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杰 霍世朝
摘要:在舞蹈創作過程中,道具的合理運用能夠將舞蹈的情感表達出來,還可以完善舞蹈中的角色塑造,讓觀眾可以更直接的體驗到舞蹈情境之中,對舞蹈意境的烘托起到非常重要的延伸。道具更是舞蹈語言的一種另一類的表述,讓表演者和欣賞者都可以通過這一延展的形式更好的體味和想象舞蹈的意義。
關鍵詞:道具 舞蹈創作 表現力 運用 意境
一個好的舞蹈創編不僅僅是舞蹈本來的動作存在,還經常會運用到道具的使用。道具在舞蹈創作中的恰當運用,不僅可以增強舞者對舞蹈情感的表達,烘托舞蹈的氛圍,還可以物化事件與人物的關系等功能,同時也可以讓觀眾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舞蹈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意義。
一、道具在舞蹈創作中的分類
我們知道在舞蹈創作中,體現舞蹈形象是很重要的,如何能有效、豐滿地表現出人物、事物的形象就常常要用到道具。不同的舞蹈道具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舞蹈效果,所以我們首先就要對舞蹈創作中的道具進行一下分類,以便更好的對道具的運用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一)具象性與抽象性道具。所謂具象道具泛指與生活用具有關的物體,讓人在觀看過程中立即能夠聯想到舞蹈表現的是哪個情景,例如扁擔、刀、槍等道具。這種舞蹈道具在舞蹈中的運用可以起到意思表達準確,很好的推動舞蹈情境的發展。所謂抽象道具,是指不具有實際意識的道具,例如長綢、紗巾等。這類道具的使用可以讓觀眾通過聯想或結合舞蹈動作等信息物化出舞蹈的藝術形象,讓觀眾能在舞蹈的構圖和動作中感受到所表達的意境。
(二)隨身攜帶性道具與身外道具。隨身攜帶性道具是指穿在身上或系在身上的道具,這類道具的運用可以讓演員可扮演出舞蹈特定的某一事物,例如在《啞子背瘋》這幕舞蹈中就是由一位舞蹈演員身上背著一個表現另一個角色的人物道具,在一個人的舞蹈中充分演示了舞蹈的兩個特定人物角色,使舞蹈在表演過程中更具有戲劇性和寫實性的效果。身外道具,是指對舞臺上的演員身外的可以發展舞蹈劇情的道具,例如舞臺上的燈、桌子、信封等道具。這類道具的運用可以營造氣氛,塑造舞蹈人物的形象,突出矛盾與矛盾解決的展現手法。
(三)民間道具。特點因風俗文化所產生的一些特定的舞蹈道具,例如二人轉中的扇子和手絹、山東秧歌的鑼鼓等道具。這類道具在舞蹈創作中的運用可以直接體現其地方性的舞蹈文化和風俗習慣,讓觀眾對地方舞蹈及文化有了一個更直接、更準確的判斷。
通過對舞蹈創作中道具的分類,讓我們能更明確不同的道具在舞蹈創作中會產生不同的表現結果,我們應該抓住各類道具的特點,結合舞蹈表現的需要進行適當的運用,會對舞蹈創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使舞蹈的表現發揮到極致。
二、道具在舞蹈創作中的運用
分析了道具在舞蹈創作中的分類,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明確道具所表現的含義,接下來我們就要了解道具是如何運用于舞蹈創作的。如果說舞蹈所要表演出來的形象是依靠人的肢體語言來完成的,那么道具的運用就可以讓舞蹈所表現出來的人物或事物更加鮮明和靈動起來,使舞蹈本身與情感表現巧妙的進行了銜接。
首先,道具在舞蹈創作中可以寄器托情。所謂的寄器托情是將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道具表達出來,這就是對舞蹈語言的一種延伸,也是對舞蹈創作情感的一種烘托。這種道具的運用可以用來表達對愛意的傳達,也可以表現出對親人的牽掛;既可以表達對幸福生活的贊許,也可以表現出對人生不如意的傾訴。例如在藏族舞《哈達獻給解放軍》中,“哈達”這一道具的運用,就是可很好的表現舞蹈中的一種情感傳遞。哈達在舞蹈中的運用已經不僅僅是我們熟悉的禮節性的事物,而表現出解放軍在支援西藏經濟建設所付出的努力,它既代表了建設過程中勞動工具的使用,也表達出解放軍戰士在建設過程中與藏族兄弟共同建立起來的感情。讓舞蹈的人物和情節更加的生動而有立體感。在這個舞蹈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袖子”的運用,“袖子”可以延展人的肢體長度,加強的人物的表現力,使手臂的運動過程中更產生視覺的美感。
其次,道具在舞蹈創作中可以完善角色的塑造。由于舞蹈這門藝術的特殊性,它的角色塑造不是依靠語言和文字,它是通過舞蹈演員的動作的進展來傳遞它所要表達的角色信息,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種單純靠肢體語言的表述很難或不是很清楚的表達出其角色的特點來,所以我們還要借助其它的一些手段來完善角色的特點和性格。“道具”的運用就能夠對角色的特點和性格有很大的補充作用,讓觀眾通過手中道具很快判斷出角色的地位、身份、性格、特點等一系列的信息,甚至于對虛無的情感、恩怨等情緒的表達也起到了很大的提示作用。
最后,道具在舞蹈創作中可以豐富舞蹈意境。舞蹈意境的體現除了舞蹈動作自身的魅力可以創造出唯美的意境,道具的合理運用可以豐富這種舞蹈的意境創造,讓舞蹈更具有層次,通過道具的延伸舞蹈的動作,讓舞蹈動作更飄逸、傳神,觀眾在欣賞過程中也可以心領神會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和意境。正如賴聲川教授所說:“我們可以深刻的看到身旁的一朵花開了,洞察到盛開花朵中一切不可思議,越會看,花就越揭露自己,同時也揭開許多關于自然生命的秘密。”
在我們的分析中不難發現在舞蹈創作中道具的合理運用可以豐富舞蹈的肢體動作,發展和推動了劇情的發展,不僅使觀眾在觀賞舞蹈本身所呈現的視覺盛宴,對空間和技巧等方面融會貫通,同時也增強了舞蹈的表現力,使舞蹈的表達具有一個新的高度和維度。
三、道具在舞蹈創作中的意義
在藝術的世界中,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特點是在舞蹈中更是要具有這種能力。舞蹈創作中的道具合理運用可以提升人們的想象力,無論我們在舞蹈創作中是運用到了具象的道具還是非具象的道具,都可以讓人們在表演和欣賞過程中存在著一個想象的空間,這種空間既是舞蹈賦予它的也是舞蹈的延伸――“道具”所賦予它的,這就需要表演者及欣賞者都要有一個想象的創造,舞蹈可以賦予無生命的道具以生命,而道具的運用也可以讓舞蹈的表現更具有意境。道具在這種層面上已經是脫離了它本身的意義,它可以在人們的想象中表達出各種意蘊來,或與主題有關,或與器具有關,或與舞蹈有關,或就是一種意境的表達,作者對它的表述就是畢加索曾說過:“藝術家經歷‘滿及‘空的階段過程,這就是整個藝術的秘密。我在楓丹白露森林中散步,對綠色消化不良;我必須把這感覺倒出來,成為一幅畫。畫中以綠色為主題。畫家作畫,像是一種急迫的需求,要放出自己的感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直到流空為止。而人為什么要搜集畫,也是一種方式來稍微遮擋自己的赤裸性。”舞蹈家們在創作舞蹈時也正如畫家在創作自己的作品一樣,任何一種顏色、任何一種道具都是藝術家想到表達感情的一種手段,在他們的創作中,顏色、道具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在創作者的眼里、作品里,它們是有生命的延伸和體現。
另外,藝術在傳承過程中不僅是一種技能性的傳承,這里更多的還有一種文化傳承在內。我們說在創作一部舞蹈時,它不僅僅只是一個舞蹈,一個藝術的表演門類,它更是表達了一個文化,一種藝術家所賦予它的思想文化。那么道具在舞蹈創作中的運用也就有了一個文化符號的信息,這種信息不是道具本身的信息,而是承載了藝術的文化,社會的文化以及藝術家的情感文化。只要有了這種文化它就是活的,就是能夠感染到人內心深處的作品,這也是我們在創作一部舞蹈所應該具有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通過每一部鮮活的藝術作品來傳遞我們的思想文化,而道具又正是為舞蹈文化的傳承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間,讓草木皆有了感情,讓花鳥更為動情,讓舞蹈更加豐滿,讓我們的觀眾從作品中得到了慢慢回味的美感。
參考文獻:
[1]賴聲川.賴聲川的創意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法]皮埃爾·戴.畢加索傳[M].唐嘉慧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