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華
摘 要:高中生逐漸成熟,喜歡探索,政治經濟課具有時代性強、綜合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具有獨特的價值,養成適應高中生特點的政治經濟課學習習慣既是高中生成長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任務。該文主要介紹了高中生學習方法的引導策略,并進一步分析了高中生如何更好地進行政治經濟學習。
關鍵詞:高中生 政治經濟;教學 基本任務 引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9(c)-0143-02
1 高中生學習方法引導策略
1.1 抓住關鍵時期
在學習的關鍵時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十分有效的,一旦在這個時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可以長期受用,反之則很難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一是高中學習的初級階段,是初中向高中轉型是時期,在這個時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教師可以在這段期間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1.2 加強持久訓練
學習習慣的養成和不良學習習慣的矯正都是一個漫長又艱難的時光,學習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進行反復的訓練,反復的磨合才能養成習慣。通過訓練能夠讓學生養成基本的、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只有嚴格訓練才能夠讓知識和規范融入到學生的學習模式當中。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方法、技巧、耐心和屹立。高中生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不斷實踐、不斷糾正和強化。
1.3 與時俱進
新事物總會淘汰舊事物,學習習慣同樣也需要被賦予時代內涵。不能一味地效仿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方法,要懂得從學習中尋找樂趣,利用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高中生在學習中要不斷養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習慣,讓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調整心態,養成一個適合學生個體生存發展的學習習慣。
1.4 因人而異,尊重差異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機、興趣與需要都不相同,在心理、性格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教師需要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工作。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學校、家長等多方面的配合與努力,學校、家庭、集體、自我這四個方面的教育需要得到有機的融合。
1.5 重視榜樣作用
高中生善于學習,善于模仿,通過良好的人物榜樣塑造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地進行激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表率作用尤為重要。教師在學習中的行為習慣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所提出的要求和指導理論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風格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習慣。所以,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一套規范的準則來進行約束、示范和引導。
2 加強高中生學好政治經濟的方法探析
2.1 常規學習習慣的養成
(1)制定學習計劃。
要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學習計劃的重要性,學習計劃作為學習內容執行的重要綱領,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習的效率,加強學習目標實現的可能。
具體在實施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去分析目前自身學習習慣的優勢和劣勢,從而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案,來安排學習的時間和具體方法,讓計劃落實到實踐當中。
(2)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
要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針對性。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積極了解新課程需要掌握的概念,根據老師的學習任務安排認真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認真思考老師布置的題目。
(3)認真對待課堂。
課堂是學習的核心和關鍵的環節。在課堂學習中,學生需要緊緊跟隨教師的思路,與老師積極配合,踴躍地提出問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記錄筆記時要簡明扼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隨堂測驗,理解課堂內容并對原來預習的問題進行校正。
(4)合理有效地復習。
復習是學習中幫助學生深化理解、鞏固知識的環節,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知識的系統化水平。在課后及時進行復習工作,認真回憶課堂內容,對課堂中沒有完全理解的內容進行補充,抓住課堂重點,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最后要合理地分配復習的時間,對錯題進行著重觀察,做到經常復習,科學有效的復習。
(5)獨立完成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是鞏固知識、檢測學習掌握情況以及提升學習掌握方法的重要手段,可以讓新知識運用在實處。做作業的任務可以放在復習之后,要確保作業的獨立完成,書寫上要規范,保證上交及時,對作業的錯誤做到及時訂正。在解題的過程中,要充分的運用政治知識,不斷激發自身的創新思維。
2.2 強化政治經濟學習的方法
(1)牢固掌握政治經濟的概念。
首先要牢固地認識政治經濟的相關概念,這是解決和分析問題的基礎。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過背誦來將概念和原理記憶在腦海中,可以通過關鍵詞的記憶方法,對詞匯進行補充達到完整記憶。不僅如此還要做好知識的遷移以及協同記憶,善于去區分相似的觀點,比較知識點的一同,找出關鍵所在。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事物的內在聯系,通過對事物本質的理解來激發思考能力。
(2)關注社會熱點。
社會熱點和政治經濟課程緊密相連,是政治經濟課程的良好教學內容,也是教育工作需要不斷關注的對象。文科類的高中生尤其要密切注意社會熱點,不斷提升自身的視野以及思維的開闊。在這方面,要養成對時政信息的捕捉能力以及儲存意識,提升對重大事件的敏感性,養成通過媒介獲取信息的良好習慣,積極與同學交流看法,向老師請教問題,對社會熱點形成一個良好的價值觀念。
(3)養成探究的良好習慣。
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知識價值的體現,質疑精神是創新精神的前提,這也是政治經濟課程需要培養學生擁有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要培養學生養成善于發現問題的習慣,鼓勵學生去思考、追問、大膽探索并勇于創新,對學生鼓勵其去進行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研究學習,對當下的政治經濟問題提出創造性的觀點。
(4)將理論與實際結合。
理論終將要與實際重逢,理論來源于實踐,最終也要服務于實踐。通過對政治經濟知識深刻而靈活的認識,讓其轉化為自身的專業素養。對政治經濟課程的內容不能僅僅地局限于知識內容的背誦上,同樣要讓這些所學的內容運用到實際的問題當中。首先學生需要做到的是對政治經濟等基本知識進行掌握,構建知識體系,注意對信息、材料的積累。其次,要不斷摸索政治經濟的答題技巧,提升政治經濟的答題能力。最后,要加強對政治經濟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在教師的幫助和教導下,去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通過對辯證思維和發散思維的運用,讓更多政治問題在學生的觀念下得到深層次的剖析。
3 結語
高中生的政治經濟學習在當下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它不僅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決定了學生今后的政治認同、價值觀、世界觀的導向。與此同時,高中生的學習更注重對其學習方法的培養,無論從習慣還是思想的培養的角度來說,政治經濟學習都需要被充分重視,相關的教育工作也應大力順應素質教育的潮流,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尹秀艷,曹葵.高中學生的經濟理解能力調查分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6(4):27-31.
[2] 尹秀艷,淺野忠克,徐麗.中日普通高中經濟教育比較:現狀、內容及效果[J].全球教育展望,2014(10):63,95-105.
[3] 陳友林.論新課標對高中政治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