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亮
摘 要:基于GJB 9001B應用質量體系成熟度理論,探討其評價機制的本地化辦法,適度將成熟度評價理論與單位質量管理體系融合,為提高單位管理效率與成熟度提出具體實施方案。企業質量管理成熟度評價自評小組應基于GJB 9001B要求,依據單位內部情況制定評價考核項目,考核項目要體現企業戰略重點。該文通過對質量管理成熟度的介紹結合航天企業背景,提出了一套有效運用成熟度模型進行評價的過程方法。
關鍵詞:航天基層 特點分析 行業現狀 實施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G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2(b)-0216-02
依靠系統工程理論和方法的指導,在航天重大工程任務的牽引下,航天基層單位質量管理不斷地完善、創新,實施“零缺陷”系統工程管理,航天工程質量的全面、全員、全過程管理為富有特殊使命的航天產品提供了可靠保證。隨著型號研制批產任務不斷地增加,原有體制機制對于市場競爭不適應,成為負重奮進、二次創業必須跨越的一道溝坎。在這樣的背景下質量體系管理的高成熟度需求越來越迫切,用以識別關鍵環節的細化量化控制,型號研制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質量基礎建設和團隊能力相對薄弱等突出問題的評價手段越來越成為一種必須。
1 成熟度概念介紹及行業現狀
成熟度理論最先在軟件行業得到了廣泛運用,目前,全世界致力于提高質量管理的有效性、穩定性、可靠性、可持續性增長方面的國家與組織,均將推廣質量管理成熟度評價作為重要手段,其模型歸納起來大有:麥肯錫質量等級評價方法、克勞斯比質量成熟度判定方法、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IOMM國際質量成熟度模型以及中國的IS09004成熟度評價模型。國內外的幾種質量管理成熟度評價方法,大都借鑒CMM模式,將管理質量從低到高分為4級或5級的層級結構,為每一個層次制定優化途徑,使組織定量認識存在的優勢與劣勢,找出改進和創新的機遇。
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理念,基于卓越績效模式2001年我國啟動全國質量管理獎,2011年航天系統質量獎完成了首次評審,這激勵了大批組織在體系管理方面進行提升,但其過于關注組織整體的經營結果與管理質量,對產品質量與過程質量關注不足。而相對更注重產品實現或項目過程的質量的成熟度評價,對航天企業顯得更有切實意義,尤其對于組織效益規模不大,承擔國家任務比重大,產品的質量、可靠性要求高的航天企業,依靠適度融入卓越績效模式的航天質量管理成熟度模型(Aerospace Quality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AQM)更加有利于企業質量體系管理水平的評價與改進。
今天的航天企業均建立了基于GJB 9001B的質量管理體系,并廣范開展了自審、第二方審核、第三方審核及針對特定項目或過程的專項審核、上級機關的監督審核,對科研生產過程質量管理水平和保障科研生產的有序進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這些活動中企業或業務部門均處于被動狀態,往往審核后得到一個羅列不符合項、不合格項的整改表,責任部門的任務就是在完成表中問題的整改,然后就是等待下次審核,改進自身的管理水平能動性,體系日常運行中存在的缺失處,被掩蓋于一次次的審核之中,既自身的評價方式不夠量化,對持續改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夠,既不能定量評價體系運行質量,也沒有給予各單位努力的明確方向。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評價限于標準要求,僅定性判斷相關項是否按標準要求履行相關程序,全評價過程有一定的主觀性。在各項審核中,被審核方在提供了相關項要求的證據后即可通過審核,而審核人員在形形色色的證明文件中無法真正判斷管理過程是否有效,更不能判斷是否高效。如,在評價“不合格品控制”過程時,比對標準要求,組織只要對不合格品進行了分級審理,并保持記錄,履行了相關審批手續即滿足評價要求。不過在不合格產品由產生到審理再到產品的再次投產,不合產品控制情況是否合理?在后續的研制過程中是否仍然發生了類似的不合格情況,組織是否在該次不合格產品的處理過程中充分吸收相關經驗,進而引導后續生產中對相關問題提高重視程度,在評價中并沒有體現。
(2)缺乏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結果評價。在基于GJB 9001B的各項審理中,其主要作用是監視、測量軍工企業在質量體系中已經有效應用標準進行管理,并在整個過程中有效運行,是質量管理規范化的舉措,對于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結果評價并不關注。如,其對產品在研制過程中應完成各項試驗、階段評審、偏離審核等過程均有詳細的評價標準,而對產品本身性能是否滿足使用要求,在行業內是否具備相應的競爭力,是否能夠為企業帶來可觀績效并不是其評價內容。
(3)傳統評價體系缺乏對企業持續改進的指導。在評價過程中企業或業務部門均處于被動狀態,往往審核后得到一個羅列不符合項、不合格項的整改表,責任部門的任務就是在整改期限中完成表中問題的整改,然后就是等待下次審核。其缺陷是這項活動并沒有與往次評審沒有關聯,企業每次得到的評價結果無法形成縱向的對比,也就看不出企業在體系管理方面的改變。
(4)由于產品質量與可靠性要求高、技術復雜程度高等,產品的質量不得不依靠層層篩選來保證。而產品研制策劃不全面、不客觀,設計的可制造型、可裝配性等考慮不足,我們能夠確保的是最終產品的質量而非研制過程的穩定的質量,其表現就在產品質量問題頻發,產品交付進度無法保證等,導致產品實際成本較大,其根本正體現出了企業工程、項目的管理、技術成熟度不高的特點。
2 成熟度的特點分析
2.1 航天質量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層級劃分
航天質量管理成熟度模型采用5級階梯的進化框架,分別為基礎級、有效級、穩定級、增值級、優化級,每一個級別均是明確定義的、標識質量管理能力的平臺,既企業在不同級別內所要達到的組織建立、運行體系要求、評價項目均有各自特點。在基礎級僅約束企業建立了基于GJB 9001B的體系并通過第三方審核;有效級則重點關注依據標準可以完成產品實現過程中的糾偏需求;在穩定級中就要求企業依靠各組織機構履行職責,在體系要求的框架內完整實現產品的管理和支持過程;增值級是通過質量管理為組織的發展提供增值,利用企業戰略、組織文化促進企業自我完善的持續改進機制,并且已經注重企業文化對合作廠家的作用;而進入優化及則主要評價組織信息管理既通過信息、數據分析來指導質量管理決策,實現體系的自我完善,這個階段更加注重管理理念向合作廠家的延伸。
2.2 航天質量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評價方法
2.2.1 過程評價
航天質量管理成熟度模型評價分為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評價由企業內部推選領導、管理、設計、工人等人選組成評價小組完成。其中過程評價依據GJB 9001B過程控制條目設立,企業、組織根據自身特點完成評價項的增加與刪減,過程評價內設立相對的活動評價項,權重分值則對應相關活動評價項目,相對重點評價的過程應具有更為細致的活動評價項也即擁有相對大的權重分值,通過與評價系數中評價要點比對評價項在企業內開展的水平得到評價系數,將系數與權重分值相乘得到最終該項得分。
2.2.2 結果評價
結果評價的設立是航天質量管理成熟度評價的特色項目,其主要參考了卓越績效在經營結果中的評價模式。現代航天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國家各項任務廣泛采用招標評分的形式甄選任務承擔團隊,而企業自身發展的道路上進入民用產業市場負重奮進開始二次創業已經是集團發展的重大戰略,在這種背景下經營績效顯得尤為重要。結果評價其內容主要涉及產品結果(含產品性能、質量問題數目、競爭優勢、飛行試驗成果等)、經營業績結果、顧客滿意結果、資源結果等,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設立更多的結果評價項目。其評價標準可以采用卓越績效結果評價準則,既“水平—趨勢—對比—整合”,如,經營業績評價是否達到年度策劃標準(水平),在近3年的經營業績評價中是否逐年向好發展(趨勢),經營業績對比行業內標桿企業是否縮小差距(對比),經營業績大力推進了企業戰略目標達成(整合)。結果評價特點就是相對量化的評價準則。
3 實施與應用
3.1 系統分析對照模型合理定位評價級別
質量體系成熟度評價模型采取逐級申請、逐級評定的方式,分級別開展對裝備質量管理體系的成熟度評價,在自評過程中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和發展需求選取評價初始等級,熟度評價之初,在沒有第一次評價結果可以依賴的情況下,需要依據往年(最少3年審核材料)第三方審核、第二方審核、內審等評價結果為組織首次評價提供研究樣本,對材料進行歸納總結,著重梳理重復丟分項,為后續成熟度評價的導入提供最初的提高目標。如今天的航天企業均建立了基于GJB 9001B的質量管理體系,并廣范開展了各種審核基本達到穩定級要求,可以從該級別開始逐級開展評價活動,一旦開始評價在后續的評價中是不允許跨級評審的。
3.2 動員與策劃
企業最高管理者應從戰略的角度看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通過成熟度評價推進切實為企業發現現階段的管理薄弱點,并指引企業改進,這就要求企業內應形成對評價工作的廣泛認同,動員全員參與進行企業管理評價,通過會議、網絡宣傳、各范圍培訓等形式向領導、職工明確成熟度評價意義、理論模型,明確其與傳統審核的異同,以及評價與自身工作的聯系,使員工能夠找到自身的工作方向與企業戰略方向的交點。
3.3 建立成熟度評價文件體系
企業的成熟度評價是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是企業不斷地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長期工作,建立比較完善的程序文件、作業文件體系來固化評價要求,將質量管理成熟度評價與企業的內審制度相結合,形成企業文化的特色是最大發揮評價本身價值的有力保證。進一步完善質量教育培訓、質量監督審核、質量獎懲激勵、質量基礎投入機制,從體系、體制、機制上促進質量水平躍上新的臺階。企業質量管理成熟度評價自評小組應基于GJB 9001B要求,依據單位內部情況制定評價考核項目,考核項目要體現企業戰略重點。
4 結語
開展質量體系成熟度評價,提高質量管理能力和水平,實現質量有效預防和產品實現過程有效控制,是集團公司大力實施“質量制勝”戰略的重要手段,企業通過成熟度評價的不斷深入,也是在后續開展卓越績效提供了良好平臺。該文通過對質量管理成熟度的介紹結合航天企業背景,提出了一套有效運用成熟度模型進行評價的過程方法。
參考文獻
[1]袁家軍.航天工程精細化質量管理[J].中國工程科學,2011,13(8):36-42.
[2]楊孟飛.航天企業質量管理成熟度模型[M].中國宇航出版社,2012.
[3]袁家軍.神州飛船系統工程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4]〕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JB 9001B-2009[S].
[5]卓越績效評價準則,GB/T19580[S].
[6]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實施指南,GB/Z19579[S].
[7]弗克蘭·M·格里納.質量策劃與分析[M].4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8]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質量制勝戰略相關資料[Z].
[9]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質量文化建設綱要(2011-201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