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賢 劉蕓
摘 要: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科技管理提出了創新要求,文章簡要分析了科技管理的創新性,并提出了兩個在科技管理創新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再從管理者和國家社會需要這兩個層面提出了具體的實現科技管理創新的辦法,以期為科技管理創新的相關研究提供部分參考意見。
關鍵詞:科技管理;創新;重要性;方法
有國家領導人曾經對創新給予了非常高度的評價,認為其不僅是實現民族進步的靈魂,還是整個國家得以興旺和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所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知識、技術、組織、制度、觀念、文化以及管理等方方面面都涉及創新。而像知識、制度、技術、組織等所有創新的實現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管理環境和條件基礎之上的,只有在管理職能的協助下,才有可能產生創新效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實現管理創新是實現其他各方面創新的前提和關鍵。
1 科技管理創新的重要性
1.1 科技管理創新在管理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言,管理科學的“中樞神經”地位不可動搖。管理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國家、地域、業務、單位、行業等都需要管理,在促進國家事業的進步和發展過程當中,管理承擔著方針路線的制定、政策任務的履行控制、監督處置的相關職能,并且在某些方面,還具有進行決策領導和配置資源的相關權利。敏捷的思維,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是所有優秀的科技管理者所必不可少的。優秀的科技管理者能夠在不違背科技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進行科技創新,對那些具有發展活力和前景的學科和科學進行積極的探索建設,進而促進相關科技成果的轉化。科技人員及其科技事業作為被管理的對象,只有在科技管理創新的基礎上才能有所突破,才能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才能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發展。
1.2 科技管理創新具有管理二重性
管理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這兩種屬性,其自然屬性主要體現在人才選拔、資源配置以及人財務問題解決等生產力問題之上,而社會屬性則主要體現在體制確定、社會生產活動調節等生產關系問題之上。由此可見,管理具有雙重性,也正是因為其具有雙重性,所以才決定了管理創新的實質,即一定要使管理創新成為連接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以及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紐帶。例如,對科研單位來說,科技管理創新所發揮的就是催化劑和孵化器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科技管理的創新能夠對所有與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觀念不相適應的觀念、制度、體質和政策等,進而解放科技第一生產力,并推動其發展。
2 科技管理創新需要需要注意的問題
2.1 一切從實際出發
對企業而言,科技管理創新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而,因企制宜,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進行科技管理創新就顯得尤為必要。企業要做到從實際出發,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第一,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科技管理創新不同于傳統的管理模式,傳統的“拉拽模式”對處在新時代背景下的企業發展極為不利。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以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是其首先應當考慮的。另外,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企業效益,保證企業能夠正常運行,也是企業實現科技管理創新中應當予以重視的工作內容。
第二,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時,如果不遵守客觀規律,是很難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樣,企業或相關人員在尋求科技創新的方法時,也必須尊重各項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如果有一些創新的想法產生,那么在其具體付諸行動之前,就一定要仔細考慮,該想法到底符合客觀規律與否,如果不符合,就不應該被實施。所以,在實現科技管理創新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這一問題,一定要汲取曾經的教訓,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上開展相關工作。
2.2 重視人在管理中的作用
由上文可知,管理本身就具有極強的社會屬性,由此可說,科技管理的創新一定要重視人在管理中的作用。要實現科技管理創新,就一定要把握這一關鍵點,即新的科技管理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管理者觀念更新的程度所決定的。所以,調動相關科技管理人員的管理積極性,鼓舞其實事求是精神等,都是新的管理模式得以建立的重要內容。但是,人們也應當有這樣一種認識,即科技管理創新不僅僅只是一項任務,更是對管理工作人員、對整個社會的一種挑戰。所以,一定要正視科技管理創新探索過程中所遇到的失敗,要在失敗中找到成功的方法,真正實現科技管理的創新。
3 科技管理創新的方法
3.1 管理者方面采取的方法
從管理者角度講,實現科技管理創新的方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戰略化的實現。科學研究想要實現快速發展,就需要管理者對周圍的環境因素、投入和產出的相關比例進行仔細分析,即所謂的戰略管理。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科研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戰略目標制定的合理程度及其具體施行強度決定,靈活施行戰略管理是實現科技管理創新的內在要求。
第二,人性化的實現。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也表現出極強的人性化特征。要實現科技管理創新,就必須充分把握和正確運用人性,使得群體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這種價值不僅僅只體現在工作的數量及其質量之上,更會體現在社會經濟力和個人創造力之上。
第三,知識化的實現。當今社會是知識型社會,知識對任何人以及任何領域都持續產生著重要影響。如何使信息和信息、信息和人以及信息和過程等聯系起來是對科技管理創新的要求。所以,管理者必須不斷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大量累積知識,在量的突破下實現質的飛躍,進而達到創新目的。
3.2 國家社會需要采取的方法
從國家社會需要層面講,實現科技管理創新的方法也可以從加強制度創新、自主創新以及對科技知識產權的保護這三個方面入手。制度科技創新包括知識、技術及其傳播和應用的創新,而這各個環節的創新只有在制度創新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所以,建立適合創新型人才發展、有利于其綜合素質和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運行機制尤為必要。當然,制度中各相關的規章制度也應當得到不斷的創新和完善。科技自主創新激勵機制的建立對實現科技管理創新發揮著重要作用,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立、自主創新技術的優先使用等都是加強自主創新的重要方式。就目前而言,我國對科技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還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管理創新的實現。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科技知識產權管理力度等都是極為不錯的方式。
4 結束語
科技管理創新的實現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在具體創新科技管理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人所發揮的作用,還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從管理者和國家社會需要的角度尋求具體的創新方法。
參考文獻
[1]毛雪.關于科技管理創新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業家,2013,12:227.
[2]梁文慧.關于管理創新與科技創新的思考[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35-38.
[3]楊琳.管理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的思考[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0,3:42-44.
作者簡介:周利賢(1957-),男,高級工程師,云南省機械研究設計院,擅長機電一體化技術研究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