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是一個涉及內容較多的復雜民生工程它,關系到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生活生產保障等方面的利益。文章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現存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對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對策進行了探討研究。
關鍵詞: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惠民工程;水源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是一項當前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截至2014年,遵義市已累計解決445.3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并計劃在2015年投資3.75億元,規劃建設1168個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其中,綏陽縣2015年計劃解決70438人安全飲水問題,涉及98個工程項目。綏陽縣安全飲水工程的規劃建設,為農村帶來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實現可持續長效的安全可靠、節能經濟的運行管理,確保工程功能和效益的高效穩定發揮,是各級水務部門和基層水利站研究的重要內容。
1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現存主要問題
1.1 重施工建設,輕管理維護,“建管脫節”問題較普遍
規劃建設是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功能效益長期穩定發揮的基礎;建后合理的運行管理和檢修維護是工程功能和效益發揮的根本。重施工建設、輕管理維護,“建管脫節”造成“建設一頭熱、管理一頭冷”的問題在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中普遍存在。表面上看,各級政府和水務部門對工程運行管理很重視,但由于安全飲水工程建設標準較低、規模偏小,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和對工程運行管理現存問題進行深層次研究分析等問題,不能實現“聯網、聯供、聯管”,基本以“分散建設、分散粗放管理”為主,長期表面彌補和修正使得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陷入“年年解困年年困”的惡性循環,沒有形成集中連片的規模效益。
1.2 權責不清晰,管理體制不完善,專業化技術化人才匱乏
明晰工程所有權,落實管理主體和權責等,是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功能和效益高效穩定發揮的重要保證。目前,綏陽縣規模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有的根據市政規劃移交給自來水公司進行統一管理,有的則由縣區水務局牽頭實現專業化、技術化管理,管理較規范,供水可靠性、效益性均較好。但對于一些鄉村小型供水工程,則由于工程所有權、權責不清晰,運管維護資金的不足,存在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權責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另外,由于受傳統供水工程粗放式管理理念的影響,綏陽縣一些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存在未設置專職運管維護人員與固定維護資金,很多工程尚未制訂與工程實際情況相匹配的科學規范的運行管理和維護檢修制度,大多以配備“兼職管理人員”為主。這些兼職管理人員大多數是當地年紀偏大、文化技術水平偏低、操作靠經驗的農民,飲水衛生意識較差、專業操控技能相對較低,不能熟練地操控監控系統、變頻調速、凈化消毒等自動化設備,造成設備的大量閑置與浪費,不僅給工程運行管理帶來較大安全隱患,同時設備長期閑置容易出現受潮、蟲害等問題。
1.3 飲水水源保護措施不完善,配套監控設備不全,水質監測缺乏動態可靠性
水資源是否充足、水質是否良好等,對工程安全可靠性供水影響非常大,直接關系到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但由于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水源保護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才剛剛開始,且涉及到占地補償、環境影響評價、工農業停工停產等內容,飲水水源保護政策文件和措施制度存在不完善、不科學等問題。目前,綏陽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水源保護,主要采取立牌警示和廣播、傳單宣傳等措施,缺乏必要配套的監控監測設備。另外,水質監測缺乏必要的規模化、制度化和動態化,絕大多數是依靠當地基層水利部門、衛生防疫站進行定期采樣監測,缺乏動態可靠的監測制度體系和設備系統,很難動態準確地反映水源保護地的實時水質、水量等數據信息。
1.4 水處理和消毒設施配置不足,水價偏低,工程可持續運營發展保障體系不健全
規模較小的鄉村獨立供水工程,由于受建設標準較低、建設費用不足、經驗性建設等問題的影響,絕大多數沒有水處理和消毒設施,有消毒設施的也僅采用漂白粉或液氯消毒,供水工程的供水水質得不到有效保障,可能導致水傳染病的大面積發生,給居民安全飲水埋下較大安全隱患。另外,鄉村獨立供水工程由于存在供水范圍小、供水量小、供水區用水水平較低等問題,進而造成單位供水成本較高,但考慮到供水區用戶的綜合承受能力,執行水價通常較低,導致工程運行經濟效益較差,絕大多數僅能勉強維持運行,運行管理和維護檢修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技術和設備更新改造等得不到及時更新,工程運行效率和效益不斷變差,很難實現工程可持續運營。
2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可持續高效運行管理建議
2.1 建立權責清晰的管理體制,推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可持續良好運營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存在點多、面廣、分散及管理難度較大等特點,為了推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安全可靠、節能經濟的可持續穩定運營發展,應嚴格根據水利部《關于加強村鎮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見》建立權責清晰的工程管理體制,通過“三證、三卡、五公開”等各項保障措施的實施,從政府、供水單位或企業、用水戶三個層面,加強工程運行管理的行業技術指導、提高供水服務水平和用戶建后管理的責任感。安全飲水管理責任應落實到具體責任人,放開搞活經營權,推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后管理走向正規化、法制化、市場化,確保其可持續穩定運營。
2.2 合理劃定水源保護區和供水工程保護區,加強水源保護
按照《貴州省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辦法(試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等相關技術標準和指標要求,抓緊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保護工作,合理劃定水源保護區和供水工程保護區,加強水源保護區保護監督與管理,通過設立明顯保護標志,保護區居民搬遷集中安置等措施,加強水源地生態環境的保護體系與制度措施的規劃建設,確保現有水源不遭受污染和生態破壞。
2.3 制定和落實相關優惠政策,確保工程運行管理和檢修維護資金到位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具有明顯的扶貧性、公益性、惠民性,其服務對象大多是農村低收入人群,水價可承受度較低,工程投資經濟效益偏差、回報率較低。為了推動安全飲水工程可持續穩定建設發展,建議對于農民承受能力有限的農村虧損工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地方財政補償機制或工程運行管理及檢修維護基金,合理引導其向規模化、效益化供水體系發展,使工程具有健全的可持續保障制度體系和措施手段。
2.4 建設完善農村飲水安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工程人性化服務水平
建立專業的檢修維護團隊,定期對用水戶進行調查和巡回服務;加強工程的信息化服務,動態宣傳安全飲水知識;健全水質動態檢測體系,通過定期與不定期抽檢相結合的檢查方式,實現對水質的全程監管,確保供水安全;加強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工程項目技術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技能水平,提供及時可靠的專業化、人性化服務。
3 結束語
通過建立產權清晰的管理制度、加強水源地保護、建立完善補償補助機制、建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確保工程安全可靠、節能經濟的高效穩定運營發展,是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潘志富.淺談基層水利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8,14(2):101-103.
[2]王震鋒.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0(5):34+36.
作者簡介:柏衛國(1976-),男,綏陽縣人,大專,助工,主要從事基層水利工程施工設計工作。