過渡性詞匯,結果寫出來的文章結構不緊湊,欠缺流暢性。要增強文章的連貫性,就必須增強使用過渡性詞匯的意識,并將這些詞匯分類匯總,便于考試時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使用。比如:表示個人看法的:in my opinion, from my personal point of view, as for me;表示轉折關系的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while; 表示因果關系的therefore,as a result(of) owing to, on account of等。
提高高中英語讀寫任務寫作能力的有效策略有:
1. 審題策略
從平常學生所寫的作文當中可以總結出經常犯的審題錯誤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當其沖就是“跑題”,學生只表達自己的看法,遺漏了題目提供的內容要點;看到要點不細分析,任意發揮;甚至有的學生不看題目中已給出的開頭,自己另起爐灶。接著就是"漏題"的問題了,要么沒有讀懂材料,要么沒有讀全材料,遺漏信息。有些題目比較長,同學們很容易會漏掉題目中的某些重要信息。
讀寫任務審題中要注意:一要注意人稱是否符合要求;二要注意語法方面的問題,包括用詞、時態等方面的錯誤等,確保“語言規范”;三要注意邏輯關系,看前后觀點是否一致;四要注意是否使用一些較為高級的句型,如非謂語動詞結構、with 短語結構、定語從句等。但同時要告知學生,高級結構這條不必強求,視自己實際水平而定,因為任何結構都以“準確”為第一原則。據近三年閱卷的情況,只要能用簡單句表達完要寫的內容,就可得該題的60%,即15分,大大超過省平均分了。
2. 詞塊策略
著名心理學家G. A. Miller提出,測量人的記憶的最小單位為“組塊”(chunk)。如果按傳統方法記憶英語單詞,那么每一個孤立的單詞就是一個記憶單位。但如果把它們按詞組、短語、慣用表達組合成一個個組(詞)塊,這些詞塊就成了基本記憶單位。詞塊是語言的半成品,它的信息容量大,并且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勢,形式較為固定,在使用時能夠直接提取,學生無需花費時間根據語法規則組詞造句,從而減少了寫作的壓力。
話題語塊是指某個表示與話題內容相關的語塊。高中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語塊,但如果不加總結和歸納,逐一零散地傳授給學生,勢必會加重學生的記憶負擔,不利于學生在寫作時的順利提取和運用。所以,在教學中,本人引導學生在每一單元結束后,或相關話題出現時對該話題的詞塊進行及時的總結歸納。通過話題寫作練習,使學生的寫作輸入語言和輸出語言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詞塊的記憶,更促進了準確運用詞塊的能力,學生在寫作時不會覺得缺乏相關語言素材,寫作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所使用的語言也較準確和豐富。
3. 結構策略
進行讀寫任務寫作時,因“寫作內容”所列要點的順序已具有內在的邏輯性,所以考生按照所給內容要點順序寫作即可,無需重新調整。所以寫作的結構非常重要,這里主要探究主題句和拓展句模式結構。
(1)主題句模式
在讀寫任務寫作時,寫好主題句對一篇文章的好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幾個精彩的主題句寫作不僅會讓文章條理分明,更能夠很好地詮釋文章主題思想。主題句要明確, 句中須有一個詞、詞組或從句讓讀者一目了然本段的確切主題。主題句一般位于段首,要概括一定內容,不要空泛,否則擴展句將難以說明和支持它。例如:
空泛:This paragraph will talk about birds.
概括:In my opinion, a bird makes a better pet than a cat does.
空泛: The young girl studied Chinese History.
概括:The young girl found three reasons for studying Chinese History.
(2)拓展句模式
擴展句的作用是豐富、支持、擴展主題句的內涵。它們是段落的血和肉。擴展句的表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可以按時間或空間順序,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的方法敘述,描寫,說明或議論,也可用比較,對比,比喻,推導,歸納,演繹的手段來展現。通常對擴展句的要求有兩個:單一性和連貫性。單一性:一個段落只說明一個問題, 講述一件事, 擴展句必須緊緊地圍繞著主題句, 不偏離中心思想。連貫性:段落中各擴展句前后銜接,條理清楚,合乎邏輯,使讀者很容易抓住段落的中心思想。
比如:可以用給出的主題句、關鍵詞和結尾句的模式來訓練寫拓展句。
主題句: How excited we were when we learned that we were going to have a spring hour.
①after-discussion-agree-climb-out of the city ②we-often pass by -mountain-the first time-think of-climb it ③set out-early-morning ④about-an hour-begin-tired-still a long way-go ⑤short break-go on-climb ⑥lunch time-get to the top-mountain ⑦our beautiful city-below us-happy-very tired
結尾句: It proves that many things are just like climbing a mountain; they look attractive, but they are not easy to do.
參考段落:How excited we were when we learned that we were going to have a spring hour. After a heated discussion we agreed to climb the mountain outside the city. We had passed by the mountain when we were taking a bus out of the city, but it was the first time we had thought of climbing it. We started early in the morning. About an hour later, we began to feel tired, but there wa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We took a short break and then went on climbing. Not until lunch time did we get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t sight of our beautiful city below us,we felt happy though we were tired out. It proves that many things are just like climbing a mountain; they look attractive, but they are not easy to do.
(作者單位:廣州市從化二中)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