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晴
摘要:音樂產業是文化產業中的分支之一,兒童音樂文化產業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兒童音樂文化產業規范化提出健康發展的策略和合理化的建議,有助于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確立今后的發展方向,通過規范化進程使社會需求如此之大的產業進行準確的定位。
關鍵詞:兒童 音樂文化產業 規范化
音樂產業本身是一種文化產業,在藝術產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文化產業是把音樂當做商品,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音樂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在我國主要是指音像業、音樂商業演出等以音樂作品商品化作為核心的產業。音樂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對于社會主義文化市場和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兒童音樂文化產業在其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凸顯出來,研究其規范化發展的規律意義重大。
一、我國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音樂文化產業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音樂市場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尤其是兒童音樂文化市場更是如火如荼。盡管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開展了音樂文化產業現狀及發展的研究,國內的一些學者也就我國音樂文化產業的現狀分析和發展策略提出了不少觀點,但是火熱的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的規范化研究卻一直沒有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
作為教育接受者的兒童來說,受文化環境的影響很大,其中音樂就是作用于心靈的最有效的媒介之一,也是最有效地被兒童接受、內化的教育資源。一些研究者往往會從成年人的立場出發,從而忽視與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相關的音樂文化,對兒童音樂藝術領域缺乏理論上的系統研究,也缺乏確切的界定和鮮明的概念,在諸如《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等一些權威的音樂工具書中都無法找到“兒童音樂”條目。許多研究者把重點放在兒童音樂教育教學的研究上,有關兒童音樂文化整體發展的文獻極為鮮見。薄弱的兒童音樂研究和豐富的兒童音樂教學機構形成鮮明的對比,不但反映出兒童音樂理論研究的滯后,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成年人社會對兒童音樂文化扭曲的認識和兒童在成年人的社會中缺少訴說自我的狀況。
二、兒童音樂文化產業規范化的意義
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的商業價值無論對哪個國家來講都是巨大的。有大量的文獻研究證明,老師和家長們對孩子音樂上的學習總是抱有很高的期望,家長們認識到音樂對兒童的智力、情感和審美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家庭都愿意對其投入時間和金錢。現在,針對兒童開展的音樂教育、演出演藝、相關音樂文化產品的出現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有政府舉辦的、也有民間組織的、還有各大琴行和演藝單位操刀的,這些其實都說明了社會在提高兒童音樂素質方面的需求是極大的。而現存的兒童音樂文化產業是零散的、各自發展的,沒有一個完善、統一和規范的標準。
音樂文化的生產要素是信息、知識、文化、技術等,是具有一定的附加值的產業。音樂文化產業是一種鏈條結構的產業,它的生產、包裝、宣傳、銷售、以及反饋等,形成一種非常復雜的網狀系統。就我國的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現狀來看,暴露出來的教育體系、人才培養、音樂產品、法律機制等問題阻礙了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成為了制約其發展的絆腳石,因此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的規范化勢在必行。
三、兒童音樂文化產業規范化模式之構建
(一)產業體系的規范化
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的現狀,存在理念上的弊端、產業鏈條的缺陷、與社會需求之間的不平衡等問題,各種與音樂相關的產業,如:核心音樂產業、琴行、學校、演藝機構、出版機構、外延音樂產業以及電視廣播媒體等各自為戰,往往是聞風而動、跟風而上。兒童音樂文化產業體系的規范化,就是要進行行之有效的產業管理,就像煤炭行業有煤炭行業的標準、建筑行業有建筑行業的標準,出臺對于這一產業體系規范化的標準,并大力加強監管力度。
(二)品牌的規范化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音樂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因此要從品牌經營出發,逐漸打造兒童音樂文化品牌。不但要加大創新力度,盡量避免文化產業的拷貝、濫俗等現象發生;而且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上,要注重以科技為平臺,打造基于兒童音樂文化創新、滿足市場需求、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音樂文化產品。
(三)市場的規范化
兒童音樂文化產業機構的種類繁多、名目不一,其規范化要從市場入手。首先從兒童音樂文化產品的策劃、創作、生產、宣傳、營銷的各個環節中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其次為了促進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的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保護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的知識產權;再次,營造健康積極的兒童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推動兒童音樂文化產業市場規范化的進程,對兒童文化品牌打造、兒童音樂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促進就業都起能到了引導的重要作用。
通過音樂文化產業的規范,促進文化產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讓兒童音樂教育、兒童音樂文化、兒童音樂相關產業產品能更好的為提高兒童的綜合素質服務,通過音樂將“美”植入孩子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