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育聰
摘要:奧爾夫、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是現今音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教學方法,帶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現已在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20世紀80年代初,奧爾夫、柯達伊音樂教育理念傳入中國,受到了廣泛認同,現已在我國幼兒、學前以及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奧爾夫、柯達伊教學法的借鑒意義,希望給有關音樂教師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奧爾夫 柯達伊 音樂教學法 借鑒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和柯達伊音樂教學法都是現階段廣泛使用的音樂教學法,借鑒意義有目共睹。本文認為,對于這兩種教學方法的認識,不能僅僅局限在理論研究上,而要實現這兩種音樂教學方法的本土化發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教學方法。
一、奧爾夫及其教學法的借鑒意義
(一)奧爾夫生平概述
奧爾夫是德國人,世界上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在音樂教育領域的成就尤為突出。奧爾夫關于音樂教育的代表作品是與凱特曼合作編寫的《學校教育——為兒童的音樂》。在這本著作中,奧爾夫創造了一個獨特的音樂教育體系,被世界各國的音樂教育活動廣泛采納,為音樂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二)奧爾夫教學法的借鑒意義
1.“原本性”
后人將奧爾夫所創建的音樂教學體系命名為“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經過后人的完善和發展,現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就連奧爾夫本人也曾經說過,他的教材只提供范例,絕不是樣本。由此可見,奧爾夫強調音樂教育的客觀性,應該根據時間、位置、地理條件等因素對音樂教學體系進行調整,而奧爾夫將其稱為“原本性”。奧爾夫指出,對于在兒童的音樂教育中,獲得完整、全面的綜合性審美體驗是至關重要的。
本文認為,奧爾夫所提出的“原本性”教學思想,實則是要求音樂教學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能盲目信仰權威,而忽視了學生特點和地域特點。音樂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們的音樂修養,培養學生們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創造性藝術思維。如果教師在音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盲目遵循所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生硬的將書本上的理念搬到現實的教學活動中,不但會影響學生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也不利于學生美學教育的開展。
作為當代音樂教師,在理解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基本內涵的同時,也要聯系當地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在給低年級的學生上音樂課時,應該充分重視小孩子活潑易懂,手舞足蹈的特點,指導學生進行體態律動,讓學生們從肢體教育體會音樂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在給基礎好或年齡偏大,具備獨自思考能力的學生上課時,除了要重視演唱技巧、視唱練耳等課程的傳授,也要教會學生怎樣欣賞音樂,體會用音符書寫而成的美麗詩篇。
2.“心中的喜悅”
奧爾夫曾經在著作中明確指出,心中的喜悅是兒童成長最重要的因素,而唱歌、跳舞、奏樂是啟發孩子思維的源泉。針對奧爾夫所提出的這一觀點,有學者提出,這一觀點與我國傳統教育思想中所提出的“寓教于樂”的觀點是基本一致的。兩種觀點同樣強調快樂是孩童的天性,只有讓孩童認識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才能夠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主性,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培養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
近年來,隨著應試教育影響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科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陰影,學生們學習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沉重的社會壓力和不正當的教學方法下,很多孩子快樂的天性被扼殺,對學習、接觸新事物也失去了興趣,越來越多的孩子把“學東西”看成了一種負擔,而并非是一種認識世界和提升自我的有力手段。以音樂教學為例,隨著國家樂器考級制度和藝考政策的提出。越來越多的學家長費心費力的帶著孩子們學習聲樂、學習樂器,并不是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美學教育,而是將學習音樂當成應試教育的附庸,當成了進名校、上本科的敲門磚。
音樂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豐富人類的精神生活,促進人類美學教育的發展。作為音樂教育者,不能被當前的社會現象所動搖,要正確看待音樂教育的應試價值;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以提高學生的美學素養為己任,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教育教學活動。除此之外,音樂教師也應該從教學理念、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等方向入手,提高音樂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們在音樂教學中體會快樂。例如:教師可以一起和低年級的學生隨著音樂模仿各類動物的形態;或者在演唱過程中,讓學生們用串鈴、鈴鼓、響板等簡易樂器進行伴奏,讓學生們通過簡易樂器來掌握節奏,激發學生們的表演欲望。
二、柯達伊及其教學法的借鑒意義
(一)柯達伊生平概述
柯達伊,全名柯達伊·佐爾坦,匈牙利人,是20世紀在國際上享譽盛名的作品家、音樂教育家、民族音樂理論家。柯達伊的代表作品有《匈牙利詩篇》《柯達伊著作選集》等。柯達伊在其一生的活動中,非常重視青少年的音樂教育。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為學校兒童編寫用于試唱的練習和合唱的作品,積極推動匈牙利學校音樂教育的改革和創新。
(二)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借鑒意義
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的最重要一點就是推行全民性的音樂教育,他指出:“我們必須將廣大群眾引向音樂,國家花費了大量的經費創辦和發展音樂院校,而培養的卻是極小部分的音樂人才,國家成百萬的國民得到的卻是最糟糕的音樂,它們為那極少部分人被犧牲淪為音盲”。從柯達伊的此段言論中可以看出,他認為,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培養極少數的高水平音樂人才,而是應該全體國民都能夠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提高全體國民的音樂素養。
柯達伊的大眾化音樂教學方法,給我國美學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借鑒。社會主義講求人人平等,少年兒童都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而音樂教育是義務教育乃至美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應該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來提高音樂教育的覆蓋率,提高全體國民的音樂修養。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形勢好轉,國家有關部門也高度重視義務教育的覆蓋率,在偏遠的山區,也開辦了希望小學、鄉村小學。但是這些偏遠地區的學校,僅僅能夠滿足學生們學習語文、數學等文化學科的學習要求,甚至一些學校只有一名教師,學生也僅僅能在學校里學到常用漢字和簡單的加減乘除。由于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師和音樂教學設備,這些偏遠地區學校的音樂教學長期處在一個空白的狀態。這些孩子們的童年,沒有音符、沒有旋律,有的只是流水潺潺,鳥鳴聲聲。
鑒于此種情況,本文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提高偏遠地區音樂教育的覆蓋率,能夠排遣音樂教師,下發教學設備,能夠讓這些孩子們也能體會音樂世界的多姿多彩。
三、結語
奧爾夫、柯達伊教學的優勢,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音樂教育的個性化、寓教于樂以及音樂教育的大眾化。如果有關人員能夠真正體會這兩位音樂教育家思想的精髓,并在實踐中加以借鑒,勢必會推動我國音樂教育的快速發展,不斷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任緯緯.學前教育音樂課堂教學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評價[J].音樂時空,2014,(23).
[2]張莉.兒童早期音樂教育中奧爾夫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5,(02).
[3]王翼如.奧爾夫教學法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優化應用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3).
[4]王灷.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9).
[5]秦芹.從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看我國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民族音樂教育[J].大眾文藝,2011,(15).
[6]趙春雨.柯達伊體系在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運用研究[D].濟寧: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