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亮



一、山西宋金瓷器概況
宋金是山西瓷器史上的黃金時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窯廠數量眾多。從目前考古資料看,宋金時期山西境內的窯址遍布南北,多達六十處,其中知名的有大同窯、渾源窯、懷仁窯、榆次窯、介休窯、交城窯、霍州窯、盂縣窯、平定窯、臨汾窯、河津窯、八義窯、陽城窯。二是產品種類豐富。山西與冀豫為鄰,深受定窯、磁州窯、鈞窯、當陽峪等窯口的影響,平定窯、盂縣窯的產品明顯可以看出定窯的影子,渾源窯、晉城窯、臨汾窯都發現了鈞釉瓷器,至于磁州窯白地黑花的裝飾風格則更為普遍。在模仿名窯的同時,山西窯場還創造出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產品,黑釉剔劃花質樸大氣,黑釉鐵銹花絢爛奪目,黑釉窯變神秘莫測。三是生產技術先進。介休窯的細白瓷胎土洗練純粹,吸水性低,白度高,透光度好,品質甚至超過定窯。普遍流行的支釘支燒法,只在器物身上留下微小的痕跡,沒有覆燒、刮圈疊燒產生的芒口、澀圈等缺陷,極大提高了產品的美感。
二、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選介
山西博物院藏瓷,年代序列完整,品種類型齊全,名窯精品薈萃,地域特色鮮明,其中宋金瓷器又因其具有的科學性、代表性、豐富性而成為館藏瓷器中的重頭戲。從來源來看,不少館藏宋金瓷器是經過考古發掘出土的,有些還有明確紀年,為瓷器的分期斷代提供了標尺,因而具有科學性;從館藏宋金瓷器的出土地點看,覆蓋了全省的大多數市區,基本可以反映當時山西境內的瓷器生產水平,因而具有代表性;從館藏宋金瓷器的品種看,不僅有定窯、磁州窯、耀州窯、鈞窯系的產品,還有地方窯的精品,因而具有豐富性。以下選介院藏宋金瓷器珍品,以饗讀者。
1.宋介休窯白瓷熏爐
高11.6厘米,口徑6.1厘米,底徑4.4厘米。太原市金勝村出土。蛋形爐身,喇叭狀底足。胎骨致密,釉色純正。蓋面鏤空,玲瓏剔透,巧奪天工。
2.金定窯白瓷弦紋蓋罐
高15.5厘米,口徑8厘米,底徑5.2厘米。大同市閻德源墓出土。罐直口,圓鼓腹,矮圈足。蓋中心鼓起,頂部捏一小鈕,邊緣微向上翹。胎色潔白,胎質細膩,釉面滋潤。肩部劃雙弦紋。
3.金霍州窯白瓷印花碗
高4厘米,口徑11厘米。碗敞口,弧腹,圈足,內底有澀圈。胎白而堅,體薄且輕,釉色瑩亮。內壁模印水波飛鶴紋。
4.金白瓷刻劃魚蓮紋枕
高12.8厘米,長25.8厘米,寬23厘米。太原市征集。枕面為橢圓形,前低后高,兩端微翹,弧壁,平底。胎色土黃,釉下飾白色化妝土。枕面邊緣用雙線劃出海棠形開光,開光內劃魚蓮圖,枕壁模印錢紋,底有墨書“泰和四年六月……”。
5.金白釉剔花罐
高37.1厘米,口徑6.1厘米,底徑10.3厘米。大同市水泊寺鄉古城村出土。罐圓唇,溜肩,鼓腹,平底。胎質粗糙,胎色發灰,釉下施白色化妝土。外壁剔刻花紋,肩部為蓮瓣紋,腹部為卷草紋。刻花技藝練達,構圖疏朗。此罐為大同地區產品。
6.金白瓷黑彩蘆鵲紋長方枕
高13.8厘米,長37厘米,寬19.6厘米。枕面為長方形,兩端上翹,枕壁斜直,平底。枕面中心菱形開光內黑彩繪蘆鵲紋,喜鵲棲于蘆葦之上,啁啾啼鳴,蘆葦好似不勝鳥身重量,微微彎曲。開光之外及枕壁繪折枝花,底有墨書“大定癸卯歲六月……”。
7.金八義窯三彩虎枕
高8厘米,長32.5厘米,寬14厘米。長治市征集。枕為臥虎形,老虎伏于前腿之上,尾巴盤于身側,濃眉大眼,門牙微露,似在休憩。虎身施黃釉,繪黑色條紋,虎背繪黑色折枝花。
8.金八義窯白瓷紅綠彩“清”字碗
高6.6厘米,口徑17.8厘米,底徑6.2厘米。侯馬市出土。碗敞口,弧腹,小圈足,圈足及碗心有五個支釘痕。胎土黃色,外壁施釉不到底,釉下施白色化妝土。碗內底菱形開光內為一綠彩方框,框中央書紅彩“清”字,開光外涂四個綠彩條,再外為三周紅彩弦紋。
9.金絞化妝土玉壺春瓶
高18厘米,口徑5.7厘米,底徑6.4厘米。朔州市曹沙會村出土。瓶撇口,長頸,圓腹,圈足。胎釉之間飾化妝土,白褐兩色化妝土互相交融,變幻莫測。
10.宋黑釉碗
高8.1厘米,口徑19.2厘米,底徑5.8厘米。榆次市貓兒嶺出土。碗敞口,口沿刻六個小凹口,弧壁,深腹,圈足。除圈足外,通體施黑釉,釉層厚薄不勻,釉上密布棕眼。
11.金黑釉油滴碗
高4.5厘米,口徑10.5厘米,底徑3.9厘米。朔州市出土。碗敞口,弧壁,深腹,小圈足。胎質較細,胎色灰白。釉面散布銀灰色油滴,似繁星點點。
12.金黑釉剔花梅瓶
高29厘米,口徑3.8厘米,底徑7.3厘米。大同市天鎮縣夏家溝遺址出土。直口,圓肩,筒腹,隱圈足。紅褐色胎。上腹剔卷葉紋,葉片舒展,生機盎然。
13.金黑釉鐵銹斑蓋罐
高18.6厘米,口徑12.9厘米,底徑12.8厘米。太原市出土。罐錐形蓋,子母口,圓鼓腹,平底。蓋及腹部施大小不等的紅斑。
14.金耀州窯獅座瓶
通高17.5厘米,口徑3.2厘米,底座9×6.4厘米。大同市煤峪口礦出土。長方雙層臺座上塑獅駝寶瓶,獅揚尾嘶鳴,鞍轡俱全,寶瓶撇口、束頸、鼓腹,獅左馴獸人手執韁繩。胎灰白色,釉月白色,四足底未施釉,有粘砂痕跡。
(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