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竹
自不動產統一登記確定將于3月1日實施以來,輿論對其的關注和討論就沒有停過。新的不動產登記制度雖沒有專門針對公務員房產登記的內容,但對于以前用假名進行登記,或者以其他不正規的手段進行房地產登記的行為,在新的制度下必然會得到規范。
不動產登記對樓市的影響其實并不像市場預期的那樣立竿見影,不動產登記對于房價的影響會體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預期上。僅從新的不動產登記制度上來說,對普通市民基本上不會有太大影響。
但從樓市調控層面來講,不動產統一登記、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的逐步建立對于以稅費調控為主的技術條件的建立、以“差別化”措施對樓市進行分類調控、調節存量房城市供求關系、樓市長效調控機制的建立等調控手段的轉向具有積極意義。
有分析認為,最終,房地產市場調控的稅費經濟手段會更加突出,以稅費手段改變市場需求結構,堅持“去投資化”,使市場回歸自住屬性,促使樓市長效性調控機制逐步形成。
不過,多數業內人士還是更傾向不動產登記與房產稅有關系但影響小的看法。CRIC研究中心研究員余仁花就認為,一方面,《房地產稅立法》尚未出臺,真正落地更無明確時間表;另一方面,即便《房地產稅立法》出臺,個人不動產產權信息錯綜復雜,各地不動產登記工作進度不一,其順利完成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房地產稅征收要想享受不動產登記所帶來的便利,恐怕還需要一些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