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琴
摘要:舞蹈自古至今都是人們慶祝豐收等一些喜悅的、重大的事件的一種方式,比如古時候就有擺手舞、腰鼓等等。民間舞蹈來源于民間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慣等,并且每個地方都有其特色舞蹈相關的歷史。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就會培養這樣一批繼承人,將這些優質的舞蹈繼續弘揚內外。尤其是對于那些民間舞蹈來說,具有獨特的風格性及民族氣息,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著重傳授的內容。對于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的舞蹈來說,舞者需要走入舞蹈歷史當中,去感悟其精髓。有助于舞者深入了解民間文化習俗,進一步理解舞蹈所要表達的民族文化特點以及民族精神。通過舞者的切身體驗,使得其能將感悟融入到舞蹈動作當中,更加能發揮其情感的傳達,比如喜悅、悲傷、堅強等。
關鍵詞:民間舞蹈 文化習俗 舞蹈教學 風格性
基于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所呈現的藝術特色就迥然不同。正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由于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多不同民族的心理對于同樣的藝術形象也有著各自的理解和不同的看法,使得不同傳統文化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手法和獨特的審美觀念。我國民族舞蹈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古代文化的積淀以及保留原始舞蹈的遺存等特點,使得民族舞蹈在民族交融中不斷發展。結合舞者對于民間舞蹈的體驗,如歌曲、舞蹈等相互的交融,使得舞者在體驗中相互學習、共同成長進步,不斷創新。在舞蹈表演者在展示過程中,體現了對民族特色以及思想感情的表達,通過對民族文化的進一步了解使得舞蹈本身更加完善并富有強大的生命力。另外,我國民間舞蹈鐘情于對舞蹈隊形的變換,注重對場面變化的情況,這些都有助于舞蹈在不斷的變化中展示出主體思想。
一、目前民間舞蹈“風格性”教學過程中的現狀
(一)學習民間舞蹈的人員減少了
近年來,有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學習民間舞蹈專業的在校學員越來越少,存在逐年遞減趨勢,這對于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有著消極的影響。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和變化,有些學員思想意識也發生了改變,對民間傳統文化及舞蹈的傳承失去了興趣。相反,更喜歡接受一些新鮮事物,比如一些時髦、時尚的舞蹈等。另外,還有一些學員認為大趨勢下對于傳統民族舞蹈的出路并不那么樂觀,而是要跟隨主流,學習一些大眾廣泛喜愛的舞蹈。對于落后的民間舞蹈更多的被貼上庸俗、落后的標簽,加之很多學員的父母并不看好民間舞蹈未來的發展前景,擔心孩子未來的就業問題,進而轉為學習一些目前較為流行的大眾傳媒、音樂等專業,干脆放棄對舞蹈的繼續探索與追求。所以,才導致這幾年來舞蹈學員越來越少,更別提民間舞蹈學員的人數了。
(二)校方在舞蹈教學中減少了民間舞蹈的課時
除了社會上對于民間舞蹈的忽視之外,作為從事教育工作的學校也表現出對民間舞蹈教學的不重視。近年來,多半是因為社會發展的需要,學校將藝術發展的重點主要放在了音樂、美術、播音主持等方面,忽略了對舞蹈領域的教育支持。并且舞蹈專業報考人數的減少,學校也未作出積極的調整對策,使得舞蹈專業教學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加之學校不但不給予及時的改變對策、積極應對,反之還減少課時,使得本應該兩個學期完成的教學內容生生變成一個學期的教學內容,使得教學質量達不到一定的標準,教學效果越來越差。
二、促進民間舞蹈“風格性”教學的措施
(一)發揮學生的自我想象力,在舞蹈動作中融入情感
情感融入是舞蹈動作中表達主旨的有效途徑,民間舞蹈不同的風格性也要通過不同的情感表達,發揮豐富的想象力,使得民間舞蹈所描述的不同民族文化生活的真實性。舞蹈動作的表演、服飾的搭配等都要體現出所表演的角色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穿著一身民間農民的衣著,表演者慶祝豐收,想象著一年來的辛酸苦辣,終于通過一年的努力換來了豐收的果實是一件如此讓人歡喜的事情。舞者在表演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練習舞蹈如此辛苦的情節下逐漸取得成功的辛酸史融入到舞蹈當中,使得喜悅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二)引進現代化元素,創造符合時代的新型舞蹈
為了實現民間舞蹈的風格性特征,也離不開對舞蹈動作的創新。由于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迎來了很多新型的舞蹈類型,現代舞的興起使得民間舞蹈受到嚴重的打擊,如果民間舞蹈再接受不了現代化元素,不學會創新,永遠不做任何改變的話,終究會脫離歷史的舞臺,被社會所遺忘。所以,民間舞蹈要學會與新型舞蹈進行交流、借鑒,逐漸打造新風格的民間舞蹈。例如,在春晚上《小蘋果》與《最炫民族風》的結合就是一個典范,實現了民族舞蹈的創新性。
(三)加強對民族文化的學習,深入民間生活實際
民族舞蹈體現了一種民族特色,是集民間文化、風俗習慣、民間實際生活于一體的特殊表現形式。但是,在舞蹈動作中如何融入民間實際生活呢?這是需要舞蹈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實地考察、真實體驗民族特色風俗習慣等。在通過了解特殊民族的生活現狀之后,再進行音樂的選擇及舞蹈動作的編排才能夠將民族舞蹈真實的表現出來。另外,也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民族人民的溝通與交流,更深層次了解舞蹈的起源、內涵及情感。
參考文獻:
[1]姜洋,任評.關于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思考與探討[J].戲劇文學,2004,(07).
[2]楊瑞.舞蹈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