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摘 要: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自2008年被確定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并開始進行重點建設。文章在對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現狀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重點對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國家濕地公園;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黑龍江太陽島
1 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現狀
黑龍江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區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由于多方面原因,松花江哈爾濱段河道的灘地被大面積破壞占用,大部分區域已經被開墾成了耕地,松花江邊的大量塔頭錢等原生植被遭受破壞。因此,結合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建設“萬頃松江濕地、百里生態長廊”,打造“北國水城”的戰略宏圖,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有序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進行了大量的濕地恢復、宣教展示、濕地保護等工程建設。
1.1 合理利用區進行了人工濕地恢復,建設了旅游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
人工濕地恢復主要指一湖三島濕地園的建設,其位置在冰雪大世界北側及東北部、哈爾濱市政府南側,緊鄰哈爾濱市政府大樓,一湖三島濕地園占地總面積205.61公頃,是黑龍江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合理利用區的主要部分。一湖三島濕地園建園前為農民開墾耕地和部分荒地,規劃投資近2億元疏通水道,人工建設水域面積達44.61公頃的太陽湖、中島、東島和西島。2008年國家林業局批準黑龍江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開始,一湖三島濕地園相繼投入5000余萬元進行了服務設施、綠化和護堤改造等基礎性工程建設,形成了人工濕地,并在周邊打造綠化林帶3000余畝護岸保土減少水土流失。目前,一湖三島濕地園重點建設了棧道、浮橋連接三個小島和岸灘及松北大道西側灘涂(除去冰雪大世界區域)和江中小島,幫助游客更好地在該區域進行生態旅游活動;修建了林間健身步道,便于游人健走休閑;修建了涼亭便于游人休憩、觀景;設置了部分垃圾箱、警示標牌。且目前哈爾濱市通江街—太陽島風景區—一湖三島水上游覽航線已經開通。
1.2 宣教展示區的建設
宣教展示區是濕地的主要展示和宣傳窗口,結合建設松北水城工程,濕地公園開展了部分濕地恢復項目建設。首先,投入了1.4億元疏通水系、梳理地貌、恢復植被、加固灘岸等主要措施,建設了金河灣濕地植物園,恢復遭受破壞的沿江原始濕地風貌;再者,對陽明灘島實施了生態修復,工程總面積27公頃,總投資約1500萬元,主要有土方工程、道路工程、綠化及服務設施等。金河灣濕地植物園位于松花江北岸、陽明灘大橋和四方臺大橋之間,面積350公頃,建設了一島、二灘、三崗、四園、五池、六洲六大功能區,六個親水廣場和十個亭廊。園內恢復建設了荷花、蘆葦、睡蓮、浮萍、菱角、塔頭等濕地植物群落,隨著金河灣濕地植物園的建成,野生大豆、野韭菜、桑樹、檉柳、赤楊等珍稀植物得到了保護,其他濕地植物免遭繼續破壞,園內蘆葦、苔草等濕地植物日益豐盛。陽明灘島位于陽明灘大橋西側,其生態修復工程包括了環保道路2.4公里,園區甬道900米,完成微地形土方量16200多立方米,環形科普游步道2.4千米,心形廣場5800平方米,停車場及服務區面積達6800平方米,栽植喬木550多棵、灌木7800余墩,植草坪達37600平方米,種植各種花卉10000多平方米,設置有木質景觀亭16座,親水平臺2座。在宣教展示區內通過濕地自然景觀、濕地動植物、濕地生態系統、濕地文化、濕地功能等多方面的展示和濕地體驗,向游人宣傳濕地知識,讓游客了解河流濕地的形成與演替,讓他們認識了濕地的重要性并自覺參與到濕地保護中來。
1.3 管理服務區的建設
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的管理服務區分為主管理服務區與次管理服務區。主管理服務區靠近金河灣濕地植物園,是游客尤其是開車赴園的游客主要的出入口。次管理服務區靠近“一湖三島”區域,主要方便步行進入園區的游人進出。目前,游客中心、停車場及電瓶車停靠站、集散廣場、生態公廁、垃圾桶等的布設已能滿足管理、服務的要求。
1.4 根據規劃對生態保育區和恢復重建區進行了部分建設
濕地公園結合哈爾濱大頂子山杭電樞紐工程建設,水位抬升,低洼區域不利于繼續耕種,利用這個有利時機收回私自毀濕種田的耕地,清理私墾農田退耕還濕、還林1500余公頃。濕地公園加大濕地保護力度,清除大型放牧點2個,拆除捕魚攔網和清理非法捕鳥100多起,濕地動植物資源得到了保護,同時有效遏制了濕地新的毀濕行為發生。為了恢復生態,改善區域環境,保水固沙,濕地公園內綠化和造林總面積已達800余公頃,為鳥類筑巢棲息提供安全場所。經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濕地的破壞得到了遏制,濕地恢復面積不斷擴大,動植物棲息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動植物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目前黑龍江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呈現出典型濕地景觀,濕地植物繁盛,大量水鳥回歸,野生動物數量和種類明顯增加。但濕地公園內還存在部分毀濕耕地和挖沙現象,根據規劃作為下一階段清理和規范的主要目標,耕地部分繼續退耕還濕、還林,對疏浚挖沙予以規范,私自挖沙行為予以清理。
2 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效益分析
濕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蘊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黑龍江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通過總體規劃的實施,將進一步發揮其生態服務功能,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1 經濟效益分析
生態旅游業是拉動人流和物流,促進消費、搞活經濟的一個富民產業,也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活性產業,濕地公園的建設必將推動松北區旅游業進一步健康快速的發展,隨著旅游接待規模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旅游從業人員將大大增加,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支柱產業。總體而言其經濟效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1 增加旅游收入,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濕地生態系統是比較豐富和活躍的生態系統,它為公園開展多種經營創造了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在黑龍江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中,充分考慮了公園的長遠發展和自我維護機制,各大功能區內生態旅游項目的開展,無疑拉動了旅游經濟乃至相關產業經濟,為公園和社區居民創造了經濟收益,通過濕地公園的開放及適當的生態旅游活動的開展,濕地公園的游客收入可以補充到公園的日常管理及維護中,節省政府的投入。同時,還可以用濕地公園獲得的經濟收入向當地社區居民進行適當的回饋。
2.1.2 促進就業。濕地公園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濕地景觀資源為開展生態旅游和多種經營奠定了良好條件,通過與周邊社區聯合開展生態旅游業、生態種養殖業和多種旅游經營活動,為濕地公園發展注入活力,促進周邊社區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有效地帶動當地第三產業的發展,為社區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從而促進社區經濟快速發展,提高經濟收入。
2.1.3 帶動濕地公園的生態保護工作。濕地公園的旅游經濟收入可以反饋投入到濕地生態保護的工作中,提升濕地公園發展的生態效益,從而實現良性循環。
2.1.4 增加周邊居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將積極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可以與退耕還林工程、退耕還濕工程、環保工程等項目有機結合起來實施,相互支撐,以改善和保護濕地公園及其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凸顯松北區特色,從而帶動整個哈爾濱市經濟發展,帶領社區居民快速致富。
2.2 生態效益分析
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的建立,從宏觀上控制了公園范圍內自然與人為因素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使公園內的濕地生態系統、珍稀動植物資源得到有效地保護,能有效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自然性。具體生態效益如下:
2.2.1 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系統的自然性與完整性。保護物種多樣性,是全世界共同的目標,也是人類為了發展和生存的必然選擇。濕地公園內獨特的河流濕地生態系統,孕育著多種野生動植物,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通過保護和科研規劃的實施,將擴大動植物的種群數量,增加生物類型的多樣性。合理的保護及利用規劃,更有利于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2.2.2 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維護水生態安全。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松花江北岸,是當地重要的水源地。濕地公園所在區域濕地資源豐富,濕地是自然生態系統中自凈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之一,通過發揮濕地生態系統的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蓄水抗旱、調節徑流等生態功能,對于保證區域水資源戰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2.3 調節區域氣候,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對區域氣候有調節功能,能有效維護區域生態安全。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明顯的冷濕效應。一方面,濕地土壤積水或經常處于過濕狀態,熱容量大,消耗太陽能多,地表增溫困難。另一方面,由于該區儲水量較大,濕地系統通過強烈蒸發和庫區植物的蒸騰作用,把大量水分送回大氣,導致近地層空氣濕度增加,從而進一步使該區氣溫和濕度等氣候條件得到改善,氣候較周邊地區冷濕。二是增濕和增雨作用。濕地的蒸發與濕地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保持當地的濕度,濕地產生的晨霧可減少周圍土壤水分的喪失。濕地區域降雨次數、降雨強度和降雨量明顯高于相臨地區。三是降低氣溫,減少沙塵。濕地通過水平方向的熱量與水分交換,使周圍地區的氣候比其它地方略顯濕潤。由于濕地的存在,濕地公園所在區域氣候比其它地區氣候溫度低,濕度大,沙塵少。四是凈化空氣。濕地植物固定CO2、釋放O2,以及植物的屏障作用,使濕地公園所在區域的空氣遠比其它地方清新干凈,親臨濕地的游客能感受到心曠神怡。
2.3 社會效益分析
2.3.1 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是科學考察和科普教育的基地。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具有良好的天然濕地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景觀資源,可以成為人們認識自然、進行科學考察和開展科普教育的理想場所。
2.3.2 倡導生態理念,提升全民環保意識。通過濕地公園的建設,可以為城鄉居民提供集濕地觀光、休閑度假、健身運動于一體的生態旅游佳地。不僅能滿足人們親近自然、休閑娛樂的身心需求,還可以陶冶情操,激發人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更能增強人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
2.3.3 提高松北區知名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隨著濕地公園生態保護與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專家、學者和游客將紛至沓來,通過科考、繪畫、攝影和宣傳等活動,將使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和哈爾濱市及周邊地區的知名度迅速提高,高知名度將帶來可觀的正面效益。同時,保護事業和旅游業的發展也帶來新信息,并把濕地保護與發展的最新信息傳播出去,加速與外界的信息交流,帶動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
2.3.4 示范效應明顯。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將成為哈爾濱市典型的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的建設將提高哈爾濱市的知名度,加速哈爾濱與外界的信息交流,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成為科研科普的教育基地,同時將促進地區總體發展,也將成為其它地方發展借鑒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