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霞曹陽
淺析中國傳統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以上上簽為例
◎鄧霞1曹陽2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無論在哪一個領域都有著很深的影響,在產品設計領域也不例外。研究傳統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以及對其的影響,不僅是對文化的繼承同樣是對產品設計領域的一種創新式的推進。本文就以此產品為例,來分析傳統文化對產品設計的影響。
1.什么是中國文化
在全球化時代下,我們必須清晰地明白中國的文化是什么。中國文化是以道為本體根承、本體解讀、本體運用的全維實體文化。雖然看似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但是重在體會其中的精髓與內核。
2.提倡以“和”為貴
從2008年的奧運會就可以看出中國的“和”的精神。為什么要強調“和”呢?因為只有和才能萬事興,只有和才能進一步增強民族凝聚力。所以和的精神文化不僅對國家對社會有益,對行業對個人同樣有益。
3.有上升的韻意
中國自古以來就強調上升,比如升官、學業上升、財源滾滾等。這是老百姓對自己以及家人的一種祈福。如上上簽底部設計為一頂官帽的形狀,當取牙簽時就往上推這頂官帽,暗喻升官,節節升高。頂出來的簽暗喻求簽祈福,是一種精神上的韻意。
1.化繁為簡
在產品設計中切忌功能的疊加與結構的累贅。建筑大師密斯曾提出“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精確地概括了設計的精髓。一個好的產品不在于結構的復雜性,而在于是否真正解決了生活或使用的問題,是否有一定的意義所在。精簡的設計其實是對產品設計的更高層次的研究與要求,也就是設計思維中常常講的歸零思維再設計。
2.形體為功能服務
包豪斯曾提出:功能大于形式。也就是說我們在設計產品時要以功能為導向,不能為了外觀,為了形式而去削減功能以及結構。在注重實現產品的功能的過程中,其實產品的形體輪廓也就出來了。
3.實用性強
設計的宗旨就是改變生活,它與藝術有著本質的區別,藝術講求的是一種個人發揮,眾人或個人的欣賞。而設計比如說產品設計必須能夠起到解決生活問題或者改變生活方式的作用,這就強調產品的實用性。如果設計出來的產品就是再美觀,而沒有任何實用性或者實用性非常小,那么這種設計都是失敗的。
4.色彩的匹配
在產品設計中色彩也是一門學問。色彩的運用可以為一款設計增色很多。如上上簽,牙簽盒子為黑色,底部上看似官帽的結構為紅色,整體的顏色搭配為古代官服的色彩搭配,不僅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很好的融合,同時也將產品的內涵與寓意很好地傳達于眾。
1.外觀與結構上的借鑒
對于傳統文化中的元素以及工藝的借鑒會給予設計以新的靈感來源以及進一步的升華。中國家具的標志性結構就是榫接,也就是不用一顆釘子,現代設計也常常會利用這種結構,這不僅可以設計出可以方便拆卸的家具,節省空間,方便運輸,同時也使家具更具有美觀性。
比如上上簽的外觀設計就是借鑒的中國傳統的官服與官帽的形狀與色彩設計的,其上推的使用方式,也是借鑒中國傳統文化中求簽的方式進行抽象在具體的設計。給一款普通的牙簽盒賦予了新的生命與靈魂。
2.設計理念與文化相統一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將設計理念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相統一,并不是不重視現代文明或者直至摒棄,而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國外的各種信息如洪水一樣涌入我國,此時,也許從某一種層面上來講中國的傳統文化又融入了新的特點,但是我們警惕文化的吞噬性。要想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很好地應用到產品設計中,就必須將設計理念與傳統文化相統一。比如,上上簽的設計理念就是上升,節節攀升,往高處走。而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升官”“求簽”祈福的意味。兩者的統一不僅將一款普通的產品提升了一個高度,同時也讓國內國外的人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多文化也是一種傳承。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在世界之林的地位逐漸提升,中國的產品設計也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所轉變,也在逐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怎樣讓傳統文化不流失,不被同化,也是每位產品設計師所應該思考的問題。將傳統文化很好地應用于產品設計中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所以值得我們繼續研究下去。
[1]公瑞,張燾.傳統文化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10).
[2] 李硯祖.造物之美:產品設計的藝術與文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戴瑞.產品設計方法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鄧霞系四川師范大學服裝學院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產品設計;曹陽系四川師范大學服裝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