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要:鋼琴演奏技術訓練可分為生理訓練及心理訓練兩方面。生理訓練包括手部支撐及獨立性練習、手腕的柔韌性(彈性)及力量練習、前臂及大臂的綜合運用,以及整個身體的協調用力等方面,而手部訓練是鋼琴技術訓練的重心和前提。手部訓練按部位劃分可分為:彈奏及指關節(也稱為第一關節)的支撐與彈奏兩個方面。人的手部結構較復雜,五個手指長短不一,就能力來講各有所長并各有所短,參與每個手指運動所用到的肌肉部位不盡相同,所以在訓練技術時要有一定針對性才能做到實用、高效,以達到提高演奏技能的作用。對掌肌作為支配最邊側的兩個手指(大拇指和小指 )的重要肌肉組成部分,對鋼琴演奏技術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鋼琴演奏技術分析來論述對掌肌在鋼琴技術訓練中的重要性,并提供幾種訓練方法用以讀者參考。
關鍵詞:鋼琴技術訓練 對掌肌 拇指 小指
一、什么是對掌肌
對掌肌分為拇對掌肌與小指對掌肌兩塊肌肉,各附著于拇指掌關節、小指掌關節與手腕關節之間。觀察手掌兩側突起的兩塊肌肉可以比較直觀地找到它們的位置。
(一)拇指對掌肌
拇指對掌肌起自屈肌支持帶和大多角骨,止于第一掌骨。
人手成功的奧秘在于拇指的成功進化及強勁作用。正是拇指構成并協調了人手所能企及的一切靈巧動作。倘若拇指不存在,手就如同一把不能對稱或對齊的鉗子,既無法去夾牢任何東西,亦無法完成手部最精確的動作——對掌。拇指是手的靈魂,拇指功能約占手功能的40%,而拇指對掌功能占拇指運動功能的60%。所以在兩塊對掌肌中拇指對掌功能也更加重要,動作相對復雜一些。拇指的這一特性使得拇指在鋼琴演奏中起著非常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可獨立做垂直運動彈奏單音之外,更是在進行多音連接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手指。此外在八度、和弦的彈奏技術中,也是拇指和小指進行協作支撐。
(二)小指對掌肌
小指對掌肌起自鉤骨、屈肌支持帶,止于第5掌骨內側,主要作用為對掌功能。小指與拇指相比活動范圍小,動作相對沒有那么復雜,在鋼琴演奏中主要起單獨彈奏及和弦、八度的支撐作用。此外,它因處于雙手的外側,右手一般在演奏帶有高音旋律聲部的音程及和弦時,小指起到關鍵性作用。而左手小指則是演奏樂曲渾厚和聲低音的主要手指。但小指天生短小而無力,則其對掌肌的發達與否直接影響著小指的支撐能力及進行高音音色多元化的能力,所以對于小指對掌肌的練習也是鋼琴演奏技術訓練的重要一項。
二、對掌肌訓練方法
針對對掌肌的訓練方法筆者歸納為單音斷奏支撐法、音程支撐法及和弦支撐法三種方法。
(一)單音斷奏支撐法
斷奏支撐法是練習手指支撐及從手指到整條手臂再到肩膀獲得自然通暢演奏狀態的基礎練習法。此練習法同樣是進行對掌肌訓練的主要練習法。具體方法是,手放到琴鍵上做好準備,然后以手腕為主導上提起,并帶起手臂及手掌部位,手掌自然放松手指垂直于琴鍵。直到指尖離琴鍵大約3-4厘米后放松手臂,用最自然的重量下鍵,彈出聲音。彈出聲音后,要注意手腕下沉與手前臂及琴鍵成一條水平線,手指各關節有一定弧度不能塌陷。
練習此動作時大拇指和小指因生理結構不同,具體練習要點也有一定差異。大指支撐時,要借助一定外擴的力,這需要展肌的協助。在練習小指支撐時可以稍調整手掌的角度,使小指與所彈奏的琴鍵成一條直線,此時整個手掌的掌關節線與琴鍵大概成45度角。這個角度能更好地幫助小指做單獨支撐練習,而且可以把手臂重量最大限度地放置在小指上,從而更好地刺激小指對掌肌,讓其更加發達。
(二)音程支撐法
音程指兩個音同時發聲,這種方法可同時訓練拇指與小指的對掌肌,以讓兩個手指達成同步協作的演奏目的。這種訓練一般從五度音程開始,因為五度音程跨度適中,正好是五個手指自然擺放的原位。在做音程練習時,可進行斷奏和貼鍵下推兩種方法。斷奏可練習兩個手指的鍵位感,并找到進行雙音彈奏時手臂整體的協調性。貼鍵練習是指拇指與小指擺放在所要彈奏的兩個音的琴鍵上端準備發音時依然是手腕起到主導作用,向上抬起準備出手臂的重量,但兩個手指的指尖不離開琴鍵。然后手腕向下向琴鍵根部方向用力,彈奏出聲音。要注意,向琴鍵根部用力只是一種用力方向,真正的觸鍵點仍是琴鍵外部。
在五度可以支撐自如后,可逐漸加大跨度進行六度、七度進而到八度的音程練習。把八度作為最大練習的音程度數,是因為常見對掌肌的使用一般出現在五度到八度之間。古典時期以前單手演奏所需音程幾乎不見超越八度的音程。即便是浪漫派最常見的單手音程也是在八度以內,例如李斯特炫技片段經常是快速連續八度音程。在浪漫派以后如拉赫瑪尼諾夫,會出現一些超八度的復音程,但也很少大面積使用。在進行此練習時,因每個人手掌寬度以及手指長度不同可適當增減音程。大手可從六度開始練習,甚至直接練習八度。小手在練習時如接觸到八度就會使用展肌,這一動作本身會產生一定的緊張度,從而會影響手臂部位的放松,也影響自然重量的使用。所以在小距離音程內先練好對掌肌的支撐,再逐漸加大音程度數有利于得到更好的練習效果。
(三)和弦支撐法
和弦是指三個音以上同時發聲。此種方法是音程支撐法的進一步訓練。也就是說在音程的基礎上加進其他手指一起彈奏。練習要點同音程支撐法。可從三和弦原位練起,然后練習三和弦轉位。三和弦能在自然放松的狀態下彈奏后可進行七和弦及八度加音和弦的練習。同樣,越大的跨度越需要展肌的參與,要注意放松及各手指之間的協作。
三、結語
對掌肌作為拇指和小指重要組成部分,在鋼琴演奏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音樂中出現的和弦、八度大部分都是由這兩個手指來參與完成。此外大指還會起到連接的作用,小指在主要聲部中承擔更多的任務,所以針對對掌肌的訓練極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