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華
淺談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前沿陣地作用
◎方海華
最近幾年,文化惠民工程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出現了大量的鄉鎮綜合文化站,解決了當前農村文化陣地不足的現狀。本文通過分析整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的運行情況發現,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文化形式單一、人才隊伍匱乏、文化基礎設施滯后等。如何充分發揮鄉鎮文化站作用,推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筆者以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對農村文化的組織領導
推進農村基層文化建設,黨和政府的領導起著關鍵性作用。黨和政府在工作安排、經費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應給予重點傾斜和扶持,才能保證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得到一定的發展。應該重視文化建設和管理,制訂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農村文化評價制度,重視提高社會效益。再有,群眾對此工作也會提出不同意見,應該考慮到這一點,人民群眾對基層文化建設也抱有很大希望。因此,政府部門應該給予極大重視,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將其轉變為“管”文化。
2.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要切實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改變群眾文化活動場地、設備、器材和現代傳媒、網絡等硬件設施不足的狀況。農村文化建設單靠政府投入這一渠道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鼓勵和引進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農村文化建設,引導民間力量服務于農村公益文化事業。同時,要整合好現有的文化設施資源,對各類公共文化設施統籌規劃,合理配置,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
3.搭建群眾文化舞臺
要抓好節日文化,利用傳統的節日、廟會等形式,向農民普及文化知識,表演文藝節目,教育他們熱愛傳統文化。其次,應該重視新文化的發展。依靠“文化下鄉”、“農家書屋”、“農民文化樂園”等活動形式,向農民傳授文化知識,將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放在重要工作位置。向農民傳授科普知識和法律知識,保證農民的法律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不斷提高,讓農民掌握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將其應用的農業生產上。培育文藝活動隊伍,培植文化人才,重視培養基層文化干部;同時,文藝宣傳隊伍在其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發展當地文化的前提下進行文藝創作和表演。對民間出現的優秀文化隊伍給予一定的扶持,并對其進行重點培養,組織這些隊伍走出去,加大民間藝人的扶持力度,使傳統文化得以延續下去。
4.挖掘本地文化資源
鄉鎮文化站應在農民自發的基礎上,認真研究當地文化和民俗習慣,依靠當地的文藝團體,派出專業人員進行組織,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娛樂、比賽等活動,創造具有一定特色的農村文化,不斷增加新農村建設文化新內容。再有,還應積極開發當地民間文化藝術,做好進一步整理工作,使其不斷發揚光大,幫助民間文藝人才進行文藝創造,組織民間團體進行演出,積極宣傳當前先進文化,使農村文化生活得以不斷充實與豐富。
5.積極招攬優秀人才
鄉鎮文化站要想得到穩定、健康地發展,工作人員在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積極發現優秀人才,基層文化建設才能不斷得到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各個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缺乏年富力強、專業技術扎實的工作人員。在此現狀下可以說,當前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學歷不達標、本身不具備先進的文化知識;缺乏專業工作人員,很多人員不具備專業技術職稱。因此,鄉鎮文化站首先應該解決的是,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利用制度,建設一支專業技術突出、正規編制的人員隊伍,同時面對社會公開招聘文化專業人才,吸引高素質的人才進來。為了解決當前鄉鎮文化主題不豐富、內容過于守舊等問題,還需制訂完善的人員利用制度,嚴格管理日常工作,對表現積極、工作突出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上進心不強、不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員及時淘汰,敢于創新當前工作方式和活動形式,有利于保證文化活動的貫徹落實。在做好上述這些工作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人員管理辦法,不斷開發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保證基層文化對廣大人民群眾具有較高的吸引力。
再有,鄉鎮綜合文化站站長在基層文化建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加強對其進行培養和監督,鄉鎮綜合文化站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有利于開展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有效改善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現狀。
只有開展豐富的基層文化活動,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才能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應該認識到自己在基層文化建設的作用和地位,要積極發揮本身職能。鄉鎮綜合文化站更需重視自身建設與發展,在物質和精神上積極推進當地基層文化建設。
(作者單位: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