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但是在城鎮化方面與國外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城鎮化是一個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一步,可以將更多的人口從農業中解放出來,為國家的發展提供進一步的人口紅利。在農村城鎮化的過程中,需要在市政、民生等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入大量資金,且資金投入周期長、回報率較低,從而需要農村信用社這一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基礎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支持,在這一過程中,在對農村信用社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文章將對農村城鎮化過程中對農村信用社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農村城鎮化;農村信用社;影響
前言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其農業人口在我國的人口比例中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尤其是在農村城鎮化的過程中,這一人口優勢也轉化為人口負擔,從而對城鎮化進程造成較大的資金壓力,在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建設大量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城鎮化過程中伴隨著勞動力、資本、技術、土地的生產要素的流動加速,對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同時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將打破原有的農村金融結構,使得農村信用社在經濟環境下面臨著新的金融需求,同時原有經濟架構被破壞將會帶來新的競爭對手,從而為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帶來了嚴峻的考驗。農村城鎮化發展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其涉及到征地、拆遷、規劃以及建設、商業等多個環節,尤其是在城鎮化的不同階段需要農村信用社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務,從而為農村信用社的金融創新以及業務發展提出了極大的影響。
1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農村占據著重要的比重,其中農村從業人口占據了我國人口的絕大比重,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對于勞動力的需求也在逐年下降,為實現我國農村的發展,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城鎮化建設道路從當前和長遠來看都十分必要的,我國現今的勞動人口以及經濟發展對于勞動力的需求決定了我國的農村勞動人口無法長期固守農業和農村,現今的農村從業人口需要有一部分向城市轉移以補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并以此來推動農村經濟結構的改革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得農業發展向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在現今的農村經濟發展中,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較為突出,且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發展存在明顯的脫節,農村中的富裕勞動力在當地缺乏必要的吸納空間,相較于同期城市人均收入增長緩慢,為解決這一難題,國家大力提倡城鎮化建設,一方面要繼續做好對于大中型城市的建設而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快做好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步伐。
2 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農村信用社受到的影響
2.1 農村城鎮化建設對農村信用社所帶來的機遇
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對于農民的幫助是巨大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助于提高農民收入。尤其是對于農村低收入人群,農村信用社作為我國農村最基礎的金融機構,農民收入的增加將會使得傳統的利息收入得以穩步提高。低收入人群在農村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從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趨勢上看,城鎮化將會使得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速保持在較為快速的發展水平,同時不論是在勞動獲取報酬還是財產性收入都會隨著城鎮化所帶來的變化得以增長,其中,農村人口城鎮化后將使得定居型消費成為主流,從而使得農村城鎮人口在醫療保健、交通運輸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消費大大增加,在提高低收入人群增長的同時也會有利地推動農村中產階層的形成,從而使得城鄉居民需要更多的金融服務,據權威數據表明,未來消費信貸余額的增速有望達到24%左右,伴隨著城鎮化過程中的居民消費增長,農村信用社的個人消費貸款業務也將迅猛增長。城鎮化的前提是確保就業,城鎮化過程中服務業將會吸納更多的農村就業人口,未來的發展將會更多地依靠民營和個體創業的小、微型服務業,而由此所產生的大量小額信貸需及銀行的零售貸款業務需求將會進一步推進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同時,城鎮化將會促進居民財富的增加和企業的發展,從而使得農村信用社的中間業務得以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城鎮化的發展將會帶動新一輪的經營網點的建設,隨著城鎮化的進行,農村信用社的服務對象將發生變化,服務對象更多的向新興城鎮轉移,需要更多的服務網點進行支撐。城鎮化的進程將會使得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更為多元化和綜合化,多元直接融資以及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有序推進將使得農村金融市場進一步擴大和活躍,雖然短期內券商、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信托機構與農村銀行一起共享金融市場,但總體來說,其他機構則主要扮演著“通道”的角色,無法撼動農村信用社的主體地位,農村信用社將會演化出更多的創新性金融產品以更優質的服務來推動農村信用社的跨越與轉型。
2.2 農村城鎮化過程中農村信用社所面臨的挑戰
隨著城鎮化的進行,農村信用社將面臨著凈息收窄、凈利增速放緩的壓力。隨著城鎮化的進行將會使得融資成本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得以穩步推進。再者,從多元融資結構的演變上看,城鎮化過程中的“資產端脫媒”將會對銀行盈利形成較為顯著的負面沖擊。同時,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將會改變原有的金融環境,使得農村信用社所面臨的服務對象以及服務項目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農村信用社將面臨著較大的金融產品、服務的創新和轉型壓力。在面臨創新、轉型壓力的同時,風險管理的壓力也會成倍提升,在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與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建設相掛鉤的融資平臺及房地產貸款風險壓力將會持續存在,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市政、樓群建設中的基礎建設投資巨大,將會使得融資平臺的融資規模進一步提高,在國家對于房地產進行調控的大背景下,房地產業的資金壓力將會使得融資平臺的風險增大。同時在城鎮化的過程中農村信用社將會面臨著更加嚴峻的風險資本監管,近些年來,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因此,銀監會出臺相關政策來加強對于政府融資平臺企業授信業務的管理,提高了準入門檻與監管水平,使得融資將面臨著更為嚴格的審查,為解決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資金壓力,政府融資平臺紛紛借道影子銀行進行融資,增加了銀監會監管的難度,下一步監管的重點將是引導銀行表外信貸項目顯性化,并借助資本充足率確保監管要求,降低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幾率。
3 城鎮化過程中農村信用社的應對措施
為提高農村信用社在城鎮化建設中的競爭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從政府合作中入手,加強與政府間的合作,積極拓展與農民工市民化相關的金融服務,提高農村信用社的利潤增長點。(2)積極推進農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務創新,向資產管理和私人銀行業務方向轉變,尤其是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化農民的收入水平將會迅猛增長,農村信用社應當積極推進個性化的資產管理服務及私人銀行服務以滿足居民對于金融服務的需求。(3)推進新的銀行網點在新興城鎮的建設,逐步將營業網點推進到地市、縣區以及大城市郊縣,拓寬農村信用社的營業范圍和渠道。(4)積極關注和發展農村新型農業組織的業務并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提高農村信用社的服務效率和風險管控。(5)加強城鎮化過程中農村信用社對于新領域新風險的管控,實現農村信用社的穩步健康發展。
4 結束語
農村城鎮化是我國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在農村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對于農村信用社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農村信用社應當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積極探索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特性的新道路以實現自身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忠民.加快改革創新步伐促進農村信用社轉型發展[J].吉林金融研究,2013,4.
[2]劉春節,謝佳.城鎮化給吉林農村信用社帶來的機遇和挑戰[J].現代商業,2014,12.
[3]彭輝.功能視角下吉林省農村信用社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