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付娟 邵勇



文章編號:1672-5913(2015)03-0016-04
中圖分類號:G642
摘要:針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所處困境,基于專業學位自身定位、國家相關指導文件、目前面臨形勢以及教育資源的優化統籌考慮,探討軟件工程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回歸本位、與學術學位實現差異化培養的途徑,提出建立與國際職業資格認證相銜接的軟件工程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對策。
關鍵詞:軟件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職業資格;研究生培養
0 引 言
專業學位是針對社會特定職業領域需要,為培養具有較強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能夠創造性地從事實際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而設置的一種學位類型,其突出特點是學術性與職業性的緊密結合,從設置之初就明確要求與任職資格相聯系。然而在軟件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雖然實現了蓬勃發展,卻一直未能解決與職業任職資格相銜接的問題,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處境被邊緣化。為此,將軟件工程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國際職業資格認證進行有效銜接,建立“以國際職業認證為導向,以職業勝任力提升為重點,以推進產學研結合為途徑”的培養體系,將是回歸專業學位設置初衷、實現軟件工程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特色發展、與學術學位碩士實現差異化培養的有效舉措。
1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困境明顯
我國自1990年設置和試辦專業學位教育以來,專業學位教育得到了迅猛發展,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但是自2009年起招生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效果并不樂觀。2013年研究生教育機制改革,“同等待遇”的實現又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專業學位碩士的特色何在,與學術學位碩士的區別在哪?
由于缺乏同質優秀生源及受長期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定勢影響,目前我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性”普遍不足,研究生培養尚未形成完全獨立的體系,在課程設置、學位授予標準以及質量評價體系等多方面尚待改進,明顯存在被“同化、矮化、弱化”的弊端。多數高校仍采用傳統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框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仍以學校為主,指導仍以學術型導師為主。
之前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多為企業在職人員,不存在就業問題,與職業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問題并沒受到重視,但是自2009年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困境就越來越明顯。較學術學位碩上而言,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普遍面臨社會認可度不高、生源數量不足等問題;較在職專業學位碩上而言,更是普遍存在實踐經驗匱乏、就業前景不清晰等現實問題。尤其在軟件行業,盡管國內外軟件企業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然而高校培養出來的大批專業學位畢業生卻岡兀法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而與崗位失之交臂。
為此,我們迫切需要建立新機制、新導向,引領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走出困境,實現快速、健康發展。
2 擺脫困境的途徑
軟件行業“供需兩旺兩難”的尷尬局面凸顯我國軟件人才“供需失衡”,直接反映出我國高校軟件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脫節。為解決高校與企業間的人才鴻溝,相關職業培訓機構應運而牛。為保證高質量就業或更好的發展,部分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只好被動地重復投入時間、金錢、精力去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如此無余之舉,不但凸顯了我國教育資源的浪費,更說明軟件工程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存在問題。
其實,對于如何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國家相關文件指導意見非常明確。《碩士、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強調進一步發展專業學位教育,必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緊密結合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專業學位教育與職業資格考試的緊密銜接,是專業學位教育的突出特色,也是專業學位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原國務院學位辦主任楊衛院士早在2006年就曾明確表示:工程碩士教育要成為大規模培養應用型工程人才的主戰場,就必須完善以工程領域與行業發展相結合為基礎、以企業自主創新為人才培養目標、以高層次職業資格認證為特征的培養模式。
因此,將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國際職業資格認證進行有效銜接,構建如圖l所示的培養模式,使學生在專業學位教育與國際職業資格教育的雙重作用下,讓所學知識與國際職業資格接軌,職業勝任力得以有效提升,成為滿足產業需要的國際化軟件人才,這足切實擺脫目前困境,實現軟件工程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3 與國際職業資格銜接的重要意義
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是處于同一層次的研究生教育,但培養規格應各有側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只有從專業學位自身定位出發,緊密結合特定職業領域行業發展和人才需求,方能實現其健康、可持續發展。
1)主動適應產業需求,實現專業業學位教育的健康發展和教育資源的優化統籌。
專業學位的實質就是職業學位。國家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目的就是要使其畢業時具有行業必備的專業能力及素養,達到從業條件,滿足國家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隨著IT行業的迅猛發展,國際龍頭軟件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必將不斷調整,相關職業認證標準必將隨之提高。如將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IBM等龍頭企業的職業資格認證有機銜接,必將促進高校緊跟IT行業發展,準確定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及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使之適應崗位需求。而且,據此引入外部質量評價機制,還將有效增強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動力,實現其健康、可持續發展。
2)開拓學生國際視野,推進專業學位教育國際化進程。
隨著全球一體化趨勢漸強,專業學位教育的完善以及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必將成為趨勢。尤其是在軟件業已超越國界的今天,建立與國際龍頭企業職業資格認證相銜接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必將有效促進學生積極開拓國際視野,及時了解相關國際標準和規范,盡早掌握本領域前沿知識及技能,提升自身職業勝任力和國際競爭力,為推進我國軟件工程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奠定良好基礎。
3)優化統籌國家教育資源,推進產學研合作,促進產業發展。
如果專業學位教育與國際職業資格認證實現成功銜接,將有效避免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時間、精力以及費用方面的被動重復投入,他們畢業即能投身軟件產業發展。企業亦可因此節約崗前培訓費用,降低篩選成本和用人風險,實現國家教育資源的優化統籌。高校則可借此培養雙師型教師、加強教學基本建設、緊密依托國際企業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有效運行機制,促進軟件產業發展。
4 初步嘗試與探索
自2013年初,北京工業大學軟件學院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所處困境出發,基于回歸專業學位設置初衷,正式開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國際龍頭企業職業資格認證相銜接的探索,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國際化進程。
4.1 二者銜接的可行性分析
在其他領域或方向,如項目管理、物流工程等,早有與國際職業認證相銜接的成功先例,但在軟件工程領域卻尚屬空白。為此,我們首先展開廣泛調研,分析二者銜接的可行性。
1)二者的人才培養目標具有多方面共通性,
二者都具有明確的職業導向性,都是針對IT行業對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需求、立足于為IT行業、信息產業培養具備從業素質要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都注重專業能力培養,相關被教育對象主要從事的都是軟件項目開發、管理以及計算機網絡開發維護等工作。
2)二者的教育內容具有較高重合度。
通過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與IBM等職業資格認證體系進行比照發現,相關培養體系所涵蓋的知識,如軟件開發的各類技術、工具開發以及應用數據庫等,均有較高的重合度。只是高校相關課程受傳統學科體系重理論、輕實踐的影響,而國際龍頭企業職業資格認證相關課程內容則緊跟全球IT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并盡可能地考慮企業的實際需求,更符合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要求。
4.2 學生對二者銜接的意見
如果實施對象不認同,再好的舉措也將收效甚微。為此,我們對學院在讀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展開相關內容問卷調查。130份回收問卷的統計結果表明,學生對此高度贊同。關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職業資格認證相銜接的意見(單選)如圖2所示,關于在學期間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的看法(多選)如圖3所示。學生對考取職業資格認證意向,IBM、微軟等國際廠商的職業認證關注度占絕對優勢。
4.3 初步嘗試
我們借培養方案微調之際,及時優化2013級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以高級數據庫管理與優化課程為切入點,在該門課程的講授內容中融合IBM職業資格認證相關知識,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相關選修比例高達95%,位居各門課程之首。通過該門課程結課審核的學生均申請并獲得IBM大學合作部頒發的證書。
目前,我們正著手深化高級數據庫管理與優化課程與IBM職業資格認證的合作力度,進一步完善課程內容,準備組織2014級學生申請IBM DB2國際認證。同時,以點帶面,適時優化凋整培養方案,拓寬其他專業學位課程與國際職業資格認證間的銜接,并結合研究生教育及行業發展實際,嘗試探索其他銜接方式
5 結語
以國際職業資格認證為導向、以提升職業勝任力為重點,建立軟件工程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國際職業資格認證相銜接的對接機制,是回歸專業學位教育初衷、增強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內在動力,也是實現軟件工程領域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本位教育特色、健康發展的有效舉措。因受研究生教育周期等因素影響,本課題相關研究還不夠深入,但其積極意義毋庸置疑,值得相關培養單位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