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玲
【摘 ? ?要】物理是一門基礎學科,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有重要作用。物理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推動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青少年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高中又是學生生涯的重要階段,因此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顯得意義深重。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如何教好物理便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信心興趣 ?學習方法 ?手腦并用 ?角色互換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169
一、樹立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從初中升入高中,物理知識的難度大幅提高,由于學生們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尚停留在初中階段,對于剛開始的高中物理學習往往難以接受。再加上平時聽到高年級學生的“物理難學”等抱怨,學生們在一開始往往就在自己心里建立起了“物理難學”的心理障礙。在這一障礙的影響下,學生們往往就會對物理產生恐懼心理,對物理學習望而卻步,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并最終導致越學越差,越差越不愿意學的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重樹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初期,教師可以適當降低標準,放慢學習進度,在循環往復中爭取讓學生最大化地理解知識,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螺旋式上升。讓學生們慢慢的進步,有進步之后自然會提高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善用多媒體等教學課件、合理的運用比喻激發學生的聯想、合理調節課堂氣氛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學習興趣的吸引下自覺融入到物理學習中。學生學習自覺性主動性提高了,在學習熱情高漲的情況下,學生們對于疑難問題的研究次數和研究程度也就會隨之提升,在物理學習中進步是必然的。
二、課上課下,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方法會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課上教師要指導學生聽課,讓學生們養成好的聽課習慣。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集聽講、思考、記憶于一身。教師教課的過程也是學生們主動接受知識點的過程,教師應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讓課堂成為單純的老師復讀,學生聽講的過程。教師要使學生們在腦海中自覺建立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弄清楚各個公式、定律的適用范圍,例如,機械能守恒只有在動能和勢能發生相互轉化時才能適用,而在飛機起飛等類似題目中,機械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轉化,這時候雖然總能量守恒,但是機械能是不守恒的,這樣的情況下就不能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課堂上僅僅靠聽講與記憶是不夠的,學生們也應養成良好的記筆記的習慣,懂得發現老師傳授的重點難點,并將其記錄在筆記本上,為課下的研究以及日后的復習奠定條件。另外,在獨立思考與隨手記錄的同時,學生們還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概括、推理、證明,這樣由自己概括、推理、證明出來的內容學生會印象更加深刻。例如,課本教材上并沒有直接給出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的論結果,因此學生們需要自己動腦自己推導,以得到相應的結論,這樣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會得到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能力都會有所提高。課后復習也是有效學習的重要部分,學生在課下應作出歸納總結,并及時復習所學內容,不能讓上堂課的遺留問題積累下去,日積月累不懂的問題積累的越來越多,再想解決就沒那么容易了。我要求我的學生們都建立自己的糾錯本,記錄下自己不懂得或者做錯了的題目及知識內容,課下自己研究或者與同學討論或是找老師講解,把不會的知識點都弄清楚。對于物理的學習,很多同學存在著“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的問題,這一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學生動筆太少,做題太少。這就要求學生們加大做題量,在做題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做題也是這樣的,學生接觸的題目類型多了,再接觸新題的時候解題思路跟方法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另外,教師應準確傳授給學生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例如:轉換法、類比法、等效替代法、控制變量法以及理想試驗法等多種方法,這樣可以有效擴展學生們的思維,有利于學生們尋找解題思路。
三、手腦并用,通過實驗學習物理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來源于實踐。要想讓學生們得到物理學習中的認識,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實驗。實驗對學生們提出了種種要求,例如:明確實驗的目的,把握實驗的原理,了解實驗儀器的性能,搞清楚實驗的步驟,另外還需要正確的記錄數據,認真分析數據。這種由物理現象追溯物理規律,由物理過程尋求定量關系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們要有數學運算、文字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并且需要學生們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思維方式,還需要學生有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實驗的過程是充滿智慧的過程,學生們在觀察、實驗的同時,會自己尋找規律把握規律,這樣不僅會開拓學生們的物理視野,引導學生們對物理規律概念深入思考,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掌握用知識解決實際事物的能力,也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們的觀察力、分析力以及總結概括的能力。這樣便應了新課標中“物理學習應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這一重點。
四、角色互換,開展特色高效教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教師自身的作用也是極其重要的,長期單調的課堂傳授式教學極其容易讓學生們感到枯燥,進而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教師應該順應當下素質教育,運用互動教學等方法,運用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當老師,讓學生自己解答學生們的問題,這樣學生們更容易在同學的講解中產生共鳴,更容易解決疑難問題,也能讓老師在聽講的同時了解清楚學生們的學習思路。物理是一門抽象的科學,又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因此單純依靠口頭陳述講解,無論是在教師講解還是學生接受的過程中都存在一定困難,要想打破長期存在的“在黑板上做實驗”的現狀,就要求老師要善于利用教具并指導學生自制教具。設計和制作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具能更好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給學生們提供豐富的觀察材料,同時又能激發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既檢驗了學生自己教具設計的合理性以及知識的正確性又加強了課本理論與實驗實踐之間的聯系。老師切忌過于嚴肅苛刻,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們對老師、對物理學習產生畏懼心理,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老師應與學生們建立和睦的朋友關系,站在學生角度,找到他們不能理解的知識點,然后重點講解解答;課上課下積極與學生們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物理學習動態,以更好地展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