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高校轉型發展是適應時代要求和社會需求的舉措,在轉型發展中要求地方高校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地方高校中的聲樂教學應轉變觀念,以培養出高質量的聲樂方向的應用型人才。文章通過分析當前地方高校聲樂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積極構建應用型聲樂人才培養的建議,并就如何在這一模式下做好聲樂課程改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音樂專業 應用型人才 創新模式
應用型音樂人才是指具有一定音樂專業水準的復合型實用人才。當前的聲樂教學模式往往只注重音樂專業技能技巧的培養,忽略了綜合素質的培養,與社會的需求不相適應。
一、地方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地方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有好的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培養的聲樂人才技能過于單一。從當前社會人才需求市場來看,聲樂專業演唱專業需求較高,在演唱、合唱指揮、節目策劃、節目編排等方面都比較擅長的復合型音樂人才,即需要一專多能的綜合性人才。但是,當前地方高校音樂人才培養目標普遍單一,難以與社會需求相適應。二是聲樂教學觀念落后,滯阻了聲樂教學改革的步伐。由于聲樂教學方法的滯后,教學手段單一,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些狀況對聲樂教學改革和教學成效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上,缺乏正確的理念和方法,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強大作用。
二、應用型聲樂人才的培養
聲樂專業人才就業不容樂觀,這說明現在的聲樂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需求不相符合。究其原因是人才培養目標不準確,理念與時代接軌不到位,特別是存在著重理論輕實際、重專業輕綜合等問題,忽略了市場對聲樂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據此,作為教師,必須樹立按需培養的全新理念,將聲樂課程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密切地聯系起來,修正聲樂課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要以培養應用型聲樂人才為主要目標,加強對社會需求的研究與預測,有針對性地修改人才培養規劃,按照市場需求原則,確保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社會需求,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故此,作為聲樂教師,要強化市場需求意識,加強對社會市場動態變化的關注,適時調整聲樂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增強聲樂人才培養的實效性。
三、應用型聲樂教學手段的提升
現在已進入信息網絡化的多媒體時代,聲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對聲樂教學的積極作用。多媒體教學集視頻、音頻、圖片為一體,能夠對人的聽覺、視覺等感官系統產生直接的刺激,從而給人留下直觀而深刻的印象,可以極大地增強教學的生動感和形象感,能夠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故此,作為高校聲樂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聲樂課程中進行靈活應用。在實際操作中,教師要盡可能發揮多媒體的功能,在聲樂教學中將文字、音頻與視頻播放結合起來,采用試聽結合的方式,從而多角度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還要注重與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要將多媒體與分組學習、合唱等方式聯合起來,多媒體技術僅是一種輔助手段,并不是聲樂教學方式萬能鑰匙,不能將聲樂課上成多媒體展示課,通過合理使用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應用型聲樂教學方式的完善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方式是萬能的,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適應復雜、多元的社會需求。在聲樂課程改革中,必須將應用型人才模式作為主要基調,在此背景下,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聲樂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合唱表演、歌詠比賽、文藝匯演等,通過節目策劃、組織、編排、訓練、彩排、表演等環節,能夠讓學生聲樂實踐能力得到極大地提升,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激發興趣,認識不足,積累經驗,豐富閱歷,增強舞臺綜合素質,為其進入社會就業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在聲樂課程改革中,必須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盡可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技巧和綜合素質。聲樂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演唱歌曲的基本技能技巧,要培養聲樂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少兒歌曲和通俗歌曲。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既要狠抓學生聲樂基礎的學習與訓練,也要注重學生文化層面的審美教育,讓學生深入理解聲樂作品,能夠為其在聲樂演唱中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作品所抒發的真情實感奠定堅實基礎。因此,在聲樂學習中,要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培養密切地結合起來,注重學生舞臺實踐能力的培養。
五、結語
總之,當前的聲樂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市場需求的適應性不強,加強對聲樂課程改革,采取應用型音樂人才創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故此,在這一新模式下,必須轉變人才培養目標,更新聲樂課程設置及教學觀念,采取與社會需求相符合的教學方式與手段,才能與時俱進,有力地提高我國普通高校聲樂人才培養質量。
基金項目:
本文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改課題《地方本科院校聲樂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RKJGY1312。
參考文獻:
[1]唐博.聲樂藝術的文化視野[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
[2]林立君.聲樂教學藝術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3]楊子華.新課程背景下高師聲樂人才的培養[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