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紫激光CTP以其制版速度快、成本較低的優點,在報業商業印刷領域廣泛使用。配合混合加網方式,可以實現較高質量的印刷。紫激光CTP制版系統以及混合加網的自身特點,使得高光處網點階調難以控制。文章來對混合加網高光處網點線性化及階調變化情況進行了研究,并發現高光處調頻加網階調“飄移”現象。并給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紫激光CTP;混合加網;階調
在印刷品種單一,要求高時效,高效率,出版速度快的報業、商業印刷領域,紫激光CTP制版方式被廣泛采用。紫激光CTP制版中使用的激光波長在405~410nm之間,最小激光點在10um×10um左右,由于紫激光較強的版材活性[1],再加之紫激光光源能量較弱,網點還原的穩定性較差。紫激光CTP系統制出的印版,在其高光區域,較小的調頻(FM)網點或調幅(AM)網點,容易出現網點丟失,階調層次短,1%~5%的階調難以再現等問題。在加網線數較高的精細加網時,轉移到CTP版材上的階調更加難以控制。
圖1為原稿與傳統AM印刷品對比圖。圖中(1)為原稿,(2)為模擬加網后轉移到CTP版材的效果圖。(2)圖中人物的額頭、胳膊均出現階調損失現象,加網時5%的階調層次轉移到印版上只有3%左右。
(1)原稿 (2)印版上階調損失
圖1 原稿加網后轉移到印版上階調損失
1 混合加網方式
隨著混合加網技術的日漸成熟。在高加網線數的制版工藝中,混合加網方式被普遍采用。進行數字加網,是原稿圖像轉移到CTP版材的第一步。各種加網方式和參數均可在相應的數字化流程軟件中選擇。包括CTP加網線性化曲線、加網方式(調幅、調頻或混合加網)、掛網線數、分辨率、加網角度和網點形狀等。當對印刷品圖像質量有較高要求時,比如商業印刷加網線數達到300lpi、340lpi,報業印刷加網線數達到160lpi、175lpi,混合加網成為首選。目前柯達、網屏、方正等公司均推出了自己的混合加網解決方案。方正“點睛網”是應用比較廣泛的混合加網方式之一。其在對圖文原稿進行半色調時,先把圖文內容依據階調進行分割成高光(階調值在0%~10%之間) 、中間調(階調值在10%~90%之間)、暗調(階調值在90%~100%之間)。高光和暗調部分采用調頻(FM)加網,中間調部分采用調幅(AM)加網。這種混合加網方式通常配合暢流數字流程軟件使用。對于彩色圖像,在加網前進行CMYK四色分色。先根據每一個色版的灰度圖像的階調對圖像原稿進行分割,然后用調幅和調頻半色調技術分別進行加網。具體方法:中間調的調幅加網在一個特定密度時停止,這時網點保持著一個特定的臨界網點大小,在高光和亮調區域,隨機加網就是用這么個臨界大小的網點來加網(如圖2所示)。
混合加網屬于高精細加網,小網點對于CTP工作狀態比較敏感,故而在制版過程中工藝控制更加嚴格。作者實際應用中,采用方正暢流系統的混合加網——“點睛網”,配合其紫激光CTP制版系統進行制版測試。根據不同的版材型號,對版材進行線性化,制作線性化曲線。根據版材型號及解析度的不同,選用相對應的線性化曲線進行加網,以便將轉移到到CTP版上的網點階調盡量“拉直”。實踐過程中發現點睛網點的調頻部分階調在不同的情況下有很大差異。階調值在0%-10%之間的高光以及階調值在90%-100%之間的暗調部分,并不一定采用理論上的調頻(FM)加網方式生成網點,混合加網在高光處的階調發生了“飄移”。在實際測試中,通過流程軟件的點陣輸出,選用不同的版材,不同的參數,對混合加網中調頻網點的階調變化規律進行了對比研究。
2 CTP版材線性化
CTP制版過程中,網點通過激光頭曝光轉移到印版上時,由于光暈的不穩定性以及版材自身不足,網點也會發生變形,也可稱之為“網點擴大”。導致印版上網點面積率與印前文件網點面積率不一致。通過CTP版材線性化曲線,以建立電子文件網點面積與印版上面積的關系,控制到版網點面積率,使之與印前文件階調盡量一致,實現階調真實還原[3]。混合加網因為同時有調幅、調頻加網,網點變化更加復雜,CTP線性化更加重要[2]。對混合加網線性化流程大致如圖3。
在顯影藥水、溫度、濕度以及光源都穩定的情況下,選取華光紫激光CTP版材,對0%-100%的灰度梯尺進行加網,并曝光出CTP版。在印版中均勻放置一定數量的灰度梯尺進行測量。為了數據取得的均勻和準確性,選取右上、中間和左下三條灰度梯尺,利用ICplate 2進行測量,并取其平均值作為到版網點密度。具體數據見表1。
在流程軟件里新建曲線,將以上數據填入到對應的表格中,保存。把得到的印版線性文件加到“線性化曲線”中,再次加網輸出印版測量,以驗證曲線是否符合要求。若沒有達到要求,則循環幾次操作,以得到滿意的印版CTP曲線。當實測值與源文件階調值基本一致時即可停止。通常會選幾個代表性的階調作為代表,比如在50%網點處,印版實測輸出值為50%±1%即可。
3 混合加網階調的變化
根據測量的數據值,系統擬合了一條盡量“直的曲線”,在其他條件均比較穩定的情況下,通常針對不同版材型號和不同CTP設備,做出相對應的CTP線性化曲線。實際生產時,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CTP的線性化曲線是一個反函數,再建立曲線時輸入值為測量值,而作用效果和測量值正好相反。比如在表1中50%的網點階調,到版的網點密度值是55.2。再次加網時,如果希望到版的網點密度是50%,根據表1中的擬合的數據,預估在流程軟件中加網階調應該在47%左右。而如果希望到版網點密度是55%,則在加網時系統會掛50%的階調。而如果使用了混合加網方式,細心的人會發現,并不是階調值在0%-10%之間的高光以及階調值在90%-100%之間的暗調部分嚴格地使用了調頻(FM)加網。從表1的數據反推,高光處調頻網的階調只能到8%左右。從加網系統里生成的點陣到印版上的網點密度,之所以發生偏移,就是由于激光頭光暈、版材解析度、顯影液以及一系列影響網點因素的條件導致。對于不同型號的版材、不同的CTP設備、不同的沖板系統等等,混合加網中的調頻加網的階調范圍都不是固定的,如圖4。其階調范圍受CTP制版系統的諸多因素影響。
因此,在使用紫激光CTP設備采用混合加網方式掛網時,印刷高光層次較多的印刷活件時可以使用混合網點,但是也要考慮各種影響調頻網點階調層次的因素,控制好各種影響網點的因素,盡可能再現調頻網階調,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混合加網在高光處和暗調的調頻優勢。
當然,在印刷環節,紫激光CTP版高光處網點也非常敏感,階調不夠穩定,要求在印刷環節中網點邊緣光潔;水墨平衡、橡皮布表面和印刷壓力等要有良好和穩定的狀態[4]。這樣才能避免高光“絕網”、顏色波動大或色偏等現象,印出最佳品質的產品。
參考文獻
[1]夏文.淺析光敏CTP版材的應用[J].廣東印刷,2012.
[2]盧偉毅.CTP混合加網應用實踐[J].印刷技術,2013.
[3]陳鶴.基于CTP流程的調頻加網印品質量控制方法探討[D].西安理工大學,2008.
[4]崔曉萌.數字印刷圖像質量檢測與質量控制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作者簡介:王成林(1982,6-),男,畢業于江南大學印刷工程與媒體技術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現就職于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為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專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