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進紅
摘 要:當前通行卡的管理在我國高速公路聯網收費中出現了一些不適應聯網發展需求的問題,從體制管理到操作行為執行,從制度缺陷到規避制度行為,很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問題及不相適應的現象。從根本上說還是管理部門認識方面的不足,是對通行卡對于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聯網收費下通行卡的管理模式構成與操作規程不夠了解,對順應了時代潮流的聯網收費通行卡管理的評價不夠合理。因此,對通行卡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通行卡 ?管理 ?流失 ?分析
中圖分類號:U49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0(c)-0209-02
通行卡作為封閉式收費系統的入口通行卡和車輛通行計費憑證也越來越得到廣大公司、銷售人員的認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不斷增加,聯網范圍和運營管理單位也逐年增多。隨之而來的通行卡、通行費流失問題就越來越受到各級高速公路管理者的關注。為此,通行卡管理也就成為收費管理的一個主題,可以說對通行卡的管理是決定收費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
1 管理現狀
江西省高速公路從2004年6月開始實施聯網收費后,建立了通行卡管理系統,實現了四個統一:一是統一了初始化IC通行卡的密鑰系統;二是統一使用按照技術要求設計的通行卡;三是統一了通行卡、身份卡、預編碼卡等IC卡的制作與發行;四是統一遵循《江西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通行卡管理辦法》,規范通行卡管理的業務流程,即形成了“省聯網中心—路段分中心—收費站”的三級管理模式,實現了管理模式“四個統一”,即統一發放、統一標準、統一調撥、統一操作。
通行卡管理模式主要有兩種:票箱式管理和卡盒式管理。通行卡票箱式管理是指所有的非接觸通行卡的流轉(領用、交還、調拔)以卡的張數為單位。在高速公路入口處,收費員人工手動從票箱(盒)。這種方式的通行卡經手人員多、流程復雜、工作量大,容易造成卡的大量流失。通行卡卡盒式管理是指所有非接觸通行卡通行卡的流轉(領用、交還、調拔)以卡長筒為單位。在高速公路入口車道處,收費員每確認有車駛入車道,系統自動從卡盒中彈出一張IC卡通行卡,由收費員輕松方便地交給駕駛員,在出口處,收費員將從駕駛員手中收回的卡放在收卡機入口(類似于自動柜員機的入口),系統確認該通行卡有效后,自動將其收進卡盒,收進卡盒的卡都是經過系統誰的有效卡??ê性谑褂脮r必須放在收、發卡機內,離開收、發卡機的卡盒為全封閉式結構。目前根據江西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的設備現狀和運行情況該省多數路段采用散卡管理方式、有部分路段采用卡盒管理的方式實行試點,以后逐步推行。
2 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聯網中心和各高速公路業主之間只是聯網行業管理的關系,而行業管理在通行卡管理這方面表現出矛盾多、困難大、協調工作復雜的特點,涉及通行卡管理業務的方方面面。
(1)現有的管理系統已不能滿足通行卡的日常的制作、管理。江西省高速公路通行卡的編碼規則為:1YYNNNNNNX,共10位十進制數字。其中:“1”表示通行卡,“YY”表示年份,“NNNNNN”表示順序號,“X”為前面9位數字的校驗碼,江西省高速公路聯網管理中心根據通行卡卡號的編碼規則給卡制造商分配卡號,聯網中心對通行卡進行格式化,根據路段對通行卡的需求將新卡投入使用,由于格式化的通行卡未進入系統,聯網中心無法在系統中出庫,只能路段將實物卡進行入庫之后人工報入庫數量,所以聯網中心的出庫數量與路段的入庫數量就會有差異。
(2)通行卡的調撥協調難度大,系統無法及時反應各所站的庫存數,當有所站庫存數不足時,只能根據各所站的報表估算庫存數,進行調配。特別是黃金周及節假日對于通行卡的調撥問題,江西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每年春運前期贛定省界站,梨溫梨園站,景婺黃三清山站入口發卡量巨大,出口收卡無法滿足入口的發卡量,這就需要從其他路段及時調入,各經營單位都想囤充足的通行卡應對各種狀況心態,所以非常難協調。
(3)高居不下的通行卡流失率,通行卡的流失就意味著通行費和通行卡工本費的流失。一些路段只對眼前的經濟效益十分關注,對于日常通行卡的管理不管不問。導致一些管理制度在全省范圍內都難以統一,行業管理呈現軟弱渙散狀態。突出的問題還有組織對通行卡的專項稽查工作,缺乏統一、有效的認識,由于各業主的不積極,在配合上采取應付的態度,很難查找到問題的根源,即使問題查出來了,處罰也難以到位。再加之,各經營單位對待利用通行卡逃費的行為打擊力度強弱有別,給協調工作帶來不利影響,也不利于有效實現其經營目標。
3 對策分析
3.1 加強軟硬件建設,提高服務能力
開發通行卡管理系統,包括通行卡的初始化、通行卡的調配、黑名單卡的管理、壞卡的管理,達到能在系統自動完成卡通行卡的庫存統計,通過更新技術手段來加強對卡進行內部管理,同時加強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技術維護人員隊伍。
3.2 加強協調,賦予管理單位更多行政權
密切聯系,加強協調。各高速公路業主、路網單位、聯網管理單位要建立規范的聯系機制和協調的管理機制兩個平臺。對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這兩個平臺予以協商解決,達到規范聯網管理行為,統一操作,保證各主體自身利益和目標不沖突的目的。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密切聯系,相互協調,才能達到多方共贏的局面。每出臺一項通行卡管理制度后,要定期向行業管理單位和部門征詢制度執行情況的反饋信息,對制度中執行效果不好、無法執行和存在問題及爭議的條款,根據相關規定,合理合法地進行修改和完善,以解決實際問題。
3.3 不斷更新技術手段,減少通行卡流失問題
江西聯網收費實施后,撤銷、合并了很多主線收費站,高速公路網逐步連成片狀發展,路段跨越距離長了,單次收費金額大了,巨大的利益驅動,使很多人鋌而走險,利用通行卡作弊逃費行為屢見不鮮,給國家造成了較大經濟損失。筆者認為,要杜絕利用通行卡逃費,結合目前的應用技術發展狀況,建議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卡流失。
嚴格限制所有入口的上路車輛,使其必須通過收費站出口車道下路,同時加強服務區、養護工區和施工路段出口的管理,以保證高速公路的封閉性。
協調各運營管理單位,做到及時、快速地發現卡流失的途徑并統一進行相關處理,同時加強對各類特殊情況的統一處理。
加強對特殊情況和特殊路段的監管,如:關鍵車道設備故障,供電故障;僅一人一出車道的收費廣場,未設閉路電視監視系統的臨時站,超寬車道,未安裝計算機設備的出口車道等。
對于無卡車輛收取卡成本賠償費,加強對特權車輛約束,并按規定流程和要求出示通行卡。
定期查詢卡狀態長期空閑的通行卡情況,跟蹤其最近所在的收費站情況,查明原因。特別是對于發生此類情況較頻繁的收費站,提示其加強管理,發生在卡夾之外的散卡要被收費站票卡管理員及時修復并點入卡夾,禁止長時間留存。
4 結語
加強對通行卡的管理,本質是為了杜絕通行費流失,只有從系統和管理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不斷更新技術手段;另一方面,同時管理人員要嚴格按相關規程操作。
參考文獻
[1] 王晨.淺析高速公路聯網收費IC卡系統安全隱患及對策[J].大眾科技,2010(3):57,68.
[2] 王飆.青海高速公路IC卡的管理及防控對策[J].科技信息,2010(8):759-760.
[3] 陳震.高速公路管理問題分析及其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5):121.
[4] 張平.高速公路通行卡“卡盒”管理實踐[J].中國交通信息產業,2007(2):88-91.
[5] 李錦豪.廣州北環高速通行卡流失現狀與對策[J].中國交通信息產業,2008(12):32-33.
[6] 張友權.高速公路通行IC卡管理[J].北方交通,2010(5):185-187.
[7] 吳學毅.建立遼寧省非接觸式IC卡高速公路收費系統[J].科技資訊,2009(9):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