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榮
摘 要: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原有的配電網規劃方案已經無法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為了提高配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適應性,要求我國政府部門在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應充分運用智能配電網技術,繼而由此形成安全的配電網運行環境,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的電能,滿足其生活需求。文章從智能配電網概念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智能配電網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的具體應用,旨在其能推動當代電力行業的進一步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智能配電網技術;配電網規劃;應用
前言
配電網智能化有助于電力系統運行環境安全性的提升,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當代專家學者應深化對智能配電網技術的研究,且為配電網規劃發展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及建議,最終帶動電力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緩解自身存在的配電網規劃問題,達到最佳的系統運行狀態。以下就是對智能配電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應用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代電力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參考,并帶動其不斷完善自身配電網技術手段,滿足智能配電網建設需求。
1 智能配電網概念分析
智能配電網在智能電網中占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因而國外學者在對其進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將配網側化為自身研究重點,且在配電網高級技術的基礎上對其展開了深入的分析,并總結出了其運行特性。此外,經過大量的實踐研究表明,智能配電網充分運用了控制技術、計算機、通信及網絡技術,且在智能配電網設備設置的過程中安置了配電網終端設備,繼而形成了可視化的配電網管理形式。另外,智能配電網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更為注重鼓勵電力用戶參與到監督環節中,繼而及時發現配電網運行中凸顯出的問題,形成安全且經濟的運行狀態[1]。
2 配電網運行管理現狀
配電系統處在電力系統末端位置,且其直接面向用戶,因而在此背景下加強配電網運行管理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其可有效滿足用戶用電需求,并提升整體電能供給質量,實現穩定性較強的電力系統運行目標。但就當前配電網運行管理現狀來看,其仍然存在著某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且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配電網建設存在著滯后于地區經濟的問題,從而導致電能供給質量始終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第二,當前配電網運行管理中還存在著電能損耗較大的問題,繼而由此引起了用戶停電現象的發生,基于此,電力部門在發展的過程中應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第三,配電網運行管理中的問題亦體現在配電網自動化程度遠低于輸電網,最終影響到了整體供電質量。
3 智能配電網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的具體應用
3.1 智能自動化技術
隨著配電網規劃的不斷發展,智能自動化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配電網實際運行中,智能自動化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的應用實現了對配網自動化規劃方案內容的有效規范,并帶動相關技術人員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能充分發揮智能調度信息一體化功能,構建相應的配電自動化主站,且形成主站、子站等。繼而便于系統操作人員開展相應操作行為。此外,智能自動化技術在配電網規劃中的應用也逐漸實現了智能預警運行模式,繼而促使操作人員可通過監測信息的觀察及時發現配電網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故障問題,最終將故障損失降至最低。另外,智能自動化技術也逐漸實現了實時調度、遠方監控、分布式等功能,并基于安置用戶終端配電設備的基礎上實現了對用戶信息的有效采集及處理,最終由此保障了骨干網絡通信需求,且提升了信息整體利用效率[2]。
3.2 參數量測技術
參數量測技術也是智能配電網技術在配電網應用中的表現形式,同時,參數兩側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也逐漸實現了數據向數據信息的轉換,繼而在此基礎上便于相關技術人員在對系統進行操控的過程中可通過對數據信息的分析全面掌控評估電網運行現狀,最終避免配電網規劃過程中呈現出的用戶竊電行為,同時達到精準化的電費評估效果。此外,在傳統配電網規劃中電磁表計的應用已經無法滿足智能配電網發展需求,因而在此背景下應強調對參數量測技術的應用,從而達成電力部門與用戶間的雙向溝通,緩解傳統配電網規劃中凸顯出的高峰電費費率計算問題,達到最佳的費率計算狀態。另外,參數量測技術的應用亦可及時告知用戶費率政策改革信息,滿足用戶服務需求。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配電網規劃中強調對參數量測技術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因而應提高對其的關注度。
3.3 分布式能源發電技術
近年來,分布式能源發電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智能配電網規劃中,而其技術的應用源自于《分布式電源接入配電網設計規范》。分布式能源發電技術的合理應用為用戶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條件,即通過在用戶周圍安置分布式發電的方式促使用戶可利用用戶端平臺對系統運行方式進行操控,最終達到配電網平衡調節的目標。此外,就當前的現狀來看,分布式發電可被劃分為太陽能、生物質能及海洋能等幾種類型,其緩解了傳統配電網技術層面的問題,且實現了不消耗化石燃料發電過程。同時,并網方式較為靈活也是分布式能源發電技術凸顯出的優勢。為此,應強化對其的合理運用。另外,在現代化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發電電源控制保護、監控、測量一體化技術得以實現。為此,強化對其的運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配電網運行穩定性,并就此解決能源消耗問題[3]。
3.4 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
在《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接入電網技術規范》中強調了運用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的重要性,因而在此基礎上,當代政府在實施配電網規劃過程中將其融入到其中,并對其展開大力推廣行為,爭取到2018年將電動汽車數量提升至400萬輛。在配電網規劃中電動汽車作為移動儲能設備其可實現削峰填谷的配電網運行目標。為此,應提高對其的重視度,達到最佳的智能配電網運行狀態。此外,在此背景下為了提升配電網運行的安全性,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在對電動汽車交換電進行運用的過程中應安裝濾波設備,繼而緩解配電網運行中凸顯出的電能質量問題,為用戶營造高質量的用電環境[4]。
4 結束語
綜上可知,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配電網建設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關注,但由于當前智能配電網運行管理中仍然存在著某些不足之處。基于此,當代電力部門在配電網規劃過程中應強調對自動化配電技術、參數量測技術、分布式能源發電技術及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的應用,繼而為人類營造一個良好的用電環境,并促使其在此環境中能避免斷電現象的發生。此外,在配電網規劃過程中提升技術人員創新意識也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政府部門應提高對其的關注度。
參考文獻
[1]何開元.智能配電網大數據應用需求和場景分析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5,12(2):287-293.
[2]汪海蛟.微電網技術在主動配電網中的應用[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5,15(4):8-16.
[3]王少榮.SimpliciTI無線自組網在配電網智能監控系統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4,24(7):83-87.
[4]史磊.配電網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及在配電網規劃管理中的應用[J].華東電力,2012,24(5):85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