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璇
摘要:古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樂器之一,近些年快速指序技法在古箏演奏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此本文針對性的就古箏演奏中快速指序技法的訓練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古箏演奏 快速指序 技巧訓練
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民族樂器演奏的欣賞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古箏作為我國民族優秀的傳統樂器之一,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青睞。因此為了促進我國古箏樂曲的發展,古箏演奏者們改善了傳統的古箏演奏技法,并在此基礎之上,創新了古箏演奏技法,形成了快速指序技法,它不僅能夠解決演奏者在彈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還能提高彈奏速度,使古箏樂曲的演奏更加豐富、生動,且富有感染力。
一、古箏演奏中快速指序技法的應用
(一)快速指序技法的特征
快速指序技法是根據我國傳統彈奏技法“八度對稱”命名的,快速指序技法中的“快速”是其重要的核心內容。快速指序技法能夠充分調動演奏者的各個手指,不受傳統彈奏技法“對稱”和“慣性”的限制,可以任意、靈活的組合,打破了傳統技法中“八度對稱”的模式。同時快速指序技法增加了對無名指和小手指的應用,提高了各個手指的獨立性,在彈奏過程中,不用反復使用一個或某個手指,可以并用多個手指,減少了手指的疲勞程度,提高了演奏的速度。
(二)快速指序技法的運用
隨著我國時代的不斷進步,快速指序技法取得了進一步發展,并被廣泛應用在古箏樂曲創作中。快速指序技法是一種難度較高的古箏彈奏技法,需要演奏者具有較為扎實的基本功,才能運用好快速指序技法,并在短時間內,優美、流暢地完成古箏樂曲的演奏,達到良好的演奏效果。在箏曲演奏過程中,想要掌握好快速指序技法的運用,必須掌握好“輪指”的彈奏技巧。“輪指”彈奏技巧對演奏者的要求較高,需要演奏者不斷加強音律的連貫性,同時還應協調好各個手指之間的節奏,保持一定的彈奏速度,最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拇指在古箏彈奏中的作用,以此增加曲子的飽滿圓潤。為了豐富古箏中的“輪指”技巧,演奏者可以吸收鋼琴彈奏的一些技巧,使古箏彈奏者能夠更好運用“輪指”這一技巧。
另外快速指序技法中的“輪指”技巧不僅單手可以彈奏,也可以進行雙手輪指,例如在《云嶺音畫》中的一些片段中,演奏者就使用了雙手輪指的技巧,為人們演繹了一首的優美的樂曲,并使人們充分感受到了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改編自《智取威虎山》的箏曲《打虎上山》也是一首難度較大的古箏曲,該古箏曲不僅采用的快速指序技法,同時還采用了快四點、多指按弦等技法,在演奏過程中,需要將這幾種彈奏技法充分融合,演奏者通過靈活的運用四指,加快了古箏曲演奏速度,使古箏曲演繹的更加清晰、流暢,而且更具有感染力。
二、古箏演奏技法的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趙玉齋開創了左手彈箏的方式,并創作了《慶豐年》,在《慶豐年》的古箏演奏中,采用了雙手彈箏技術,同時還采用了其它古箏表現手法,如:和弦、刮奏等,這使得演奏者在彈奏古箏時,更加具有表現力,所以趙玉齋先生大大豐富了古箏演奏技法,同時進一步促進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
20世紀50年至20世紀60年代,王巽之開創了許多新的演奏手法,如:掃搖、快四點等,進一步豐富了古箏演奏技法,并且改善古箏演奏中存在的許多不足之處。王巽之先生創作了《林沖夜奔》,在該古箏曲目中充分運用了掃搖、快四點等新的演奏技法,使得該古箏曲目演奏風格更加的奔放,氣勢更加磅礴,因此王巽之先生對古箏技法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快速指序技法體系”形成,其創始人為趙曼琴先生,他將三個手指的對稱彈奏方式轉換為四個手指順序、循環彈奏的方式,可以使四個手指靈活組合、運用,大大提高了演奏者手指的靈活性,同時擴大古箏演奏領域。趙曼琴先生的主要代表作主要有兩首,主要為《井岡山上太陽紅》、《打虎上山》,這兩首古箏曲目將快速指序技法充分運用其中,并受到了良好演奏的效果,尤其是王中山先生的演奏的《云嶺音畫》,他在該曲目中采用的快速指序技法,不僅將《云嶺音畫》古箏曲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且使得快速指序技法被人們熟知,并漸漸被推廣到全國。
三、快速指序技法的訓練策略
(一)保持身體松弛
保持身體松弛是練習快速指序技法的基本要領,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的身體的各部位以及肌肉應全部放松,這樣才能掌握好快速指序技法,充分發揮快速指序技法在古箏樂曲彈奏中的作用。如果演奏者的情緒較為緊張,身體不能夠放松下來,就會影響手指的靈活性,而且還會影響演奏者的彈奏速度。所以在快速指序技法應用過程中,必須保持身體松弛,特別是要保證身體中最重要的三個部位的松弛,即大臂、小臂以及手腕,使力量自然過渡到指尖,保持手指的靈活性,提高快速指序技法的應用水平。
(二)手指肌能訓練
手指肌能訓練方式主要包括輪指練習、快四點練習以及手指指序練習三種。其中輪指練習重點是練習指頭運動的動作,一般情況下,要減小指頭的動作幅度,才能提高彈奏曲子的速度;快四點練習要掌握好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平衡各手指的力度,將拇指擺在正確的位置,保持中指松弛,另一方面各手指之間應保持適當的距離,距離不能太近,同時也不能太遠;手指指序練習之前,應先進行貼弦練習,以此增強手指的力度,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在此基礎之上,開始手指指序的練習,重點訓練四指和二指,在訓練時,應注意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不能操之過急。
(三)雙手配合練習
快速指序技法對左手和右手的要求是相同的,左手和右手不僅要保持相同力度以及速度,同時對動作掌握的熟練程度也要保持一致。所以必須加強雙手配合練習,首先應加強左右手的基本功的練習,掌握好對稱與慣性的技巧,并靈活轉換對稱與慣性,其次在雙手配合練習過程中,應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雙手練習方法,以此提高訓練的效率,加強雙手配合訓練的有效性,以現代曲目《春到湘江》為例,該曲目需要演奏者熟練把握行板節奏和演奏速度,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可以采取快四點的方法,使“抹”、“托”、“勾”等指序手法快速交替,同時節奏要“穩”,以此來充分展現這首曲子的意境,使這首《春到湘江》能夠更加動聽、優美。
(四)技巧練習因人而異
古箏演奏快速指序技巧練習不能盲目的進行的練習,應根據每個人生理條件,制定合適的古箏演奏快速指序技巧練習,進而實現古箏快速練習的良好效果。所以在最初練習時,應進行演奏者各指頭的能力練習,在彈奏過程中,要做好對稱和慣性這兩個方面,對稱通常是指將腕關節作為支點,并進行一來一回運動方式,而慣性是指要在一種運動趨勢情況下,進行多指、多音彈奏,對于這兩方面不僅要掌握其彈奏規律,同時還要掌握這兩者的相互轉換,而且在轉換過程中,都要經過對稱,才能完成轉換過渡。這主要是因為對稱是傳統彈奏技術的的基礎,通過對稱的各種轉換,可以加強快速彈奏的穩定性、靈活性,進而實現快速彈奏的良好效果。在彈奏一些傳統的古箏曲目時,如:《井岡山太陽紅》《春到湘江》等,對指序手法沒有要求,所以彈奏者可以運用規定的指序手法,同時也可以采取比較適合自身條件的指序手法,進而更好的完成古箏曲目。
四、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享受,而且欣賞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傳統樂器漸漸被人們所熟知。古箏是我國傳統樂器之一,經過時代的不斷變遷,其演奏技法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并形成了一種快速指序技法,該方法能夠降低一些古箏樂曲的演奏難度,提高演奏效果。筆者認為熟練掌握快速指序技法是非常重要的,而演奏者想要加強快速指序技法的訓練,首先就要熟知快速指序技法的特征,其次一定要保持身體松弛,加強手指肌能訓練以及雙手配合練習,只有科學合理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應用。
參考文獻:
[1]宋佳音.快速指序技法在古箏演奏中的應用[J].音樂大觀,2013,(07).
[2]胡加麗.古箏演奏中快速指序技法的訓練策略[J].音樂時空,2015,(18).
[3]趙星.古箏演奏中傳統技法和指序技法比較研究[J].藝術教育,2011,(10).
[4]王英睿.古箏“快速指序”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音樂,2012,(04).
[5]陳娟.快速指序技巧在《幻想曲》樂曲中的正確運用[J].北方音樂,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