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得瑋
摘 要: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供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需求,這也有效地推動了當前電網的建設。在電網裝機容量和規模不斷擴大的新形勢下,電網為社會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電能供應,這對地區經濟的運行帶來了十分積極地作用。因此,確保電網運行方式的合理性至關重要。在電網運行方式不合理時,會導致線路損耗和電網自身設備損耗的增加,而且還會存在空載浪費現象,所以需要合理安排電網的運行工作,確保電網運行的經濟性,使其為經濟建設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服務。文中從電網運行方式安排的主要考量入手,分析了電網運行對經濟效益的影響,并進一步對提高電網運行經濟性的若干策略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電網運行方式;經濟運行;經濟效益;影響;策略
引言
在當前社會和經濟發展過程中對電能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也對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電網運行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活質量,同時還與供電區域內產業經濟主體的運行效益息息相關,另外電網運行方式還會對電網自身線路的損耗帶來較大地影響。再加之電網自身也具有較顯著的經濟效益,所以需要對電網的運行方式進行優化,確保供電安排的合理性,這對于提高區域經濟效益及電網自身的經濟效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 電網運行方式安排的主要考量
在對電網運行方式進行安排時,需要對其安全性、穩定性、靈活性和經濟性進行主要考慮。不同的區域其電網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區域自然資源和能源結構對電力來源具有決定性作用,而且在輸電線路和和輸電塔建設過程中還會受制于區域地理環境及人口分布的影響。電網運行過程中,用電高峰與低谷也與當地民眾的生活習慣具有直接的影響,并且與當地的經濟結構息息相關。
首先,其穩定性與安全性的考量。電網供電質量和持續性與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具有直接關系。只有供電頻率、功率和電壓等都達到穩定的情況下,才能確保供電質量的穩定。在這三者之間,頻率和電力能夠直觀觀察到,而功率的穩定性則會受到發電機同步運行的影響。在對供電持續性要求時,需要重點對南方夏季消暑和北方冬季取暖的需求進行考慮,這期間對供電的持續性具有較高的要求,需要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持續供電。電網運行中穩定性和安全性還與發電和變電設備息息相關,特別是在用電高峰或是惡劣天氣環境下,為了能夠電網運行安全風險的降低,則需要對設備的負載進行降低,從而有效的提高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電網的運行要靈活易變。在電網運行過程中,不僅要滿足負荷的變化需求,而且還要做好對用電峰谷的應對措施,這就需要電網供電要具有較強的靈活性。特別是在當前我國各地區經濟結構快速發展變化的新形勢下,用電負荷分布具有較大的差異性,而且越來越復雜,這就需要以靈活變化的電網運行方式來應對各種變化的需求,確保供電可靠性的提升。
最后,需要保證電網運行的經濟效益。電網運行的經濟性需要從兩方面的影響進行考慮。對外需要有效地確保供電區域內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對電能的需求,更好地滿足人們生活用電。對內需要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確保電力輸送成本和設備折舊損耗成本的降低,確保電網自身運行經濟效益的提升。
2 電網運行對經濟效益的影響
2.1 電網運行對供電地區經濟效益的影響
第一,制造業用電。當前我國制造業主要以各類輕工業、重工業和部分機械化農業為主,而且所處區域不同,其制造業的發展規模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對電能需求量較大,制造企業在作電過程中對用電成本會重點進行考慮。特別是在一些大型的城市,用電高峰時電價較高,因此企業往往會選擇在用電低谷時進行生產,從而達到用電成本的降低。對于制造企業來講,其對低價的電力需求較強烈,然后才會對供電的穩定性進行考慮。因此對于制造業用電來講,則需要運用調峰填谷運行措施,確保電網運行能夠更好的推動地區經濟效益的提升。
第二,生活用電。生活用電對第三產業的經濟效益會帶來較為直接的影響。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其對電能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當前我國第三產業主體是人,以提供服務為主,范圍較廣,而且具有零散性,其在用電過程中與地區生活用電的峰谷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其需要不間斷的穩定電力供應。
2.2 電網運行對電網自身運營經濟型的影響
電網在運行過程中會涉及到較多的設備,這些設備不僅需要巨額的投資,而且在運行過程中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損耗,其中以變電器的損耗尤為嚴重。當前變電器損耗主要以無功損耗和有功損耗為主,有功損耗所帶來的損耗量較小,多為空載損耗和負載損耗。在設備自身所帶來的損耗的同時,電力線路也存在著一定的損耗,主要表現為電阻熱損,為了能夠有效地降低線路的發生,則需要對電壓進行提高,從而確保線路輸送損耗的最小化。這就需要在電網運行方式確定時,需要對設備和線路的損耗進行重點考慮。
3 提高電網運行經濟性的若干策略
3.1 改善變壓器的運行形式
首先從變壓器的負載損耗上控制進行著手,對其三相負載進行平衡,使得電力在其內部感應轉換的過程的損耗降低,同時也平衡器內部鐵芯等配件的損耗,避免出現內部局部負載過高而使局部零件過快損耗。另外就是根據線路輸送損耗與全部變壓器的空載損耗的關系,調整選用折中的電壓,保證兩者都處于較低水平。
3.2 改造電網設備和線路
第一,對偏遠鄉村地區的輸配變電設備進行改造,對于主要設備的變壓器,要避免出現大車裝小貨的情況,可以采用子母變壓器。另外適當選用節能設備,對于容量需求低的局部區域,可以選用損耗與容量都較低的變壓器。在確定配變電設備安裝位置時,要充分考慮各種人為與自然因素。
第二,對老舊的輸電線路進行改造。根據區域近年的經濟發展現狀與人口遷移現狀以及地方政府未來的發展規劃,適當對老舊的輸電線路進行改造。對于開發區等未來注定要大規模用電的規劃區域,可以在科學的預測與研究之后,提前進行改造。
3.3 發展再生性、回收型電力資源
在適合的地區,可以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或者潮汐蓄能電站等再生型的能夠回收利用能源的電力資源。尤其是抽水蓄能電站,可以在用電低谷時,提供負載,降低電網空載損耗,同時將多余的電力資源以水力勢能存儲。在用電高峰時,蓄能電站又可以放水發電,填補用電高峰的供應。
4 結束語
近年來在我國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對電能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工業和民用用電的比重也在發生著較大的變化,電網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過程中對電能的供應需求,則需要針對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下來對自身的運行方式進行調整,確保能夠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對電能的需求。同時電網運行過程中還需要做好損耗的控制,確保自身運行經濟效益的提升。另外,電力企業還需要加強對專業型運維人員的培養,確保電網運營過程中維護質量的提高,為電網運行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賀,王坤,井天軍.微電網自發自用運行的經濟型分析[J].電力建設,2014,36(5).
[2]諸兵.試論電網運行的經濟分析及策略[J].電力建設,2010,24(6):104-106.
[3]張帆.如何提高智能電網社會經濟效益[J].財經界,201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