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中
摘 要:社會發展與進步,對建筑需求量不斷提高,建筑在人們生活中起著主導的作用,在市場經濟高效運行過程中,人們對建筑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建筑質量的好壞,成為人們關心的焦點話題。只有不斷強化建筑質量管理流程,加大環節控制力量,才能有從根本上保證建筑質量安全、可靠。文章就建筑過程中相關質量控制要點分析,指出問題所在,進一步提出有效解決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的相關對策,以此全面提升建筑質量工作建設。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問題;策略
1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重點
建筑工程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其涉及廣泛,可以說,一個建筑就代表了一個系統,建筑的內涵實質就是復雜綜合體,建設的過程也是復雜而多變的過程。建筑做為綜合體,具有其獨特個性,主要表現就是位置固定、生產流程化、結構復雜化、施工多樣化、工程面積大、整體性強、建設周期長、品質要求高、易受自然條件影響等。以上特性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難度是相當大的,周期長的特性就使管理問題成為主要突出的問題,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較多,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1 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較多
一項建筑工程,涉及到的范圍非常廣泛,工程材料、機器設備、地形環境、地質條件、水文情況、施工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措施、投資成本、管理制度、建設周期等都是決定工程項目質量好壞的環節要素,只有合理把握控制好各個環節,才能有效保障建筑質量合格。在建過程中,還會出現許多突發事件,這各突然事件也能朋根本上改變建筑形態,影響到質量和工期,建筑工程質量變動大的決定因素很多,特別是工程項目不確定性,影響著整體進程,建筑工程與其他勞動生產相比,沒有固定生產線、沒有標準工藝、檢測技術不統一、沒有成套設備,最主要的是生產建設環境的不穩定,從根本上就影響到了工程質量的發揮與提高,可以說,一項工程建設偶然性要素非常多,無法系統整體與提煉,只有做好預期分析,才能控制好各環節質量,防止工程質量呈現變異。
1.2 工程質量檢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工程項目與工業品不一樣,工業品能夠組裝與拆卸,而建筑產品則不能進行分解,無法掌握建筑產品內在品質。建筑工程質量隱蔽性較強,外觀是看不到質量的,只有在過程中,做好全面檢查與監督,才能保證質量安全,建成后,工程項目終檢無法檢測出質量,有些質量控制點是檢查不出來問題的。
1.3 質量、進度限制
項目質量受投資影響較大,有些施工單位為了趕工期,不顧質量與安全,單純追求經濟效益,使工程質量不合格,只有不斷創新,合理科學地安排好生產流程,才能在質量、投資和施工三者間處理好相互協調的關系。
2 國內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問題
建筑研究不斷成熟,在各類建筑工程施工程序處理上,已經實現了科學化和合理化,理論聯系實際,使建筑工程得到了理論指導,理論與實踐的成熟,并不代表沒有問題,在實際施工中,仍然存在難以徹底解決的實際問題,只有不斷修正與改進,才能在實際工作有效解決掉這些問題,不斷尋求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難點,合理科學的解決存在問題,更好地推進施工質量完善,強化各項工程管理制度和策略。
2.1 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有待進一步落實
質量管理體系在實際應用中,還不能起到應有的約束。有些建筑工程在施工前不能正確對待,施工準備不充分,在遇到問題時,就很難把握與處理,施工過程較為復雜多變,很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施工個體主觀更改施工程序,從本質改變了設計目標,使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特別隨性,從根本上導致了管理目標和標準的混亂局面。自上而下的質量管理不能落實,各施工單位及人員也不能從全局層面把握標準要求,使各施工工種與環節脫節。施工現場管理松懈,直接埋下了安全和質量隱患。
2.2 施工建筑材料不規格
施工材料是工程的靈魂,沒有好的材料,再好的技術也無法發揮最大效能。所以說,在對工程質量把握控制上,要注重材料的選擇與使用,如果使用了不合格建材,就會從根本上大大降低建筑檔次和標準,嚴重的出現豆腐渣工程,埋下安全隱患,投入使用后,發生事故就會千萬人們生命與財產損失。使用不合格材料,主要是人為因素,有些施工管理單位只顧經濟效益,購買質量不合格建材,有些為一己私利,材料監管不嚴格,執法力度不夠、檢查工作不認真。
2.3 不科學配置施工資源
施工建筑過程中,需要各方面協調配合,一項工程建筑涉及到人力、材料、機械,各類資源均能涉及,只有合理科學的調配好不同工種和技術,發揮資源優勢,才能確保施工進度。工程資金的調配使用、機械設備的調動搭配,均影響著工程后期的質量。
2.4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人員業務素質低
我國工程建筑隊伍五花八門,各種形態構成,人力資源中的主要部分是農民工,這在工程隊伍中的比率是相當高的。由于勞動人員專業知識能力不足、業務技能普遍偏低這個特點,導致了我國建筑工程市場整體素質不高,專業技術人員流動性大,系統知識掌握不足、技術更新慢、先進施工經驗少等問題,使工程施工質量受到制約與影響,大大阻礙了技術創新與進步。
2.5 施工現場質量監管力度不夠
在建筑市場,執法與監督落實不到位,導致建筑工程項目質檢不嚴、監管狹小、行動落后。有些工程已經完成,但監管還沒跟上,有些質量隱患檢查不出來,發揮不了檢查監督管理作用。
3 改善和提高施工質量管理的策略
3.1 施工建筑中貫徹施工質量管理體系
嚴格的制度是一切活動的前提,只有在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不斷完善各類制度建設,才能從根本上落實質量管理體系內容,對建筑工程項目起到良好的約束效力。通過落實把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傳導下去,使各級管理、施工人員都能夠自覺的接受,確保各個施工環節協調同步,保證各級人員遵守質量管理體系;加大現場管理力度,避免出現腐敗工程。
3.2 嚴格審查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整體建筑的重要內容,只有做好現場勘查,才能保證施工材料選購、使用、運輸、保存的鏈條精密,在采購時,不怕麻煩,做到貨比三家,堅決不用假冒偽劣材料。施工過程強化檢查范圍,不能使用質量低劣的材料,如果發現,則停產待工,合格后才能開工。
3.3 加大施工工程的質量監管力度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一定要把監管放在工程流程的第一位。在建項目要深入檢查,實現細節化、環節化、可控化,存有安全隱患的建筑工程,不能投入使用,要強化整改力度,檢測合格后,才能投放到市場。
3.4 加強施工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
施工技術影響工程質量,技術人員是技術的核心驅動,各級施工單位在建筑項目進行前,需要預先做好培訓教育,強化各類施工坐吃山空的業務能力與素質,做好施工技能和安全常識的能力訓練,管理層可以做好現場指導,保證施工人員、技術人員在實踐中,不斷養成提高自身技能的良好習慣,從本質上促進改善施工質量。
3.5 合理地配置好施工資源
建筑施工中,需要調配各方力量,只有協調配合好,才能有效確保質量提升,在建筑初期,就需要把人力資源、機械設備、建筑材料進行合理優化,并按工程進度情況合理調動與組合,不斷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現場機制協調,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說,建筑施工質量就是建筑企業的生命,直接決定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能力,建筑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建筑質量安全都是建筑企業第一要務。在建筑施工中,需要不斷總結、解決未知因素,合理把握可變量,以內部突破為主做好團隊建設,不斷推進建筑工程發展,確保工程質量提升,維護社會穩定,滿足人們市場化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強,范志濤.提高工程建筑質量的管理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