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的經濟正處在蓬勃發展時期,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于供熱的要求也有著相應的提升。因此要加強智能熱網的推廣,城市供熱是重要的公益性濕熱,關乎著社會的穩定發展,使供熱的工作得到完善才能夠保證人們的生活質量。基于此,文章主要就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的優勢及總體架構加以分析,并對系統運行的效益以及運行的原理加以分析,最后對職能協調控制的實現進行詳細探究,希望此次理論研究對實際的操作起到一定指導作用。
關鍵詞: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優勢
1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的作用及優勢分析
1.1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的作用分析
我國當前對能源的消耗愈來愈大,能源緊缺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情,在供熱部門的運行費用也大幅增長,對于供熱單位的管理方面不僅要能夠得到加強,還要能夠使供熱系統的自動化監控水平得到提升,從而在保障系統的穩定運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1]。對集中供熱以及調度環節的保障,需要智能化熱網自動監控系統的介入,從而實施智能化的控制,在對計算機技術以及無線通信技術的應用下能夠實現熱站運行參數的監測,及時的發現問題并加以調整,從而在熱網運行的安全性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1.2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的優勢分析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之所以得到廣泛的應用,還有賴于其自身的優越特征,主要體現在工作的高效性,通過熱網監控系統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熱網運行失調的這一問題,并能有效實現熱網的運行平衡,這樣在熱網的供熱效果層面就得到了良好呈現。還有是實時性的優勢,在熱網監控中心的數據能和現場的數據同步,這也是以往的熱網系統所不能達到的標準。在節能性層面主要就是能夠使能源的消耗得到有效降低,自動監控作用下能結合室溫變化進行自動化的調節供水溫度,這樣在能源節約上就能夠得到有效實現[2]。
2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總體構架及運行原理分析
2.1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總體構架分析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的總體構架主要分成三個重要的部分,首先就是對現場數據采集的裝置,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實現現場流量以及溫度和氣壓的數據采集,然后對職能監控終端內的信息進行采集,并結合這些數據對采集點存有故障的自動報警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通過智能遠程測控終端把所采集到的信息發送到監控中心進行分析處理。然后就是對監控中心所接受到的信息進行存儲并顯示,在數據信息的顯示上是通過曲線圖進行實現的,然后再制作報表打印出相關的信息,在客戶端軟件的作用下對歷史的數據進行訪問[3]。最后就是通過短信息預警系統在編程的作用下能夠有效實現在線檢測,當檢測到故障時就會以短信息的形式發送到管理人員的手機上,這樣管理人員就能夠節省維修的時間,在準確性上也能夠得以提升。
2.2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運行的原理
這一系統當中的智能終端的功能層面,現場流量及溫度等數據能夠被采集和發送到測控終端,進而來實現傳感器連接無線智能終端,在數據的采集上就能夠得到有效實現。通過智能終端然后將信息上傳,監控中心的服務器要能通過獨立IP地址上網,這樣就能使數據傳輸到指定固定IP上得到保障,在數據庫以及服務器終端軟件下對所接收的信息進行存儲和顯示。在這一過程中的數字傳感器和無線智能測控終端是連為一體的,并構成了現場監控的單元,無線測控終端現場接入多路模擬量及開關量等并和遠程控制中心有效連接[4]。在這一系統下能夠對各種環境要素下所采集到的信息進行讀取,這樣就能夠有效實現遠程的監測以及數據共享的目標。
3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運行效益及協調控制實現
3.1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運行效益分析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由于自身所具備的諸多優勢,故此在效益上也能夠得到顯著的呈現,從社會效益層面來看,熱網的平衡有了精細化的調節,在室溫的穩定上達到標準,這樣就能夠最大程度地使熱用戶的冷熱不均的問題得到了有效減少。還有就是在自動采集及存儲以及統計分析等方面也能夠實現無人值守,這樣在人力資源層面就有了效益上的提升,還能夠使系統運行的參數得以準確的采集和調度管理等,在節約資源方面以及熱網的平衡上也得到了有效實現。
3.2 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協調控制實現
實現智能熱網自動化監控系統的協調控制,要能夠使各熱力站間的供熱效果得到均衡,這就需要結合室外溫度及供熱情況的不同,在對二次供水溫度設定值方法的不同確定下來加以實現。可以選取供水溫度按照周期變化并在每周期內和室外溫度平均值相對應,進而再對控制周期的情形加以確定,獲得盡可能長的調控周期。從具體的實現上來看,這一監控系統供熱運行參數每五分鐘進行數據采集一次,然后選擇計算供水溫度的周期作為一個小時,再擇取2.5攝氏度當做重新計算供水溫度設定值溫度變化限值[5]。
實際控制過程中的每次定時器的時間到之后讀取當前室外溫度平均值,同時也要和室外溫度值進行比較,如果兩者的溫度差比2.5攝氏度大就要對二次供水溫度設定值重新計算再按照這一值實施控制。自動控制程序的邏輯組態核心以及調試工具通過CyberLogic組態模塊實施自動設備硬件配置,然后結合換熱站自控要求定義程序功能塊,進而組成自控程序下裝到控制器內自動運行。從補水自動控制層面的實現來看,補水泵是分別跟蹤對應的除污器前壓差值,在壓差值比設定值低的時候,補水泵的自動滿功率就會啟動,而在壓差值比設定值高的時候補水泵就會自動停止。設備處在遙控狀態時能夠實施手動以及聯鎖和程控控制,啟動指令以及對指令停止間相互的閉鎖。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當前我國的熱網發展情況來看,智能化的發展是未來的趨勢,在這一系統下能夠實現自動化的監控,對于當前的一些縣區的供熱公司,在技術層面較缺乏,就要能夠尋找到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系統,這樣才能夠將供熱的效能得到有效提升。由于文章篇幅限制不能進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論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尹慶國,胡芳,王秀蘭.基于物聯網的供熱行業智能集抄系統平臺設計方案[J].電子制作,2015(4).
[2]張金麟,童若冰.供熱智能化與節能運行經驗淺談[J].建設科技,2015(2).
[3]陳擁政,周到,王智.關于熱計量技術革新及智能供熱系統研發的探索[J].建設科技,2015(2).
[4]劉蘭斌,鄒艾娟,馬宇飛,等.集中供熱智能通斷調節模式的節能效果分析[J].暖通空調,2014(11).
[5]徐軍.濟南熱力有限公司“智能熱網”系統建設與發展方案[J].區域供熱,2013(5).
作者簡介:梅德芳(1982-),男,山西省大同市人,工作單位:北京華源熱力管網有限公司,職務:工程師,研究方向: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