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峰
摘 要:社會發展促進了高層建筑向智能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經濟的繁榮也促進了高層建筑猶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那么,高層建筑自身高度高、層數多、結構雜、人員集中的現狀,也容易出現火災事故,高層建筑埋下了許多火災隱患,這就給管理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文章主要針對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重要意義進行探討,著重探討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從中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全面提出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方面的一些見效措施,以此,進一步促進高層消防管理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
高層建筑本身不論從設計、施工、技術還是功能上,均有較大的創新,現代化建筑不斷涌現,面對不斷發展創新的高層建筑,對消防工作也提出了較高層次的要求。創新消防內容對當前社會形勢也是非常重要的,是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的良性需求,只有不斷強化各級管理能力,才能在保護高層建筑安全的條件下,維護社會穩定。
1 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重要性
現代城市發展,離不開建筑,大量的高層建筑不斷出現,使城市越來越現代化、自動化,可以說,高層建筑已經成為一個城市發達與否的標志。城市發展越快,高層建筑建設速度越快,這是成正比關系的。傳統高層建筑受高度、造型、材料、結構、功能的影響,沒有過多的變化,但現在卻發生了較大的改變,當前的高層建筑已經向智能、自動、科技的方向發展了,也就是說對防火、滅火的要求更高,其防火功能變得越來越復雜,火災救治難度加大。高層建筑由于人員密集,極容易發生火災事故,近年來,高層建筑火災不斷出現,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高層火災事故一向多發頻發,火災發生率遠遠超過了多層建筑。高層火災特點與多層的有所不同,普通建筑火災相對來說,更易于救治,而高層建筑因為建筑規模大、高度高、生活設施齊全、可燃物多等特征,當發生火災時,火勢蔓延快,撲救疏散困難,往往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當前我國各級消防問題已經暴露出來,特別是在火災發生時,救治能力有限、反應速度不及時,如果起火就會快速蔓延,導致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各級消防管理不到位,難以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這些潛在的問題,也是火災的隱患。
2 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
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單位只重經濟效益,而不重視防火安全,不能在日常工作中,強化消防意識,有些消防安全員還是身兼多職,單位安全難以保障。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制不能有效落實,個別單位只有上面部署,沒有下面落實,各個部署環節嚴重脫節,結果就是措施不到位、制度不落實、器材不更新,各種不安全因素一直存在。
2.2 公眾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高層建筑的居民形成不了整體,物業管理不到位,導致一些居民防火意識差,總覺得火災離我很遠,這種思想根源造成了日常不注意,安全意識淡薄等現象,有些居民為了自己一家利益,堵塞消防通道,還有一些人私自挪動消防器材,對各類消防設施不愛護,隨意破壞施。高層建筑安裝的甲級、乙級的防火門被居民擅自更改為普通防盜門,防火的功能自然降低。有些頂層居民還占用上層空間,私自擴大自家地盤,使消防通道不暢通,物業公司為了方便管理,把消防門封鎖起來,其設置形同虛設。更嚴重的是有些居民私自更改消防供水、火災報警的管線敷設位置,個別物業管理公司為了自身利益,在未按照規范要求調整、增加相應消防設施的前提下,將地下人防工程擅自出租給居民作為機動車車庫,大大的增加了火災隱患。
2.3 高層建筑消防設施不完善
在高層建筑建設過程中,開發商為了追求高效益、多盈利,不能很好的落實消防條例,有些消防部位嚴重設置不足,各類消防設施構建不到位,這種能省則省的方式,普遍存在,這就給高層建筑帶來了火災隱患。還有一些高層建筑偷工減料,不能按照標準規范進行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和防火卷簾等自動消防設施的設置,有些單位這些設施長年得不到維護,設施陳舊落后,無法滿足當前消防需求,發生火災事故,就無法啟動,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2.4 消防設施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國當前消防管理、設施操作維護制度并不健全,目前有的制度基本落實不下去,個別單位消防人員無證上崗,自身安全都無法保障,怎么能保護好其他人的安全。他們對消防系統的操作能力比較差,不能完全掌握消防知識,最基本的器材操作要領都無法掌握,在消防管理上,嚴重缺少專業人員。
2.5 消防監督執法不夠嚴格
消防監督執行不力,因為體制原因,當消防部門查出火災隱患時,政府部門就會出面說情,嚴重影響了消防秩序,“人情消防”生存的空間很大,一些新建高層出現設施不全的問題,主要就是人情消防在做怪。特別是高層建筑完工后的審查階段,各個環節如消防設計審核、消防竣工驗收等流程中,往往會受到人為的干擾,這就遺留下大量的火災隱患。
3 提高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力度的有效措施
3.1 加強消防宣傳力度
要全面利用媒體功能,加大對全社會的輿論引導,通過媒體宣傳,使防火知識得到普及,可以劃撥專門的宣傳費用,建立由廣播、宣傳、教育、勞動等各部門制度化、法制化的長效宣傳機制,設置專門辦事機構,狠抓落實,不斷強化對高層建筑居民的消防法律、法規、建筑火災預防及消防安全管理知識的宣傳及培訓力度,日常也可以通過消防宣傳提示、警示性標識,讓居民多了解火災危險性和防火辦法,全面掌握身邊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使居民都能自救逃生。
3.2 改革監督管理模式,大力推進社會化消防工作
目前的消防工作不能滿足社會整體需求,消防工作不能僅僅依靠消防部門,要靠社會模式進行全面介入。專業消防隊伍由于人員數量少、技術力量不足等原因,無法適應當前消防工作需要,那么就需要政府通過社會方進行解決,發展專業化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全力推動社會化消防工作,這是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長遠看是一個良性的發展趨勢,也是提高社會火災防控能力的必由之路。通過中介機構的介入,可以直接派駐人員為業主提供專業化的消防服務,特別是在建筑消防設施時實監控、專業咨詢、制定消防管理制度、滅火應急預案、維護保養消防設施、協助開展消防演練培訓等事務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單位自身火災防控能力和水平。
3.3 定期進行防火檢查,防隱患于未然
高層建筑要有完善的管理機構和防火設施,通過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各方面工作,以防火機構為核心,少數民族地區加強對高層建筑的監督與檢查。利用多種形式、多條渠道對火災進行排查整治。不斷增強居民的法制觀念,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可以實現對火災事故的超前控制,防隱患于未然。
3.4 完善消防設施設置
高層建筑室內外消防給水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防排煙系統以及漏電火災報警系統等,都是對高層最好的保護,如果發生火災,這些系統就會自動啟動發揮作用,有些高檔建筑還配備氣體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等先進的消防系統。高層居民也要愛護這些系統和設施,確保消防設施完好。住戶可自行配備簡易的家用消防器材,特別是小型滅火器、滅火毯、防毒面具、安全繩等。
3.5 嚴格把好各階段的監督管理工作
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需要合理設計,在施工中嚴格執行,監督管理部門加大對現場的檢查力度,落實消防安全工作首問責任制。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需要系統規劃、統籌安排,核心內容就是預防為主,加大環節控制,把安全隱患降到最低,確保居民人身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羅云慶.當前消防管理體系存在問題及對策[J].武警學院學報,2007(4).
[2]姜立平.消防監督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研究[J].大眾科技,2008(5):211.
[3]萬克平.對新形勢下消防監督管理體制的思考[J].消防人網,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