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昌治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也更加廣泛,在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并且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更好的理解。本文主要是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研究;建議
前言: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適當的運用信息技術來提升學生對圖像以及數學概念的理解,以此來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并且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充滿興趣,才能夠做到自主學習。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技術教學具有很大的優勢。
一、小學數學課堂運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
1.1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數學屬于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時,經常會充滿疑問,無法對知識有一個很好的了解,逐漸的對其失去興趣[1]。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當的運用信息化技術對一些數學難點進行解釋,這樣不僅僅能夠簡化數學教學,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逐漸的改變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態度。所以,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形式。
1.2為數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利用多媒體大屏幕來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學生能夠集中精神,并且屏幕中文字以及圖形的不斷變化,更是豐富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2]。簡單的舉個例子,在對長方形以及正方形的特征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設計一個不斷變化的長方形以及正方形,同時也在其中適當的填入一些卡通元素以及卡通字符等,這樣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課堂的活躍度。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策略
2.1利用信息技術解釋數學概念
由于小學數學的概念以及法則比較的生硬,學生剛剛接觸無法很好的了解,因此,教師要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將數學概念一步一步的演示出來,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思考,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并且學生在根據概念來不斷的思考,挖掘出新的問題,教師在一旁進行引導,促進學生自行解決問題,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解釋教學的面積概念時,可以將其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為學生講解物體的表面積,其次是講解平面圖形的面積,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以此來得出面積的基本概念。教師在講學的過程中,要利用計算機技術來為學生演示各個物體的面積,可以以學校的操作以及班級為例,來為學生講解正方形以及長方形的面積,最終總結出面積的含義。
2.2信息技術有助于教師對重點知識的講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會存在很多的重點以及難點,教師無法很好的解決,這時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演示知識的難點,將會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對體積的認識課程中,其中的教學難點是學生無法理解1立方米、1立方分米以及1立方厘米的表象,若是單純的利用口語表達,學生是無法很清晰的理解這話總抽象概念。但是,若教師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演示各個體積單位的大小,并且相互之間比較,以此來不斷的引導學生發現之間的關系,從而來促進學生對體積知識的理解,能夠迅速的分辨出體積的大小單位等。
2.3信息技術優化了練習設計
在小學數學的習題練習中應用信息技術,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鞏固。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教師在講解一課之后,一定要對講解的內容進行練習,以此來不斷的鞏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3]。但是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進行練習設計時,一定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行練習的設計。并且練習設計一定要遵循著從簡單到困難的原則,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能力。另外,教師在進行練習設計時,針對一個問題要設計多種解決的方式,以此來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發現其他的問題解決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
2.4利用信息化技術讓生活走進課堂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將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數學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將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展示給學生,以此來加深學生的知識的理解。并且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的運用,這樣使數學知識與生活相互聯系,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結語: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信息化技術,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對知識進行講解,要合理的設計一些練習題,以此來不斷的培養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瓊.小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對教育公平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0.
[2]陳亞.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3]張海燕.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