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紅素
【摘要】情感教育是三維目標的重要組成之一,針對初中英語教學而言,情感教育是指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情感因素,減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焦慮情緒,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克服“啞巴英語”的羞怯心理,提高英語語言素養,從而達到對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的目的和對英語文化的客觀評價與辯證接受,實現通過英語學習來培養和滲透學生高尚的情操。
【關鍵詞】初中 英語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三維目標的重要組成之一,針對初中英語教學而言,情感教育是指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情感因素,減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焦慮情緒,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克服“啞巴英語”的羞怯心理,提高英語語言素養,從而達到對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的目的和對英語文化的客觀評價與辯證接受,實現通過英語學習來培養和滲透學生高尚的情操。下面我就我的一堂公開課,談一下情感教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體現和滲透。
我的講課內容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的第一課時,重點是讓學生掌握一種新句型,即“Would you mind ……?”有禮貌的提出請求及應答。難點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會運用新句型的同時,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創設情境,進行情感教育。
第一,就地取材,情境導入進行情感教育。當學生走進教室坐好后,教室內有點熱,我就很自然的用英語向學生敘述了當時的情況,然后提問學生,根據以前學過的表述,如果用英語要求某人打開窗戶有幾種說法,等學生們說完后,我用屏幕展示出以前所學過的表述,啟發引導學生感受到這幾種說法一個比一個更有禮貌,更讓人容易接受。隨即很自然的引出今天這堂課要學到更為有禮貌的一種說法:A new expression—— Would you mind ……?(你介意做某事嗎?)。
第二,聯系生活,場景問答進行情感教育。我為學生們提供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5個不良場景(不聽課、不拾床鋪、不掃地、上課吃東西、課上睡覺),引導學生遇到類似情況,怎樣有禮貌的制止這些行為。針對這一環節,我首先明確了本節課的新句型Would you mind ……?引導學生結合這五個場景進行問答。本環節設計意圖在于通過不同場景熟悉新句型的應用,變換提問的方式和方法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更為主要的原因在于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五個典型示例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既照顧到了知識的積累和掌握,又凸顯了學以致用的功效,使學生利用所學英語知識走進生活,學有所用,實現新課標“明確自己的學習需要和目標,對英語學習表現出較強的自信心,能在日常交際情景中聽懂對話和小故事,能就熟悉的生活話題交流信息和簡單的意見”的四級目標。
第三、注重教材,聽說讀寫進行情感教育。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科每節課必須的技能訓練內容,教材板塊安排也非常合理,同時教材也是學生手中最直接、最重要的資源,所以我采用“Match the requests with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 ”、“聽問題找出對應答語”、“按照聽到的順序標出文中圖片的順序”、“根據答語標出對應的場景”、“結對練習,通過學生完整的對話再現教材中給出的場景”這五種不同形式的練習,將四種技能糅合在其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英語素養。
第四、游戲激趣,任務推動進行情感教育。我事先給學生安排了12個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情境,寫在紙條上,要求學生用今天所學內容完成任務。我將學生分為4組,要求每組代表任意抽取3個任務,同時開始,比比看哪個組完成得快。我在黑板上畫出分組表格,完成任務的組在相應表格內打上對勾,最后確定最快的組,由他們表演各自的任務。游戲進行時,每個學生都踴躍參加,情緒高漲,課堂氣氛異常活躍。由于學生提前不知道任務的內容,活動起來不太順利,這樣更有利于有的學生查資料,有的學生提示,有的學生為了小組的榮譽,想方設法完成任務。這個游戲既培養了學生互助的精神,又充分練習了新句型,通過表格形式,我客觀的對每組進行了評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完成任務是做事的動力,興趣加任務勢必會提高課堂效率,克服了學生“啞巴英語”的障礙,敢于和樂于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見解”。
第五、模擬場景,綜合運用進行情感教育。在前面引導、啟發、講解、應用環節的鋪墊下,我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象,采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用上“would you mind …?”,并加入相應的動作對新句型進行綜合運用,然后由部分學生到講臺前面表演,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生到講臺上表演的惟妙惟肖,如討厭的抽煙現象,打飯插隊現象等,不但英語口語表達的非常流利,而且表情豐富,表情語言搭配合適。
第六、作業開放,以生為本進行情感教育。我為學生留的作業是讓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就某些不良行為用新句型Would you mind……?向對方有禮貌的提出請求和制止,并及時記錄下他們的應答語,下一節課找兩個同組同學進行對話表演展示。這個開放性的作業既有過程,又有結果,強調的是以學生為本,而不是以知識記憶為主,學生準備過程既是對知識的再鞏固練習,又是情感教育的再現,在學生展示過程中教師還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另外,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沒有做整齊劃一的要求,能夠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第七、寄語希望,情感激勵進行情感教育。課堂最后環節我為學生通過屏幕展示我的寄語:Learn English,use English. Use English we learned in our real life. So your English will be better! (學英語,用英語。把我們所學的英語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那么你的英語將會越來越棒!)。這則寄語對學生提出了希望,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明確了學好英語的方法,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學生的殷切希望和無私的愛!
整堂課以情感教育貫穿始終,讓學生認識到在現實生活中種種不良的行為,教育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有禮貌的制止,同時通過做游戲、模擬生活場景等環節,激發了學生的互助精神,挖掘他們的想象能力,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和積極思考的好習慣,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素養和品質。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關注和實施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也是我們今后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