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占兵
為了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在教學中應巧妙運用電教媒體,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樂學氛圍,使學習變成一個輕松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從而達到“樂中求知”、“寓教于樂”的目的。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設法營造一個愉快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尤為重要。小學數學教材內容豐富,語言優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適合采用電教手段進行教學。運用電教媒體進行語文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更能創設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愛學”、“樂學”,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一、創設意境,以景激情。
電教媒體聚“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設特定的意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時,教師也就掌握了教學的第一把鑰匙。但興趣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特性而引起的,所以,在學生即將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手段,創設新奇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小數的性質”這一內容時,先播放一段錄像,就是動物王國舉行數學比賽的鏡頭,小豬、小猴,小貓都高高興興地去參加了,大象爺爺出了這樣一道題:比較1.5、1.500……00(80個0) 1.500……00(100個0)這三個數的大小,小豬認為第三個數最大,小貓認為第一個數最大,而小猴呢認為一樣大……那么,到底誰大呢?同學們想知道嗎?學完今天的內容“小數的性質”后,你們一定會明白的。以這樣的方式引入新課,誘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濃厚興趣,一股迫切要求掌握新知識的欲望油然而升。
二、顯示知識形成過程
作為一名教師重在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數學教學過程中中,關鍵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對于使用一般教學手段效果不佳的教學內容,這時教師就可采用電教手段,化靜為動,將教學中所涉及的事物、形象、過程等全部內容再現于課堂,從而使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獲取新知識。例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可將書中的圓形,由靜態變為動態,用微機先出示一個圓,將它分成紅藍色各一半,再把它平均分成16份,展開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再把它平均分成分32份、64份,繼續拼成一個新圖形,根據電腦演示,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發現: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細,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并且長方形的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就是圓的半徑,由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推出圓的面積=πr ×r=πr2。這種用微機作為輔助手段的教學過程,不僅讓學生知道圓的面積公式的由來,而且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三、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化解是一節課能否成功的關鍵。教師除了準確點撥、講解外,還要根據課型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特別是那些用傳統媒體難于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內容,教師如果因材施教,借助于幻燈、微機等現代媒體,定能收到明顯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這個重、難點,教師可采用微機進行演示,首先顯示一個長方體,再把長方體的上面、前面、右面這相鄰的三個面分別著上紅色、藍色、黃色,然后移動前面至后面、移動右面至左面、移動上面至下面,并且在操作過程中帶上音響,發現前后兩個面、左右兩個面、上下兩個面完全重合,并且引起學生概括“相對的兩個面完全相同”。接著,選擇水平方向的一條棱旋轉,發現它與其它三條棱長度相等,亦即水平方向的四條棱長度相等,同理,得出上下方向的四條棱、前后方向的四條棱長度都相等,再引導學生概括成“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這樣同學們便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獲取知識,發展智力,順利地突出了重點,化解了難點。
四、提供多層次的練習
練習是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又是運用知識發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只有精心安排一些有坡度、多角度、多層次的練習,才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利用電教安排大容量的、形式多變的練習,不僅省時,而且學生的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了練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