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華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它的研究對學習者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高中學習的科學有效記憶的分類進行了歸納總結,為進一步研究提供借鑒。
我們都深有體會:學習的過程就是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那么究竟高中知識的學習有哪些科學有效的方法呢?現歸納如下:
一、理解記憶法
在記憶材料的時候,只要它是有意義的,就應該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記憶”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層次,找出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而不要從一開始就逐字逐句地記憶。
二、形象記憶法
對于那些比較抽象的所要記憶的內容,可用圖、表等形象地描繪出來,有助于加深識記痕跡,提高記憶效率。
內容形象、直觀、記憶就深刻、難忘。把知識形象化能幫助記憶。
三、網絡記憶法
任何知識都不是孤立的,都可以編織在某個網絡之中。知識的網絡之間雖然縱橫交錯、關系復雜,但只要抓住主要的、關鍵的部分,那么,次要的、從屬的部分便會順理成章了。古人說:綱舉目張。網絡記憶法就是利用知識的網絡性,畫出間圖進行記憶的方法。
四、重點記憶法
重點記憶法又叫選擇記憶法,就是在記憶過程中對記憶材料加以選擇和取舍,集中精力記牢重點部分的記憶方法。
在學習中,并不需要把全部內容都記住,事實上,這也是不可能的。一種很好的重點記憶法就是,先用筆或紙蓋住你認為難以記憶材料的內容,那些被覆蓋的部分自然無法看見,而再讀這些材料時,可以想出被蓋的部分是什么內容。實在不能記住,則挪開筆或紙,反復幾次,便記住了。
五、對比記憶法
在記憶相類似的事物時,可將兩種事物進行對比,找出異同;或把某一事物和它的對立面比較起來進行記憶。
這種比較記憶法,在物理教學中會經常用到,如:在學習了機械諧振和電諧振的知識后,可將三個周期公式列出來加以比較;
不同之處是根號內的物理量L/g,m/k,LC,這不同之處正是反映了諧振系統不同的固有性質。學習中在使用機械諧振的周期公式,特別是彈簧振子的周期公式時,經常將fK號內的m與k填寫顛倒,為此可作這樣的對比聯想:把“L/g”跟單擺的形狀聯系起來:擺線L懸掛在上方(對應把“L”寫在分數線上方),擺球mg懸掛在下方(對應把“g”寫在分數線下方);把“m/k”形象地聯想為:猶如“質量為m的人坐在倔強系數為 k的彈簧沙發上”。
六、合作記憶
同學之間要合作學習,有意識得把要記憶的問題拋給同桌,或者同桌將問題拋給自己,既能夠補充彼此在記憶上的弱點,又能引起雙方的更多感官的刺激,從而引起“有意注意”,加強理解和記憶,這是最有效的記憶方法。不論是稍微模糊的記憶,或是很自信正確無誤的記憶,都可以討論。即使閱讀相同的材料,由于各人的理解能力不盡相同,也許你的同學知道得很清楚;相反的,你很清楚的地方,你的同學也許模糊不清。而且當我們把要知道的事情說出來時,會感覺到當初記憶時缺乏完整的整理。而在問答與討論之中會發現,有些知識的盲點也凸現出來,增強來對知識的理解的同時也增強了記憶。而這種你問我答、相互討論的方式需要同學之間的欣然合作。
提高學習效率,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改善自己的記憶。但凡學習都是需要記憶的,高中學習中也不例外。所以,有關這一方面的知識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以幫助學習者更有效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