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電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器產品的誕生,更加意味著人們生活在電力社會,人們的社交、工作、學習都離不開電。那么在全球科技化的大環境下,智能電網的應用也隨之變得非常廣泛,文章就結合最新的智能電網在調度運行方面面臨的技術要點展開研究,分析了智能電網調度運行的相關功能,進一步探討智能電網調度技術對電網整體的關鍵意義,便于我國電力業務多角度創新,推動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智能電網;調度運行;技術要點
前言
由于電力行業不論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社會生產中都具有著重要意義,都是無法脫離的行業之一。智能電網的不斷進步和電力技術水平的顯著提高,各界人士更加重視對智能電網的調度運行工作。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求,使得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步伐和現代的管理理念,因此在面對智能電網調度過程中出現了舊的技術方式與新的發展任務之間的矛盾,使得在智能電網調度運行工作中存在很多弊端和問題,嚴重阻礙了電力傳輸與調度的進展和企業的發展。因此,只有采取合理的、有效的技術措施和方式,才能進一步提高智能電網調度的質量,才能實現調度技術的飛躍,進而擴大電力工程企業的影響力。
1 智能電網的調度功能分析
1.1 關于調度功能的分析
智能電網的調度運行功能主要是針對在發電廠以及變電站等的電力系統中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性的監測。目的是為了保證智能電網能夠正常工作并且在合理的頻率、電壓和限額之間正常作業,進而實現對電力的合理配置和科學規劃。擔負著對智能電網系統中的資源進行歸集與整合,達到對電網中的電力進行具體執行的目的。在電網遇到緊急情況下,電網能夠自動發起調度功能的轉變,首先暫停調度作業,對電網系統進行全面檢測,保證電網控制系統能夠減小損害程度,有效控制波及范圍,對系統有效的解決后,在通電狀態下實現正常作業[1]。
1.2 關于運行方式的分析
智能電網的運行方式是根據電網的運行設備而言的,在設備正常作業的基礎上實現對電力的正常傳導和調動。理論基礎上的運行方式是要在斷電情況下,對智能電網的整個體系進行細致分析,對每個環節的數據都要進行精準計算,進而得到有效數據。對電網進行校對工作的同時,也要保證在整個電網系統中的具體規劃和整合進行有效分析,與此同時,保證電網預警機制能夠有效作業,實現智能電網調度工作的科學運行。智能電網的正常運行能夠在電網公司的要求下對其他部門的規劃進行系統分析和進度調整,保證對每個用電部門都能實現電力支持與信息保障,并且在繼電保護的狀態下實現對智能電網的整體維護,通過預警機制有效實施監控。
2 智能電網調度運行使用的設備
首先,是智能電網的基礎網絡設備,基礎設備中包括電力網中的基礎設備。這些設備一般在開閉站、環網柜、和新配電室中,這些設備都是為了保證實現智能電網正常調度運行基本功能的標準設施,也是實現智能電網調度運行功能的最基礎配置。其次,把智能電網基礎設備準備好之后,人們就需要把各種網絡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夠使基礎設備在網絡中發揮出自身的功能,并且這樣的智能功能的電網才是符合智能電網調度運行的連接設備[2]。接著,在智能電網中網絡控制設備中包括控制參數配置設備,以及業務流參數配置設備,這個設備是控制智能電網調度的指令,只有做好這一設備的控制,才能夠保證智能電網的合理使用。最后,在智能網絡的應用中智能電表的安裝是各類數據采集的設備,這也是智能電網配置最終端的數據采集系統,它能夠把智能電網中的網絡系統利用通信網絡來達到數據傳輸的目的,進而對即將調度的數據進行處理,這樣能夠保證其數據的準確性,因此數據采集設備也是智能電網使用過程中比較重要的采集設備。
3 智能電網調度運行面臨的技術要點分析
3.1 模糊控制與線性最優控制技術的應用
模糊化控制技術被應用到智能電網中的原因主要就是方便智能電網體系中的數學模型的構建,構建的過程相對簡單,更加方便了電網自動化的管理。模糊化控制技術在智能電網調度運行的應用在操作上還具備簡單實用的優勢。最優控制是現代控制理論中的核心理念。線性最優控制系統就是基于這種理念的基礎之上構建的,這種線性最優控制系統是現代智能電網調度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線性最優控制技術主要就應用在智能電網中的發電系統的調度控制上,這種線性最優控制技術可以很好的改善發電系統的發電質量和工作效率,進而使調度工作順利進行,保證在調度電力的過程中能夠實現電力的準確傳導和調度。其所采用的手段就是最優勵磁手段,勵磁手段能夠很好的協調大型機組的運行,尤其是遠距離輸電線的功率提高上有著很有效的幫助作用。當前所使用的線性最優控制系統發展十分的快速,對于智能電網實現調度數字化具備很好的推動作用。
3.2 在線狀態評價技術的應用
在線狀態的評價系統不僅實現了從數據分析到預警報告的全流程管理,更是在管理活動進行之后及時有效的測量評價,已達到對下一步環節的鋪墊。其整個流程包括了對電網數據的讀取、對電網數據的分析、對作業狀態的分析、對評估分值的計算以及對預警機制的測量報告。當基于智能電網調度命令下達之后,繼電保護狀態評價系統會發起保護狀態,并在隨后的全面檢查中發現對電網回路電纜控制的絕緣降低效應。這樣不僅能對如果發生突發狀況,在線評價系統會及時發揮系統警察的角色,果斷有效的進行應對機制,面對調度失效或者調度運行中的信息失誤時,在現場對電纜進行緊急更換處理方案的評估,任務的目的就是使處理后的絕緣恢復既定標準和正常作業情況[3]。
3.3 現場總線技術的應用
現場總線技術是指通過連接智能自動化裝置及儀表控制設備,在網絡為載體的推動下,形成多點、多線、多面的數字化、一體化的信息網絡,進而實現智能電網中信息的控制、傳遞、交換的與計算機通信融為一體的技術,其綜合性非常強。在實際應用中,工作人員先對目標進行相關數據分析,進而了解當前電網的運作狀態和信息指數,運用光互聯技術對全方位關聯通訊網絡的信息導出,使總線接入變電站做出處理問題的主機指令,對各項調度任務進行歸集,達到依靠現場儀表就能對下方實現電力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4 結束語
總的來說,為了進一步確保智能電網的質量和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扮演著尤為重要且掌握全局的關鍵角色。在提升電力工程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同時,更要一一排查和檢驗工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必須保證智能電網的安全度,才會發揮智能電網調度運行的真正社會效益,對整個社會的生產、生活都貢獻了非常卓越的一份力量。綜上所述,智能電網的調度運行工作對于電力工程來說意義非凡,在今后的發展中,隨著電力工程企業的不斷成熟與壯大,智能電網調度運行中出現的技術問題會得到更加妥善和完好的解決。
參考文獻
[1]劉道偉,等.時空大數據環境下的大電網穩定態勢量化評估與自適應防控體系構建[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5,2:268-276.
[2]關守仲,等.電網調度智能監控與事故處理輔助決策系統的研究與實施[J].華東電力,2012,9:1450-1453.
[3]王正風,高濤.智能電網調度運行面臨的關鍵技術研究[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S1: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